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德教材的主要功能是"激活",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教材及其每个组成部分的意义和功能,才能将教材同化为自己的心智结构.本文以一则教学案例,探讨品德教材中图例"展示生活事件"、"指引教学活动"和"融合两种文化"(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的三种功能,并提出"对话引导策略、活动体验策略和资源开发"这三种开发图例功能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对此,有些小学品德课程教师走进了种种误区,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只有在认同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才能真正提高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师生才能在品德课程的课堂里“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  相似文献   

3.
浏览品德新教材,你会发现教材的呈现形式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只有“片言只语”和一组组图片, 且在图例之后都会出现“……”“?”或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就是这小小的省略号、问号和留白给师生创设了无限遐想和创造的空间,留自给了我们一方空间、一份权利,我们可以去体验、去创造! 当教材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时,  相似文献   

4.
“以知载德”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途径,即以社会常识为载体,教师在知识传授中体现人文精神,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接受到品格教育。《品德与社会》课中的社会常识、史地知识是小学生综合素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课改实施以来,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已为广大教师熟知,但是,教师仍然普遍反映,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地理题材的课很难上。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激活教材的过程,因此基于地域特色的史料是这门课程鲜活的课程资源。在开发和运用地域特色资源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海西文化”,通过教学实现教室里的学生的自我建构,达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优秀品质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品德教材(包括《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主要功能是"激活"。发挥品德教材的激活功能,需要教师确立作为教材开发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教"。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而这其实就是教师优化教材的过程。优化教材,应以发挥品德教材的激活功能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干,有情可抒。而所谓道德实践,就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有目的地开展社会活动。道德实践是一个过程,是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相似文献   

6.
高海虹 《现代教学》2008,(10):55-56
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教材设计有适用的留白和图例。对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有足够的理解,并做好实施课程教学的准备,充分利用留自和图例所预设的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7.
“三心”是指自尊心、同情心、责任心。“三心”是构成一个人道德风貌的三块基石。“三心”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品德发展水平。无论是从培养和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还是从德育必须遵循青少年的品德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讲,“三心”的培养,都应该是当前有效地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自尊心是一种由自我评价而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自尊就会让人自  相似文献   

8.
“三心”即指自尊心、同情心、责任心。“三心”是构成一个人品德面貌的三块基石,“三心”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品德发展水平。所以“三心”的培养应是有效地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一、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  相似文献   

9.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资源开发是有效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当前,不少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师抱怨教材没有农村味,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难度大,品德课不好教。其实不然,农村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文化资源等等。笔者认为,农村小学品德老师应该立足农村,因“地”制宜,因“人”设课,努力利用农村的特点开发品德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既有助于充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保护民族地区丰富的多元文化生态,又能更好适应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从维护国家利益、传承地方文化、促进人的发展三个维度开发民族地区乡土教材,以乡土教材开发多元化、乡土教材内容科学化、乡土教材编写立体化、乡土教材保障制度化四点实践策略来实现乡土教材功能最优化,对加强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等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地走进社会去获取有效的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东亚文化之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品德教学走向多元,走向开放,走向厚重提供了选择空间,将它融入到品德课程,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提供源源不绝的活水.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的创新成为各学科教改成果的一大亮点。品德学科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图文并茂的主题图是教学的主要载体。如何合理使用教材主题图,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品德学科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以家庭生活为背景,呈现学生真实的家庭生活;以学校生活为素材,展现丰富的学校活动;以祖国文化为题材,再现悠久的历史文化三个角度阐述了合理呈现品德教材主题图,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元素,发挥其育人功能,真正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变。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聚焦价值导向、文化自信、品德养成,培育和践行课堂教学中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程中育人目标的实施路径及策略:深挖教材育人元素,夯实思想;深入语言实践活动,淬炼品格;深植优秀传统文化,拓宽视野;深悟语言文学之美,浸润审美。  相似文献   

14.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部分教材已经使用,为了更好的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深刻体会和真正发挥其教育的实效,本人就其课程的基本特点谈点自己的认识,以求方家指正。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主要的综合活动实践课程。首先,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将品德、行为法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达到课程和教学的整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合理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把其中蕴含的正义感、审美感、是非感等一系列思想道德观念渗透于教学之中,可以使人文知识和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生活完美的结合起来。一、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的方法与途径1.校本教材中开发。在用好《品德与社会》现行教材的同时,积极使用了我校开发的有关乡土资源的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随着教材地位与功能的转变,传统“教教材”的观念正在为“用教材教”的观念所取代.教师被赋予了“二次开发”教材的权利,运用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已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实例,阐述物理教材二次的开发过程中的5种常见策略.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健康的班级文化在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翻译理论。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指导,为了实现更好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广告翻译可以采用“捕获文化差异一跨越文化障碍一实现文化转换”的‘‘三步法”模式,采用“直译”、“文化妥协”、“文化补偿”、“文化替换”等文化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化”解读: 一切文化都寓于一定的文化载体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德与生活(社会)》 (苏教版)教材是儿童文化的一种载体。因为教材不只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而且是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它所呈现的是一种儿童文化,或显或隐的主体都是儿童,如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可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活用教材资源——肥水不流外人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编排体现了生活化、儿童化等特点,教材中有大量照片、图片、对话旁白、学生作品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文本内容负载了多种教育指向性功能。任何教材都是内含特定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应善于抓住隐藏在话题、范例和资源中的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线索,将教材作为最重要、最直接的活动资源,追求教科书意义的实现。虽然在教学实践中仍难免会出现与学生生活不相符之处,但是新课程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师生,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意识……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关键字词领会编者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