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红梅 《教师》2010,(6):120-121
美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写过很多巨著,其作品以幽默著称。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者的幽默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字的运用,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环境的描写来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2.
马克·吐温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幽默作家,在他众多著作中,《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其幽默写法中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到处都能看到幽默的影子,而在其幽默的背后,却又蕴含着浓厚的讽刺韵味。本文分析了马克·吐温幽默讽刺的写作风格,并深入探究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幽默写法,进而揭示了其对社会种种现象的讽刺,以此来全方位地解读该作品,从而剖析其文学魅力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创作谈起,对马克·吐温的写作思想及其表达的主题作了深刻的剖析。还谈到了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对现代文明的逃逸,以及想返归自然的愿望,从文学作品中反映了马克·吐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美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写过很多巨著,其作品以幽默著称.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者的幽默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字的运用,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环境的描写来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5.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完关典范,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从目的论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此书的两个中译本,分析译者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保持译文的表达力、再现原文的风格与神韵的翻译技艺。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正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色彩较浓的名篇。文章在介绍现实主义的背景下从种族歧视、对自由追求的时代性以及作品展现的作者的人生经历这三个方面探讨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体现的现实主义,并对马克·吐温批判美国社会的原因做简单交代。  相似文献   

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这部作品通过各种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对比,通过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与岸上的生活之间的对比,通过理想与现实、童真与世俗之间的对比,充分地展现了马克·吐温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以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言语幽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作品中言语幽默的起源与表现,用以丰富言语幽默理论的相关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9.
莫颖 《广西教育》2014,(39):116-117
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以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言语幽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作品中言语幽默的起源与表现,用以丰富言语幽默理论的相关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邢娜 《宜春学院学报》2013,(10):110-113,100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向读者展示了内战前美国社会的画卷,深刻揭露了美国这个所谓文明社会的贪婪、残酷、虚伪和荒谬.小说的主人公在荒谬的世界中,大胆地追求精神自由并通过一次次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善良、勇敢、机智的“小英雄”.  相似文献   

11.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浪漫主义情怀讴歌了密西西比河的原生态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批判现实主义态度揭露了密西西比河两岸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谴责了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彰显了前瞻性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12.
马克·吐温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幽默大师,在其撰写《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部长篇小说时,便利用了幽默的手法,对书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并使其成为了文学界知名的形象。而小说中描写的社会现象,则将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进行了一次场景的再现。纵观整部小说,无一处不是在用幽默手段进行书写。对此,本文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研究点,通过对其语言、情节与人物行为的分析,来解读这一世界著名文豪的幽默性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3.
【导读】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最具个人风格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曾被收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1884)是全世界少年儿童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也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姚钦  胡翔 《海外英语》2013,(9X):163-165
美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在其小说《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中使用了大量的日用口语、俚语、方言和黑人日常使用的口语等语言形式,使该著作的译者在翻译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该文通对该小说成时和张万里两个中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这两个译文各自采用的翻译策略,技巧和风格。观察两中译本的优劣,从而对小说翻译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用幽默、诙谐的笔调,生动描绘了美国五光十色的社会图景和风土人情。他的儿童探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也译作《汤姆·索耶历险记》)是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无数读者。  相似文献   

16.
《汤姆·索亚历险记》①是被誉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的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图运用我国著名生态学者鲁枢元的“生态三分法”来重读这部儿童文学经典。真实地再现小说中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联系,深入地揭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自然、社会和人性发展造成的障碍,真切地反映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彰显出作者令人赞叹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7.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杰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对比手法、幽默讽刺的运用、独特的构思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特色,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分析,充分挖掘该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认为是美国文学的超经典之作。通过研究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小说刻画的女性形象部分地遵循了性别呆板形象,而这样的形象揭露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制度对于女性的压迫和流行的骑士文学对女性思想的毒害与侵蚀。同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对性别呆板形象的悖离体现了马克?吐温对性别呆板形象所持有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19.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可谓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马克·吐温文体风格开创了美国小说新风,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崇高的地位。从功能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语言的前景化特征,并对该作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译者如何再现源文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语体特点,从而达到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20.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珍品,也是美国文化的珍品。作品通过对美国内战前一个白人小孩和一个黑人奴隶的神奇冒险故事的描述,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和价值观体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旨在从现实主义手法、人物刻画以及地方色彩三方面挖掘作品的成功之处,使读者对该作品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