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柔韧和力量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的影响。方法:30名女大学生采用配对设计方法,为期16周的形体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指标测定。结果:训练16周后,女生坐位体前屈、两腿纵向劈叉、仰卧起坐、俯卧两头起、俯卧撑等指标均高于训练前,经统计学处理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形体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柔韧、力量素质,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表现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耐力训练后停训对骨骼肌肌浆网钙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健康纯种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组即正常对照组(NC)8只、耐力训练组(TC)8只、耐力停训组(DT)24只。其中耐力训练组和耐力停训组的训练周期均为6周,6周训练后将耐力停训组根据停训的不同周期随机分为3组,即耐力停训2周组(DT1组),耐力停训4周组(DT2组),耐力停训6周组(DT3组)。采用动物跑台对实验对象进行递增负荷的耐力训练,达到耐力训练模型标准后,再采用不同周期的停训模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学指标的测定,采用酶偶联法对大鼠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进行测定;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大鼠肌浆网最大Ca^2+摄取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①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和最大Ca^2+摄取量:训练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停训2周组与训练组比较变化不大(P〉0.05);而停训4周、6周组与训练组相比较出现显著下降(P〈0.01)。②骨骼肌肌浆网最大Ca2+释放量:训练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停训2周组与训练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停训4周、6周组与训练组比较下降显著(P〈0.01)。结论:经耐力训练6周后,大鼠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增强,最大钙摄取及释放量出现增加。而停训2周时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最大钙摄取及释放量下降不显著。停训4周及更长时间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及最大钙摄取及释放量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对30名女大学生采用配对设计方法进行为期16周形体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体成分和身体围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训练16周后,女大学生的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瘦体重明显增加,体脂量、体脂百分率、腰围、臀围和WHR明显降低,与训练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形体训练能减少体内多余脂肪,促进肌肉发达,使身体向健、力、美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舞龙运动对女大学生血常规及内皮祖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级舞龙队女大学生10人为训练组,2017级普通女大学生10人作为对照组。舞龙队女大学生备战比赛进行连续4周,每周3次,每次90min的赛前集训,普通女大学生除日常活动外,没有额外进行任何其他运动队的集训。集训结束后,在受试者都处于空腹状态下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静脉采血并进行血常规、早期内皮祖细胞和晚期内皮祖细胞的检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加舞龙集训的女大学生的血常规指标与普通女大学生的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差异,早期EPCs和晚期EPCs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数值上显示出不同的趋势。结论:参加舞龙集训的女大学生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参加舞龙集训有可能增强运动员血管的自我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对散手运动员生化指标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散手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血尿素、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血睾酮/皮质醇等生化指标.监控散手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水平。结果:在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后即刻CK值、BU值、T值和C值都有较大幅度升高.与集训前安静时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b小于安静时值,但无显著差异;次日晨CK值和BU值与安静时相比虽然均高于安静值,但无统计学意义;次日晨CK值、BU值、T值和C值仍高于集训前安静时值,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次日晨恢复值与运动后即刻相比CK、T值、C值有显著性下降(P〈0.05).次日晨的BU值比运动后即刻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物化学手段能客观、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身体机能的变化.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运动训练.避免运动损伤,尽早诊断运动疲劳,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HiHiLo对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名优秀中跑运动员27天HiHiLo训练前、后与运动能力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观察其变化规律,以期为该方法在速耐型运动员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8名男性受试者每天在低氧环境中(14.2%~14.8%O2)暴露大于10h,每周低氧环境下(15.4%02)以90%VO2max强度进行功率自行车训练3次,每次5min,共4组,组间间隔2min,同时每天完成常氧环境下的专项训练课。测定27天训练前、后的VO2max和训练前、训练1周后、训练2周后、训练3周后、停训后第5天的血象指标。结果:训练后VO2max显著增加达13.65%(P〈0.05);RBC、HCT在第2周开始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第3周继续出现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随后开始回升,至低氧暴露结束第5天时与训练前无显著性差异;Hb在1周后出现显著性上升(P〈0.05),而后下降,在第3周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后又上升,低氧暴露结束后第5天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HiHi-Lo训练方法可以增加优秀中跑运动员的VO2max和Hb含量,从而有助于提高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7.
对集美大学500名女学生进行了月经情况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体育专业月经不调人数发生率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经期运动组的女生月经不调人数高于经期不运动组的女生,月经不调人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女大学生经期参加体育运动的运动负荷必须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充辅酶Q10与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对力竭运动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e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CoQ10补充组(QC)、训练组(NE)、训练+CoQ10补充组(QE);QC组和QE组大鼠每天灌胃CoQ10一次,并进行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实验结束时所有大鼠进行一次力竭性跑台运动即刻处死;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结果:(1)QC、NE及QE组CⅠ活性均显著高于NC组(P〈0.01或P〈0.001),QE组CⅠ活性显著高于NE组(P〈0.05);(2)NE组、QE组CⅡ活性均明显高于NC组(P〈0.01或P〈0.001),且QE组高于NE组(P〈0.05);(3)NE组、QE组CⅢ活性均明显高于NC组(P〈0.001);NE、QE组无明显差异(P〉0.05);(4)NE组、QE组CⅥ活性明显均高于NC组(P〈0.001),NE、Q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及运动训练结合CoQ10补充均可提高大鼠力竭运动后即刻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改善线粒体完整功能。(2)递增负荷运动训练与补充CoQ10在改善力竭运动后即刻大鼠肝脏线粒体完整功能方面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对普通女大学生骨密度和基本体质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方法:以成都体育学院健康女大学生20名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运动组(武术系武术套路学生)和对照组(外语系较少参加运动学生)的骨密度和体重、瘦体重、体重指数等基本体质指标,并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和骨强度指数均较高,并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运动组的各项体质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体重指数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APS)、负面身体自我量表(胖维度)(NPSS—F)和身体外貌比较问卷(PACS)对肥胖女大学生(BMI≥3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肥胖女大学生身体自我总体来说显著低于对照组女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度较低,在运动特征和身材特征这两个维度上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肥胖女大女生对自己体形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较对照组更消极,提示BMI越高的人,对自己的身体越不满意,身体自我越负面。在进一步的方差分析中也发现,身体外貌比较对负面身体自我有显著性影响(F=5.26,P=0.000)。回归分析表明,身体外貌比较对负面身体自我的回归方程为y=4.22+0.66x(P〈0.01),提示身体外貌比较对女性负面身体自我有影响。建议肥胖女大学生要加强控制体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平衡膳食,参加适度的体育活动,提高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度,加强自信、自尊,从整体上提高自我概念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引入拓展训练教学课,分析拓展训练教学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实验后女子的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及立定跳远和800m的成绩,男子的肺活量、立定跳远和1000m跑的成绩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男子和女子的肺活量及和800m(女)、1000m(男)跑的成绩呈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相对于普通体育教学课,拓展训练课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耐力能力和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12.
段卉  韩尚洁  高明 《体育科技》2013,(6):69-71,76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影响.方法:运用太极拳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连续12周的实验干预,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测试实验前后对照组、实验组的情绪状态,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男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波动较大,较正常男性人群比较差异显著(P<0.05);(2)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女大学生情绪状态波动很大,较正常女性人群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实验后,实验组男大学生情绪状态近似于正常男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4)实验后,实验组女大学生状态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相比较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忧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男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干预效果优于女大学生.经常练习太极拳,可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情绪问题,帮助其还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建议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瑜伽组合对民族大学女生身体影响,将57名女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15周瑜伽组合训练,运用体质指标对训练前后进行测试,得出的数据在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实验前后试验组的体重、活量、柔韧性素质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部分身体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瑜伽组合有助于改善身体形态,增大肺活量提高柔韧性素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自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周的啦啦操教学,女大学生在整体自信、学业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差异显著(P<0.05),啦啦操教学组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组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水平差异显著(P<0.01)。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几个维度上的自信水平影响显著,并且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相比,对提升女大学生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高校更好的开展身心健康活动提供一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大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在SRHMS测试中发现经过16周锻炼后大学生的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负向情绪等维度得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健康子量表总分上,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健身气功·易筋经能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男女生各90名进行中等强度的力量和有氧耐力练习实验,采用SF-36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试18周后,大学生生命质量因子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性别,相同体育锻炼类型力量练习除生理功能和活力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外(P〈0.05),其它因子变化均不明显;有氧耐力练习除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外(P〈0.05),其它因子变化均不明;相同性别,不同体育锻炼类型男生在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因子有方差显著性差异(P〈0.05);女子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因子有方差显著性差异(P〈0.05),在活力、精神健康因子有方差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氧耐力练习比力量练习更能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蔡先锋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40-141,129
探讨大学生对体育课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进而探讨大学生对体育课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是否影响其锻炼行为.以部分普通大学生及体育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并以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男大学生对体育课价值观高于女大学生;2)体育系大学生对体育课价值观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曾经进行过10年以上专业武术训练又放弃锻炼习惯的在职武术教师以及从事文科教学的普通教师的跟骨骨密度、骨硬度和血清学骨代谢指标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在散打、套路和文科教师的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身/高指数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武术教师的跟骨骨密度和骨硬度显著高于文科教师(P<0.01),散打教师和套路教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骨密度与骨硬度之间相关性显著(r=0.844,P<0.01);散打教师和套路教师的骨形成血清学代谢指标显著高于文科教师(P<0.05,P<0.01)。结果提示青少年时期进行专项武术训练不仅可以提高骨密度和骨硬度,这种优势在放弃锻炼习惯多年后仍可维持。  相似文献   

19.
孙倩云  郭芳  赵敬国 《精武》2013,(17):21-22
观察核心力量训练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记录并分析比较受试者训练前。训练4周后安静状态下的P300。结果:核心力量训练组4周后Pz点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传统力量训练组(Pz和Cz点)和对照组(Cz点)P300波幅显著性增加;对照组反应时(Pz和Cz点)显著性缩短。结论:核心力量训练中因加入了不稳定因素导致力量训练时注意力分散,进而降低受试者的认知加工速度和注意力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