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自尊心理是否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中介变量作用.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3名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主观幸福感总分与自尊总分(r=0.430,P0.001)、朋友支持(r=0.513,P0.001)和领悟社会支持总分(r=0.611,P0.001)呈显著正相关;2领悟社会支持以自尊中介于主观幸福感.结论 :1犯罪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以由社会支持和自尊等因素预测;2犯罪青少年的自尊心理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7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神经质维度例外)和主观幸福感的各因素之间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对其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素具有显著预测作用;3.核心自我评价是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90名农村教师进行研究,评估农村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水平,为进一步探讨农村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农村教师有较低的正向情感和较高的负向情感,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相关达到显著水平,高、低社会支持组被试在主观幸福感各指数上均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社会支持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工读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河南省工读生96人、普通学生141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工读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普通学生,其社会支持状况也显著低于普通学生;工读生主观幸福感各指数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有显著的相关;高、低社会支持组被试几乎在主观幸福感各指数上(除松弛与紧张外)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能较有力地预测主观幸福感.这说明工读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相关,不同属性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
贵州少数民族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2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编少数民族居民社会心理压力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选取贵州省各地区少数民族居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少数民族居民主观幸福感在收入、城乡、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少数民族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文化婚姻压力、家庭生活压力、健康安全压力和社交方面压力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文化婚姻压力、家庭生活压力和社交方面压力可以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市两所高校的909名在读硕士生为被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考察了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显著高于本科生,城市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计划内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计划外学生;研究生的社会支持得分较高,显著高于本科生,城市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计划内学生得分显著高于计划外学生;研究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0.55,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可以显著预测其主观幸福感;在预测研究生主观幸福感时,包括导师在内的其他支持贡献最大,其次是朋友支持和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村转居社区新居民心理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特点以及三者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村转居社区新居民的年龄、居住状况、婚姻状况对心理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有显著差异。(2)居住状况为"三代同堂"的已婚新居民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居住条件的新居民。(3)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显著。(4)村转居社区新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作用。(2)中职生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负担、竞争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同学关系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竞争可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运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随机抽取的300名大专生小团体施测。结果显示:大专生体验到的幸福程度中等偏上;父母的理解和情感温暖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而且主观支持维度主要对主观幸福感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中职生进行团体辅导的干预实验,以期检验资助政策对中职生领悟社会支持及亲社会行为影响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前测总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成员同质;对照组的前、后测量总分相比较,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衡量"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的三个维度中,实验组仅在其中一个维度即"领悟其他支持"维度上,前后测量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对提升亲社会行为总分没有显示出积极的促进效果(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9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方差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不同组别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均存在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对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回归效应显著,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社会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均可作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变量,核心自我评价是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知足、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编知足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重庆大学、重庆警官职业学院、重庆通信学院和重庆教育学院等四所学校的28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有积极的亲密关系支持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得分高于没有亲密关系支持的大学生P<0.001;知足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率为40.5%,同时领悟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仍然显著(β=0.285,P<0.001).表明积极的亲密关系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知足可以很好地预测主观幸福感;知足在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成都市主城区150名环卫女工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社会支持水平。考察影响环卫女工主观幸福感的若干因素,并研究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成都市主城区的环卫女工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她们的身体健康、公司满意度、公司管理方式等对其主观幸福感有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无显著相关,与除客观支持外的其余维度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作者旨在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具体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50名湖南省衡阳地区包括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在内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见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究社会支持因素与主观幸福感(SWB的关系,笔者采用随机取样方式选取大学本科生58人,使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对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且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学生的复原力在应激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采用亚洲复原力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山东省某高校的62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复原力各维度及总分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P<0.05).应激各维度及总分与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消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二,复原力可调节应激对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的影响.结论是大学生的复原力在应激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小学教师群体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获得的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探讨三者的相互关系和不同心理压力下的小学教师其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用压力状况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城乡272名小学教师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发现,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较大的职业心理压力而且压力源较多;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存在城乡差异,主观幸福感指数在城乡和性别差异上未达显著水平;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均有显著相关;高压力组同中低压力组的小学教师比较,其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幸福感指数得分都较低。因此,应该关注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压力状况,帮助其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其在职业生活中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藏族大学生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行为问卷,对西藏地区三所高校的46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藏族大学生客观支持与退缩、神经质、考试焦虑和问题行为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与攻击行为、退缩、神经质、考试焦虑和问题行为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问题行为各维度和问题行为总分不存在相关。(2)回归分析发现,藏族大学生主观支持可以预测攻击行为、退缩、神经质和考试焦虑,客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均无法预测问题行为,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对问题行为的学业适应不良、违纪都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社会支持是影响藏族大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回归分析建立中介模型方式探讨高职学生自尊、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自尊、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对自尊、主观幸福感及其六个维度回归效应显著;自尊在社会支持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及其五个维度回归明显,且起到了中介作用,同时,自尊在社会支持基础上对情感控制起完全中介作用.为此,应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自尊、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提高高职学生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民族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329名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中学教师进行情感指数量表与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发现:新疆地区各民族教师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城市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教师;在情感指数维度与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民族差异,维族与哈族教师高于汉族教师;人格因素存在民族差异性;人格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