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婕 《知识文库》2023,(6):193-195
<正>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和保障课程实施的基础。在“基于幼儿生活体验的食育课程”建设中,课程资源是指创设食育课程的人文、心理、物质环境,链接幼儿与“食”相关的一日生活经验,其内涵是幼儿既是“食”资源的使用者,也是“食”资源的开发者。本文尝试以我园在基于幼儿一日生活食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现状出发,创设支持性的“育”环境,形成课程资源的理性认识,构建幼儿一日生活食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路径、策略,探寻课程资源与幼儿的关系,将食育与幼儿的生存技能、生活习惯、生长规律相融合,让幼儿在积极生长、幸福生活中成为生命的新样态。  相似文献   

2.
班本课程是指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双方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的课程,而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不仅要立足于幼儿的兴趣,也要考虑幼儿的发展需要。我园地处长江沿岸,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新开发了“十百园”。其中“百鲜园”中有螃蟹、虾、茭白、菱角、莲藕等一系列幼儿餐桌上常见的“水边美食”,这些鲜活的课程资源激起了大班幼儿的极大兴趣。因此,从幼儿对“百鲜园”资源的兴趣入手,利用其中的丰富资源开展班本课程,有利于帮助幼儿梳理零散的经验,保证质与量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的指导精神,在参与我园"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构建生活化课程"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开发和利用了幼儿所熟悉的本土文化景观方塔、虞山、尚湖等公园作为课程资源,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兴趣和阶段教学目标"认识物体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出发,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课程以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课程资源库是幼儿园储备的、适应于幼儿获得多样化经验的各种资源的集合。课程资源库是为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服务的,要站在幼儿和教师开发和利用资源的立场,通过师幼共同调查、收集、整理、加工、存放、更替、利用和再利用等环节,为幼儿和教师提供适宜、丰富、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真正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一向倡导“生活即教育”,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张雪门先生提出的“行为课程”也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因此要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追求幼儿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肯定幼儿现实生活本身对幼儿成长的价值。正是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我园开展了“幼儿生活和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尝试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使生活成为课程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一、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6.
魏宁 《四川教育》2020,(6):18-19
近年来,长宁县幼儿园充分发掘和利用竹资源,创造性地研发竹玩具,创设独具特色的竹环境,推广生活化、游戏化的“竹课程”,走出了一条竹乡特色的幼儿教育之路。一、“竹课程”的开发目标。幼儿园通过“竹课程”开发,培养幼儿对竹的兴趣,引导幼儿领悟竹文化内涵,培养幼儿“竹”的精神品格,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土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蕴涵着无穷的教育资源。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本土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发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能够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本土资源符合幼儿认知“近”和“具体”的规律,能增强幼儿对家乡的自豪感。埭头中心幼儿园在构建符合幼儿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水平的课程中迈出了探索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体育活动,设计和开发多元的幼儿园体能课程,挖掘和利用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创设体育活动环境,建立完整的体能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动作协调和生长发育。本文以幼儿“体能”为切入点,简要论述幼儿园幼儿体能课程活动的开展原则,并提出可行性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路 1.《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以用贝壳、螺壳、树叶等辅助材料给石头化化妆为主线,将自然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当中,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发展性。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在广泛开展家园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历经五年对“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园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阶段一:缺乏利用社区资源的意识1.问题分析教师普遍存在“惯性思维”。在贯彻《纲要》初期,我园教师普遍习惯于将课程资源局限在现有的园内的资源和教材上,习惯于凭借教材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实施课程,缺乏将社区资源纳入课程资源的意识,导致大量社区资源白白浪费,有效支持幼…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可见寓教于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充分挖掘幼儿生活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功能,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设计指导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立足生活、超越生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保障。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幼儿园利用《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指导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建设幼儿学习与发展资源库、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库和家园共育资源库,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品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复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中教育内容更是越来越复杂,例如:以前的课程资源基本以书本为主,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人、社会、自然等都成了课程重要的资源。在幼儿园的课堂中,幼儿身上的隐性资源如果能被更好地利用,则能使课堂更富有生成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也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幼儿在课堂中哪些隐性教育资源可以被利用呢?  相似文献   

14.
翟海霞 《考试周刊》2010,(11):240-240
幼儿素质教育的环境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重要指导性文献中,都把环境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列人其中。随着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开发素质教育的环境资源,科学地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地加以利用,已经成为幼儿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推动幼儿教育工作发展与创新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戴敉平 《天津教育》2023,(27):180-18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各种幼儿探索、学习的机会。而在幼儿园教育中,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可以说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对幼儿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有所助益,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环境条件,做好“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和使用,帮助幼儿开发更多元的学习途径,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的应用优势,提出几项相关的建设和使用策略,旨在创建符合幼儿特点,同时具有可持续、  相似文献   

16.
王维 《江西教育》2023,(31):94-95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课程以“生活化”为特点。在生活化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独特的传统文化丰富幼儿的美术课程资源,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美术课程,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及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吴海虹 《教师》2010,(25):42-44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为标志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在全国实施已三年多了。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改革教学方式,创造适宜的环境。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通过教育活动让幼儿获得体验、知识与技能,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为标志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在全国实施已三年多了,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改革教学方式,创造适宜的环境,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通过教育活动让幼儿获得体验、知识与技能,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19.
孙卓君 《早期教育》2011,(11):29-31
随着园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走“农味”之路成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农村幼儿园如何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农味”课程成为办园的特色,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园根据幼儿的兴趣,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研究开发园本课程,帮助教师树“三观”建“三构”,优化课程目标,均衡设计课程内容,促进农村幼儿的发展。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下水”“引水”“活水”等策略,有效地提升了教师整体队伍素质,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陆春燕 《山东教育》2009,(12):21-22
在2008儿童教育与发展论坛中,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华教授谈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幼儿的教学?”并把幼儿的教学概括为:“与幼儿一起生活并指导幼儿生活;与幼儿一起研究并指导幼儿研究;研究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