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权利是利益在法律上的表现,其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产生了外部不经济,不仅会使权利人的活动水平偏离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而且由于其内在的经济机制作用,本该由权利人承担的私人成本却转嫁给了社会承担从而导致权利冲突.从外部不经济角度看,权利冲突是权利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外部不经济所导致的结果.解决权利冲突必须从经济利益机制上遏制或消除权利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使这种外部不经济内部化.而法经济学关注法律权利、正义观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为权利冲突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领域的权利冲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由于目前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司法界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所依据的“保护在先权利”原则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在理论上有违知识产权制度的宗旨,在司法实践中也不利于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笔者尝试提出关于权利冲突的法律概念、产生的原因以及适用“保护在先权利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对目前我国的立法缺陷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权利的冲突与协调--以作者权利与编辑权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和客观情况的复杂性,权利冲突是常有的现象,但关键在于如何去协调它。在投稿过程中,解决一稿多投问题的前提是要弄清楚投稿行为的性质,保护作品完整权与修改权、专有使用权之间的冲突,则需要依据法律的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由当事人通过协议的方式去解决。  相似文献   

4.
对于权利冲突中不同类型的权利之间的效力关系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权利存在位阶与权利应当得到平等保护。法律体系的位阶性、权利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与价值的大小以及法律规定中的先例都不能充分说明权利存在位阶.而宪法精神和公平、正义的原则要求不同类型的权利也应当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产权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产生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同法域同权项、同法域异权项、异法域异权项等形式的权利冲突.权利冲突有多方面的诱因,学者们对解决权利冲突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根本出路在于:强调效率优先原则,发挥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强制许可及合理使用制度的结合加以综合考量,建立适当的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对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表现形式进行剖析,探讨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定《知识产权法典》,明确在先权利的范围及保护条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水平,加大社会诚信法律制度的建设力度是避免和防范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有权利冲突现象,包括权利交叉、双重保护、多重保护等。处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时的协调原则主要包括在先权利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区别保护原则和权利衡平原则。  相似文献   

8.
孔祥俊 《红领巾》2005,(6):9-14
在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解决程序中,如何划分行政程序(行政处理)与民事程序(民事处理)的界限,在当前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中仍是争议较大和困扰颇多的重要问题.如何处理权利冲突解决过程中民事程序与行政程序的关系,仍然存在悬而未决或者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使得进一步界定两种程序的关系成为必要.对于有关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究竟应纳入行政程序还是民事司法程序,抑或两种程序是否能够并行不悖,关键取决于如何界定权利冲突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9.
清末,西方传教士取得了在中国传教的权利。引发了很多教案。扬州教案就是其中一起有代表性的案件。在解决冲突中,英国政府和传教士,是按照条约规定来处理的。在法律上,传教是一项条约权利。清政府和普通民众应该予以尊重。即使清政府与士绅不认同基督教,也应通过修改条约的方式取消外国人的传教权,而不是煽动冲突,恶化中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已成为一个寻常现象,其中的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纠纷则更为普遍。然而,在愈演愈烈的商标权与商号权的权利冲突纠纷中,有一类偶合性的权利冲突应引起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即案件中权利冲突的原因并不出自原被告双方主体,即原被告双方主观上并没有混淆的故意,而是由于客观上我国商号和商标登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而引发的权利冲突。我国地域辽阔,行政区域众多,商事登记的条块管理制度存在弊端。究竟应如何妥善处理此类偶合性的权利冲突纠纷,保护在先权利原则等处理知识产权冲突的基本原则能否适用于此类纠纷,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校的法律地位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经常与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发生冲突,这显然与依法治校、建立和谐校园的理念不相符。因此,研究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发生冲突的本质及衡平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核心是明确高校的法律地位及自主管理权限,完善学生权益的保护与救济途径。这些措施对于保证高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府资助科技项目涉及的权利主体众多且利益动机各异,难免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冲突,因此对有关权益主体进行合理的知识产权利益配置就显得尤为迫切。由于我国在此领域的法律存在彼此冲突、甚至是法律空白的现象,致使相关权利主体之间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存在着法律适用困难,以致最终影响到相关法律的目标实现。为有效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尤其需要完善职务发明人权益的保障机制以及合作研发单位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实现各方权利主体利益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3.
税收优先权是建立在税收债权、债务关系说的确立和公法债权私法保护的认可的法理基础之上的,其性质是法律为保证税收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一项法定担保物权,效力范围限于优先受偿和对抗非特定的权利人。实践中,税收优先权经常与其他优先权、担保物权发生冲突,当冲突出现时,应当遵循税收优先权原则上优先于其他公法债权优先权,原则上劣后于其他私法债权优先权,附条件优先于担保物权的解决方法。但是我国现有立法对税收优先权之规定却并不符合上述原则,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必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法律纠纷,主要集中在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财产侵害、学籍管理与处分纠纷等领域。学校的教育管理权与学生权益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为有效防范与妥善处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纠纷,应坚持依法治校的理念,坚持学生管理事务程序化,切实增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法治意识,依法建立学生管理法律纠纷的防范机制,做到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法律文化是法治的内在表现和重要力量,也标志着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功能和程度,标志着法律意识形态的发展水平。在中国整体法律文化之下的台州法律文化,在其历史积淀和现代因素下,显现出冲突的个体法律心理,注重习俗和调解的“乡土法治”特点,以及民主权利伸张的重大变化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引起的社会评价争议是网络信息开放、言论自由与网络环境下公民私权利之保护的冲突与平衡,是社会中其他相互冲突的诸权利协调与博弈过程中的矛盾反映,暴露出中国网络隐私权、网络名誉权保护制度与互联网侵权救济制度的不足。互联网技术及日益发达的讨论性社区为人肉搜索提供了技术基础和虚拟社会基础,法治框架所要提供的则是它所需要的法律基础。对人肉搜索进行价值分析将指引着人肉搜索法治维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对防范高校大学生管理法律风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依法治校作为法治的延伸和展开,成为高校依法对学生管理的背景和支撑。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越来越强。高校的教育管理权与学生的权益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作为高校,既不能借国家公权力侵害学生的正当权利,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诉求而放弃国家赋予的管理权力;作为学生,既要有保护个人正当权利不受侵害的"维权"意识和诉求,同时也负有履行学校依法管理职权的"护法"义务与责任。本文对加强高校大学生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hildren's reasoning about laws and legal compliance. A total of 72 children, 24 each at 6, 8, and 10 years of age, made judgments of law evaluation ("Is it a good or bad law?"), legitimacy of legal regulation ("Is it OK or not for government to make a law?"), and law violation ("Is it OK or not for people to break the law?") for three socially beneficial laws (a traffic law, a vaccination law, and a law requir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under 16) and three unjust laws (denial of education to a class of persons, denial of medical care to the poor, and age discrimination). Participants also evaluated the application of laws in conflict scenarios in which a socially beneficial law infringed on individual freedom. Results showed that children considered a number of factors in their judgments, including the perceived justice of the law, its socially beneficial purpose, and its potential for infringement on individual freedoms and right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children apply moral concepts of harm, rights, and justice to evaluate laws and to inform their judgments of legal compli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