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从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着手,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比较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部份有代表性民办高校大学生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态度及入学前后形态、机能、达标等情况的调查后,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质情况明显低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因素主要表现在场地、器材和师资配备等问题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办高校余暇体育的有效开展的合理化建议及科学化管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与健身模式类型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邹师 《体育与科学》2001,22(3):56-59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余暇体育健身模式类型,探讨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余暇体育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口径宽、弹性大、内容丰富、空间广阔、自主性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模式,基本反映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种类和特征,并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多变性、综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展开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为大学生制定余暇体育健身方案提供必要的理论帮助。制定有效的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是高等教育阶段体育创新教育的体现,是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工程的有力举措之一,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参与体育的认知、动机、消费水平、行为内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体育参与情况,同时也分析出影响他们参与余暇体育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体育投入改革和发展提出经验与借鉴,也可为独立学院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人员进行决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院校都开始注重校园体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规律和锻炼现状,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太原市部分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汪青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114-1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部分高校的女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特点,对如何更好地调动高校女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高校女大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及终身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6所本科及大专院校500名在校大学生余暇运动、体育消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特点,为更好地对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大学生更加合理科学地参与余暇时间体育活动提供依据,为高等学校余暇体育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有关余暇体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揭示了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兴趣动机,余暇体育的行为等,从而找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将体育教学和余暇体育融为一体,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大学生余暇体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有关余暇体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揭示了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兴趣动机,余暇体育的行为等,从而找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将体育教学和余暇体育融为一体,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苏北地区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江苏省苏北地区18所高校的3000名大学生的余暇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的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活动的项目、活动频度与活动时间、活动的场所、活动的形式以及影响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余暇体育对于避免大学生不良现象发生和抑制不安定因素具有促进作用.在调查分析陕西部分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开展现状基础上,揭示影响、制约开展大学生余暇体育工作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提出我国大学生余暇体育工作健康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应对大学生余暇体育工作重要性再认识,精心营造校园浓厚体育文化氛围大环境.大学生余暇体育工作应以"提供服务、积极引导"为原则,使校园余暇体育活动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理工科大学生余暇体育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所大学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N=502),研究揭示了北京市理工科大学学生余暇体育生活现状、余暇体育手段、影响余暇体育生活开展的因素及对策,为大学余暇体育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课外余暇体育活动的开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庆平 《体育科技》2001,22(4):62-65
有效地充分地利用大学生大学期间的余暇时间开展余暇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试图从大学生开展余暇体育活动的角度浅析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大学生余暇体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有关余暇体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揭示了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兴趣动机,余暇体育的行为等,从而找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将体育教学和余暇体育融为一体,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中,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2)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都呈现“合理的多因素特性”;(3)制约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因素、器材因素和教师指导因素;(4)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量、强度不合理,建议讲授参与体育运动的科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合理性和健身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余暇体育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在余暇体育锻炼方面,本科生每周锻炼次数较多,研究生相对不足,锻炼的形式以个性化、小群体的形式为主,锻炼内容呈现多样化,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校内;在体育消费方面,重庆市大学生还处在较低消费水平上。建议高校应建构合理的余暇体育管理机构,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加大体育场馆、器材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高校间网络支持服务保证,缩小学校余暇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扩大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余暇体育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观因素是体育兴趣和爱好;其次是运动技能水平的掌握。客观因素是学校体育的运动氛围;其次是体育场地设施。学校体育的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激发广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余暇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余暇体育的内容取决于不同的运动对象。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未来下一代的健康茁壮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挖掘女性特有的天性和开展适合他们的体育活动,将是女大学生积极参与余暇体育的动力源泉。健美操融体操、舞蹈和音乐为一体,是以身体训练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以塑造形体美为目标的体育活动。健美操在女大学生余暇体育中的价值需要我们去充分认识,从而为女大学生的余暇体育锻炼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19.
西安高校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市高校学生余暇体育现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主要动机是追求身心健康;参加的时间与次数较少,喜欢的运动项目是娱乐性强的球类项目;活动场所主要是学校体育场馆;影响参加余暇体育的主要因素是功课重设时间和缺少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构建展开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构建有效的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使健身方案能成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全面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研究全面分析了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的特点,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以及组织管理与实施,对于大学生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