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新人类”网名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调查,在网名的文化方面做出归纳、总结,得出网名所具有的多元化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从真名网名对比看网名的随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名是个新兴事物,网名和真名一样都是使用者的身份代码,但网名又有着和真名不一样的特点,本文通过与真名的比较,从取网名的过程、网名的表达形式、网名语义选择、语义搭配和网名的更改五个方面探讨了网名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人们对网络一"网"情深。网络不仅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给网民们自创网名提供了自由、随意的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网名因而个性纷呈、与众不同。文章主要从网名产生的原因、网名的构成及规范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利于网络语言的纯洁与规范。  相似文献   

4.
曾慧 《考试周刊》2007,(3):108-109
本文通过对“新新人类”网名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调查,在网名的组合方面做出归纳、总结,意在展示这样一群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群在网名组合上体现出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网民已经是一个数目极为庞大的群体,网名则是这一现象不可避免的产物。网名作为网络语言中独特的组成部分,在语言学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在QQ聊天室收集的360个网名为语料,主要探讨网名的分类、特点,并附论影响网名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以拓宽名称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网名已经成为很多现代人的又一张身份证,是揭示使用者心理文化的窗口.在对500名大一学生的网名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人生态度、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等方面揭示了这些网名映射出的大一学生的心理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网络人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名是用户在互联网上为自己取的虚拟称谓,其从命名方式、功能、组成形式等方面都与传统姓名不同,有其独有的特性。网名不仅是人在网络世界的虚拟身份符号,而且承载着现实社会人的心理。从形形色色的网名入手,探讨了网名的组成形式、命名来源、个性特点,并由此发现隐藏在网名背后网民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网名的兴起带来了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本文在QQ交友中心对"70后" "80后"和"90后"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城市"达人"的网名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形式、语义内容、语用三方面分析了年龄因素对起网名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设计网名     
【典型试题】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我的网名:命名缘由:(200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试题)【试题解析】南通市的这道“设计网名题”在以前的中考语文试卷中从未出现过,但在现实生活中,拟写网名已是很寻常的事(尤其是对城里经…  相似文献   

10.
叶从风 《阳光搜索》2005,(11):55-55
就像人们需要漂亮的外表一样,你需要一个漂亮的网名。为此我潜心研究,发现有许多网名实在经典得值得玩味,而有些却如垃圾怎么嚼都是糟粕。网名不怕你媚,也不怕你烂,怕的是平淡无奇。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地名及其演化综合反映了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特征及其发展演变状况,成为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途径.以东兴区为例,分析探讨了东兴区地名的类型、命名方式及演化特征,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广告业的飞速发展和广告给商家带来的无限商机,越来越多的经营者追求店铺的门面宣传,给店铺命名时特别讲究,甚至不惜花重金,名不惊人誓不休。店铺名称中所呈现的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所包含的文化内蕴以及语言艺术特点也越来越有魅力。通过对临沂市的店铺名称进行考察,力求探讨具有区域特色的沂蒙文化在牌匾语言中的具体反映,并通过语言这个窗口窥探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人们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3.
搜集莆田市区104个楼盘名称,分析楼盘名称的音长、节奏,专名、通名的用词特点,阐释语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心——作为一种社会用语,楼盘名称是社会风尚、商家趣味和民众心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武汉地区药店名称的分析来揭示药店名称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从而反映整个社会发展状况和人的社会心理、精神风貌,并从语法学和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5.
人名题材熟语是指由某一个人物的特称转化为一种通指,变成了社会公共符号,并以相对独立的意义存在于语言体系之中的类名。汉语人名题材熟语大多有所依据,或取之于古代神话人物和民间传说,或取之于历史人物,或取之于戏曲小说人物。人名题材熟语的大量出现,体现了汉民族对人的崇尚的社会理念和重名声、重名望的文化心理,具有揭示特定文化背景和表达特定文化观念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6.
潜山县地名具有丰富的特点,既反映在语言方面,也反映在文化上。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的结构方式与其他语言单位的构造基本一致。同时,地名的文化特征又通过其特定的语言结构反映出来。其地名与文化的相互联系,也充分体现出当地人民与所居环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邓笛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1):133-136
英语姓名并非仅仅是一个符号,而且涉及修辞问题,与人的行为、社会心理、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在文学作品中,姓名往往还是作者根据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身份或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而精心设计的。英语姓名的修辞现象给翻译带来了一定困难,根据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是解决英语姓名翻译困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王安石的诗集中,人际交往诗歌占有不小的比例。一般说来,这些交流的对象大部分都有姓有名有官职。依据人物的姓名及官职,我们便可以追寻梳理对方的社会地位、生活处境以及与王安石的私人关系,从而做到确切理解诗意,全面了解双方的情感交流。然而在这部分诗题中,也有一些是难以落实具体交流对象的。这些人士或是有姓无名,或是无姓有名,或者是虽然有姓又有官职,但到底是张三还是李四却难以落实。本文对其中一些诗题的疑难姓名和相关人士进行了考证和试探。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电大办学中的位子、路子、牌子、学子、班子等问题的探讨,提出“科学定位、扩大开放、彰显特色、发挥优势、保证质量、打造品牌、优质服务、名师兴校”的推进电大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