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会英 《大观周刊》2012,(45):364-364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传播工具。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懈。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现阶段,由于英语文化的缺乏而造成了当今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渗透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吴蝶  马美丽  覃欢 《大观周刊》2012,(21):220-221
语言意识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广泛,但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较少提及。我国小学已普遍开设英语课程,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是有可行的。良好的语言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学习者能更好地运用英语,减少交际中的障碍,并进行成功交际,培养学生语言意识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建构理论,认知的过程出发,并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说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语言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3.
余晶 《大观周刊》2012,(44):232-233
学生的阅读量大小一直是衡量学生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阅读能力是《英语课程标准》“四会”能力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我国著名英语教育家钱歌川说过,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阶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初中阶段,我们要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注重在传授知识和文化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技能。  相似文献   

4.
王菁  曾显顺 《大观周刊》2011,(10):255-255
大学英语是高职高专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服务,同时又为各专业后续的专业英语课程奠定基础。它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具有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交际能力,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应用性人才的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5.
赵红英 《大观周刊》2012,(25):267-267
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四会”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生的外语教学,尤其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打好初步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6.
冯学信 《大观周刊》2010,(37):173-173
一、问题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君 《大观周刊》2012,(32):256-256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嚣导袭语言学习和理解的困难。因此,荚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也应包含文化知识的传播,教师应寓教文化于教语言之中,通过加强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障碍,增强学生踌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代丽娟 《大观周刊》2012,(38):272-27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主要依靠课堂上对听、说、读、写多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来获得的。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在继续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些在之前教学中常常会被忽略的素养。“听”对于学习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岳爱芳 《大观周刊》2013,(12):232-233
自2001年教育部在全国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以来,我们已经看到有些小学生表现出了令人可喜的英语语言技能。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还有不少小学毕业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离“英语课程标准”为小学毕业生设定的二级英语课程目标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1.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2.不少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小学阶段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使得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情绪。  相似文献   

10.
凡静 《大观周刊》2012,(28):271-271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本学期新课改的观摩与学习.我得出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杨春梅 《大观周刊》2012,(31):285-285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英语听说能力隶属其范畴。  相似文献   

12.
汤兆斌 《大观周刊》2013,(2):158-158
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感到语法教学很棘手.有些教师不重视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词形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的总和.是英语语言的“骨架”,包括词法和句法。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法,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实践活动。学生英语语法掌握得如何.更是会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3.
李燕 《大观周刊》2012,(33):247-247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承载文化。”运用英语有效交流”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通俗来说,即在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的西方人打交道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伍晴 《大观周刊》2013,(2):150-150
日益加快的改革步伐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仅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丰富英语内涵。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延袭使用语法翻译法。教师也只是英语的语法.但在日常应用中确足漏洞百出。那么.学生如何学习英语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什么.英语语法与交际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5.
程军 《大观周刊》2013,(3):177-177
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它的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雪娇 《大观周刊》2011,(31):143-143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交流、交涉的能力。是英语课标所着重强调的一个教学目标,训练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更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黄薇 《大观周刊》2011,(40):72-72
高中新课改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旧有的英语教学观和学习观,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要培养学生的高水平语感,真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现阶段教学实际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尚有矛盾,从实际出发,英语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对英语的偏见,正确对待英语学习,通过课堂上创建语言环境、课后练习设计及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三个策略使语感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体现英语新课程的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郭蕾长 《大观周刊》2012,(40):148-14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了。如果违背了某一文化习俗,就可能冒犯对方,甚至引起文化冲突。因此,我们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文体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不失其完整性,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陈杰 《大观周刊》2012,(26):215-216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书面表达最能反映考生综合运刚英语的能力,即真正的语用能力。抓好写作教学,也可以促进听、说、读的同步改善。因此,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是具有重要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用词和语句表达要规范,要符合语法习惯。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王海平 《大观周刊》2012,(40):131-132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为此,《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1.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