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山西省部分高校体育社团(51个、21种)的组织建设为研究对象,对社团干部组织领导进行研究,旨在高校体育社团干部领导方式的健康发展模式,完善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促进山西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常州科教城高校篮球社团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科教城篮球社团多是中小规模社团,发展还不够成熟;篮球社团缺乏科学、健全的组织制度,一些社团管理干部服务意识不够;社团活动频率较低,活动次数较少;教师参与社团指导次数少、层次低,并从篮球社团组织制度、社团活动开展以及社团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陵山片区现有的体育社团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在总结前人关于体育社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武陵山片区现存的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机构、活动组织、经费来源等方面进行的调查分析显示:在武陵山片区体育社团取得新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缺乏较好的独立自主性,内部机构建设和管理有待提高,人力资源欠缺,决策形式较单一,社团建设与管理仍需向规范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等问题。针对武陵山片区体育社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更好的为武陵山片区的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山西省部分高校体育社团(51个、21种)的社团会员为研究对象,对社团会员加入社团动机、对社团活动的态度、加入社团后的感受以及影响社团会员工作成效及满意度的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体育社团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的途径,通过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27个体育社团的成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社团主要通过放松心情、促进交往、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等途径来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放松心情与社会交往机会途径的提供,分别来自于体育社团的活动环境与体育运动本身。体育社团活动的焦虑体验强度较低,较容易达成增强自信的目的。成就感获得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是通过参与体育社团而获得的"受关注"体验。并提出了扩大体育社团宣传力度,在社团举行纳新活动时扩大会场影响力,增加体育社团的评奖机会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团的分类及对体育社团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团在我国现阶段获得了飞速发展 ,对社团分类的研究当是我国研究社团问题的一个切入点。社团分类的一般研究对于体育社团的发展、体育社团分类乃至整个体育社团的理论研究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目前高校体育社团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高校体育社团的完善与发展及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成员、指导老师、普通高校社团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分析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结果显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大学生综合能力、高校校园文化和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吸引当代大学生参与户外健身运动,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多种类型的体育社团。体育社团的开设满足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的健身需求。各种各样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新选择。针对高校体育社团的调研发现,体育社团在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同时,其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管理风险。因此,本文以高等院校的健美操社团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法、问卷分析法挖掘体育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发挥体育社团应有的作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法等对河北省340个体育社团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河北省体育社团经费、活动等存在问题,提出制定完善河北省体育社团的相关法规政策、实现体育社团自身良性发展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徐磊 《体育科技》2013,34(4):150-155
结合社会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等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研究和谐视角下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具体对策,有利于促进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的规范、健康发展,对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高效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盐城市为例的江苏省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盐城市体育社团实体化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1995年至2010年期间共有21支(单项)体育社团成立,在组织体系、人力资源、独立运营、制度规章以及管理等方面基本尚可,但就从现代社团实体化的发展要求来看仍有一段距离,因此,及早研究体育社团实体化建设的主要困难、障碍,并寻求克服的办法与发展策略,是加快建设江苏省市级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为了快速实现江苏省体育局“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也为我国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严莹 《体育世界》2011,(11):29-30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十所高校50个学生体育社团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重点探究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开展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运城学院学生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城学院体育社团的基本情况、管理状况、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规律,提出运城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整体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各方面都在不断完善中,倡导多方力量给予其支持,促进学生体育社团健康发展,完善运城学院的体育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资源进行研究.结合资源整合的含义尝试性地概括了学生体育社团资源整合的概念.从社团自身、学校、社会3个层次分析了学生体育社团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资源整合的可行性的途径,包括构建网络体育社团、组织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活动和打追社团品牌项目.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组织演进理论提出假设,依据假设从心理归属、交往意愿、距离临近、社团领袖变量建立演进路径初始模型,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模型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由5个测量模型和1个结构模型组成。鉴于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路径不同,建议体育管理部门在培育或管理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时应合理引导,村委会应从农村体育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角度,对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发展等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校体育社团对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培养锻炼习惯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四所高校体育社团成员与非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学生的体育社团参与率为48%;参加体育社团的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参加体育社团,可以提高身体体能素质,缓解心理压力,修正行为和意识,促进身心发展。结论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我国体育社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对我国体育社团进行角色定位,大力培养体育社团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仅仅是快速提升我国体育社团的服务职能、社会效用以及社团会员满意度的关键所在,更是真正实现我国体育社团自主管理、独立发展,贯彻执行服务性社会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及访谈法等,对山西大同大学的五个体育社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五个体育社团主要是自发组织形成的,男会员明显多于女会员,运动场地缺乏,成员不稳定,指导教师较少,缺乏学校重视与支持等问题。为今后大同大学体育社团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提高第一手资料,从而促进大同大学体育社团的发展,进而使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功能和高校体育社团对构建和谐校园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论证了高校体育社团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