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万载县黄茅小学举办了一场学生“红色歌会”,《社会主义好》《共产儿童团歌》《红星歌》《歌唱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歌响彻校园,在该校刮起了一股“红色旋风”,这是该镇精心打造学校“红色”名片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红色是生命、活力、健康、热情、朝气、欢乐的象征。红色教育是回归生活、寻找学生童趣、启发学生激情的教育。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红色校园文化、红色课堂文化、红色活动文化的构建,努力将“红色”与“活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享受一片“红色”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重要,体悟到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学论坛》2014,(4):I0001-I0002
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是红军1932年创立的“川陕工农小学”,学校分为东、蘸北三个校区。形成了一校三区两园的优良办学格局。学校牢固树立“红星照我心颗颗亮晶晶”的校训,是四川省首批重点实验小学。2013年,国家教育部领导两次视察学校,对学校的红色文化,办学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红色研学”课程是立足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探究、体验,进而培养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等的主题教育课程。下文,笔者主要谈谈“红色研学”课程的实施。1.创设校园红色文化环境红色文化是“红色研学”课程的一种隐性而重要的资源。为实施好“红色研学”课程,笔者所在的学校积极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环境,以红色文化滋润童心。我们在教室里定期更换红色主题板报,各班既有弘扬红色文化的统一要求,又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萍乡学院是一所在安源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坚持把红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深底色,立足“安源红”丰厚底蕴,持续挖掘安源及其周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构建以安源红色文化“三是”为经、“六进”为纬、“五航”为轴的“365”育人体系,使其成为立德树人的强大动能,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走深走实,形成“365天,天天有思政教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以此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着力培养具有安源特质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红色家书形成于特定时代的特殊环境中,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蕴含浓厚的家国情怀,是进行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探寻红色家书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契合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构建“一课一书”的教学模式,并通过书写新时代的家书,让心灵走进心灵,让真情感动真情。教学实践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提升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战场。学校借助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平台,依托江西丰厚的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育人高质量发展……”2022年12月11日,在首届全国高校红色文化论坛上,谈起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赣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赣南师大”)党委书记朱小理掷地有声。这次论坛,主会场就设在赣南师大,全国2000余名红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云上”相聚,有11场主旨报告、24场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8.
<正>红色音乐文化是革命时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红色烙印的先进文化,具有革命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特征,彰显了自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与坚韧勤奋的道德品质,在新时代学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学校“大思政课”中融入红色音乐文化,既是丰富思政教学的有效举措,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要遵循思政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大思政课”中切实融入红色音乐文化,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精神引领。由杨立平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培根铸魂德艺双修:大思政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此精神引领下,学校应准确把握红色校本资源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立足地方实际和办学现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奠定立德树人精神根基,以红色精神引领立德树人高质量实践。  相似文献   

10.
旺苍县东河小学地处川北著名的“红军城”——旺苍老城,建校于1876年,学校地域优势独特,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厚重。近年来,我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紧扣红色教育主题,积极探索做好红色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立足学校教师,放眼全校同学:立足课堂教育,放眼课外活动;立足校内教育,放眼社会实践”,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用心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呈现出“环境育人”、  相似文献   

11.
江西是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和古色厚土,三色文化为少先队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学校少工委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走进绿色自然,科技创客未来;寻访非遗文化,感悟古色魅力”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少先队员了解三色文化,保护和弘扬三色文化,润泽精彩童年,进而更加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相似文献   

12.
胡小筱  冯飞 《四川教育》2023,(Z3):21-22
<正>合江中学在百年办学历程中,有过绚丽和辉煌,也有跌宕和低谷。面临县中危机,合江中学积极思考探索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实现自我突破,让改革从内部发生。学校充分挖掘校史中的红色文化,践行“红色铸魂,贯通育人”教育理念,通过创新校本研修,构建“三有”课堂,丰富课程设置等系列措施,实现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让百年老校焕发活力,让更多农村孩子上大学、上好大学。  相似文献   

13.
红星闪闪     
朱磊  王燕 《中国德育》2012,(4):24-25
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星小学,一所从军营里走出来的学校。秉承红星精神,服务军队——这是红星小学肩负的建校使命。建校35年,学校少先队工作在传承与创新中一路走来,不断地发展和超越,从军营到家园,从红星闪闪到“有光”文化的建设,浸透着几代人对红领巾事业的追求与探索。让我们一起拉开红星小学少先队工作的序幕,共同感悟少先队工作的丰厚...  相似文献   

14.
“力耕”,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让人有许多美好的想象。比如,让人想到努力地精耕细作——王力耕的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像是一片农田,微风、细雨中的精心耕耘一定会有好收成。比如,让人想到文化的原本意义——王力耕从耕耘、收获:加工农产品建构起学校的文化,即以行为文化切人,塑造师生的气质与习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界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研究,利用某一区域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已经成为深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探索之一。新时代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诉求,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鲜活的理想信念元素有力地破解了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本文从“人”“事”“物”“魂”的角度全面梳理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剖析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诉求,进而探析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性及其价值意蕴,旨在为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可以从四个维度阐释与弘扬沂蒙精神:从传统、当年和当下的时间关系看,沂蒙精神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具有恒久价值,时至当下仍“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从沂蒙、山东和全国的空间关系看,沂蒙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具体体现,它作为山东老区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辐射到全国,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党心、军心和民心的主体关系角度看,沂蒙精神是山东老区党政军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是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党政军各级组织“党心为民”、广大人民群众“民心向党”的双向奔赴;从政治、媒介、学术和艺术的场域关系看,沂蒙精神是四类话语共同发声所彰显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个务必”“赶考”等精神构成西柏坡红色精神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新中国的立国之魂。但是西柏坡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远远未达到它应有的地位。利用当前传播力最强的自媒体微短视频传播西柏坡红色文化是可行的,也是必行的。我们既要动员政府文化部门、省市各级主流媒体机构,也要依靠抖音、快手、等微短视频平台,通过微短视频传播西柏坡的红色基因、红色革命史和红色文化资源,让西柏坡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提高西柏坡红色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增强河北省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内在要求,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对分课堂”的实践本源相同、目的宗旨一致、教育优势互补。运用“对分课堂”实现理论、实践、网络三种教学有效配合,不仅是彰显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现实需要,而且是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传承庚续红色文化,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赣州中学围绕“五红”培根铸魂育人活动,实施“321”工程,即依托三支团队、建设两个阵地、聚焦一大主题,挖掘红色资源,激活红色基因,点燃红色引擎,打造红色“加油站”。一、依托三支团队,锻造红色育人先锋队伍1.依托省名师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学校依托“江西省中小学思政课罗超群名师工作室”,将大量历史图片、鲜活的红色文化素材融入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20.
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之首,辽宁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红色文化的一块瑰宝。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是引导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最生动鲜活的素材,是培育时代新人的营养剂。高校可通过讲好红色故事、诵读红色家书、踏寻红色足迹、唱响红色歌曲等方式用好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