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3年以来新闻乌龙事件频发,每年媒体都会评出"XX年十大反转新闻".当一个事件被曝出后网友似乎都在搜集信息,以待事件反转来"打脸"新闻曝光者.本文通过对"罗尔诈捐门"事件以及2017年(1月—8月)部分网络热点事件中反转新闻案例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来分析反转新闻的传播路径、成因及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2.
杨玲 《今传媒》2013,(2):47-48
面对社会上频频发生的明星"诈捐"事件,运用传播学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传播学角度解读"诈捐门"事件的传播机制,勾勒此类事件的传播学特征,探究该典型案例对我国明星做慈善引发公信危机的影响和启示,以促使我国的慈善事业能够在良好的轨道上继续运行,挽救人们对于公共机构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3.
网络出现至今,给大众生活和媒体接触方式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随着数字技术的愈加成熟,网络媒体也有了巨大发展.类似"艳照门"的事件正是借助了网络传播的特性得以造成广泛的影响.本文从具有代表性的香港"艳照门"事件分析网络传播在传播公众事件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现象分析 2010年新春伊始,接二连三的网络事件让人应接不暇,"兽兽艳照门"、"小S家暴门"、"烟草局长日记门"、章子怡"泼墨门","诈捐门"、"师生激吻门"、"闫凤娇艳照门"等"门事件"爆发,传播速度惊人.这些网络事件引起网民的广泛参与和讨论,与此同时,网络语言环境也出现许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网络语言的暴力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华南虎"和"艳照门"两个新闻热点事件,从网络传播的文化氛围、技术支持和心理分析三个方面,对网络传播的范式予以分析,探究网络信息传播中权威的解构和民间话语权的架构.  相似文献   

6.
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里,"人肉搜索"是一大热门话题。客观上,"人肉搜索"可以起到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监督震慑作用,但也可能带来"网络暴力"或涉嫌侵权。文章拟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审视,主要分析了"人肉搜索"的传播模式、传播流程、传播特点,并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7.
鲁从阳 《新闻知识》2001,(12):14-15
10月18日到21日,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研讨范围为传播学基本概念的界定与创新;传播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传播与全球化;WTO与中国传媒;网络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新世纪新闻传播大趋势等重要课题。大会提交高质量学术论文60余篇,几乎涵盖了当今传播学所有领域,并且集中探讨了时下许多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以下笔者将从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和传媒战略三个层面来对本次大会进行述评。一、传播理论研究:务实和转型长期以来,如何实现传播学的…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淫秽信息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借鉴传播学相关理论,解析突发性淫秽事件信息传播机理,并结合淫秽信息特点和传播规律提出处理突发性网络淫秽信息的管理对策,以减少突发性淫秽色情事件的信息传播给公众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传播学视角反思网络群体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群体行为乃是网络传播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本文在承认网络群体事件的客观实在性基础上,以传播学基本理论和规律为基石,对其规律和内在原因进行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与网络传播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肉搜索"作为互联网中的一种新现象,是当下传播学、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界热议的话题.文章从"人肉搜索"与网络传播伦理的关系入手.梳理了"人肉搜索"的含义、伦理道德属性及其网络传播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1.
李喜镟 《今传媒》2014,(6):17-18
卡通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近日在网络上迅速窜红,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热点。本文笔者试从现象、文本与舆论反应三个方面对这一新媒体事件进行传播学解读,分析事件的传播路径、全球本土化的话语策略及其特定的传播效果,以更大程度地促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传播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图书馆学领域的交流除了运用传统方式之外,也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大展异彩。本文在传播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苏图事件为例,从受众的认知、态度、行为层面,分析了图书馆学网络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网络危机事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危机,给组织的形象、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对其进行传播学的分析,探讨其类型、特征、传播途径和传播模式,不仅可以揭示其内在本质和传播规律,还可以为组织进行危机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网络危机传播从修辞学上来看分为了"网络的危机传播"与"网络危机的传播",因此在建构网络危机传播模式时应该要考虑到这两方面。文中从"网络的危机传播"与"网络危机的传播"这两方面对网络危机传播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时代危机传播所体现出来的新特征进行了讨论。最后囊括网络危机的传播和网络的危机传播两点内涵,同时借鉴传播学经典的"5W"模式建构了网络危机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代文化,在传播范畴中有其积极的意义,也有其消极的影响。引导网络亚文化以及衍生事件的传播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是传播学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网络亚文化传播的现状入手,解析网络亚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以及偏离迷失的生态状况,从网络亚文化传播的启示与重构中,探求其良性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6.
对一个企业来说,发生危机时如何做好公关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如今在这个全媒体时代,手机这种商品的任何一点缺陷都会在消费者间和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本文主要针对三星Note7手机"爆炸门"事件,用传播学理论对事件发生后各方的舆论传播态势和三星公司的危机公关行为进行分析,为传播学理论研究提供实例参考,同时为企业公关活动和消费者决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播是社会组织进行危机管理所倚重的手段.结合禽流感事件、以SARS事件作为研究个案,本文力求从传播学的维度对社会危机事件应对中发生在信息、沟通等范畴内的传播乱象以及大众传媒缺位与功能缺失问题作了分析与梳理,希冀通过危机传播研究为危机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郭伟华 《今传媒》2015,(3):67-68
冰桶挑战赛是中国2014年度热门传播事件之一。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着重分析研究冰桶挑战赛走红背后的传播机制,不止于此,文章还将从批判性视角深刻反思"冰桶挑战"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失范之处,希望对未来的公益传播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通过政府与社会的网上良性互动,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成为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深入研究在互联网条件下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机制,探索互动的规律与基本原则成为急迫的时代命题.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躲猫猫"事件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力图勾勒该传播事件的传播学特征,探究该案例对我国公共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实践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魏佳 《新闻爱好者》2012,(21):20-22
只有国家执法者才有权力颁发通缉令,但在网络上,任何一个人都能颁发通缉令,结合人工搜索与网络搜索,充分动员广大网民力量,颁发"网络通缉令"的搜索行为被称为"人肉搜索引擎"。本文从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分析了"网络通缉令"的传者和受者、传播内容、传播通路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