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丘特切夫的诗歌是一种独特的哲理抒情诗,它开辟了俄国诗坛的新天地,形成了俄国诗史中与普希金流派并驾齐驱的“丘特切夫流派”。那么,丘特切夫的哲理抒情诗有何特色呢? 一、深邃的哲理。丘特的深邃哲理表现为对人、自然、生命、心理之谜等本质问题的执着、系统、终生的探索,而他对人、自然、生命、心灵的探索,又建立在对自然之谜的执着追寻上,而自然和人是在生命之中的,因此,丘特切夫对人与自然之谜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又集中表现对生命尖锐矛盾的反映。对生命各种矛盾的反映是丘特切夫哲理抒情诗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丘特切夫的诗是独具特色的哲理抒情诗,抒写的主要对象是自然和爱情。他的自然诗和爱情诗在其创作中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深邃的内涵,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更是俄国诗苑的瑰宝,世界诗史中不可或缺的珍品。 丘特切夫的爱情诗最大的特点是:表现了对爱情细腻独特的体察,对人生深刻悲沉的探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诗人,丘特切夫成熟于十九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当时他成了一个习惯于欧洲的人。他以非同寻常的紧张熬过了当时在欧洲的日子。他与当时欧洲的思想和文学在精神上有着毋庸置疑的联系。但丘特切夫并未模仿任何作家,也未为任何作家写过插图式的附属东西。对产生西方诗人和哲学家的土壤、对欧洲人民的现实生活,他有自己的看法。他亲身体验了当时不久前产生了法国革命并建立了新的资产阶级秩序的欧洲。这个秩序限制了波旁王朝的复辟时期,而且也限制了它自身。当时欧洲思想和诗歌的对象也同样是丘特切夫的对  相似文献   

4.
曾思艺先生在我国俄国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尤其对俄国诗人丘特切夫的研究颇有见地,且硕果累累。200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丘特切夫诗歌美学》又是其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5.
丘特切夫是俄国十九世纪一位杰出的古典诗人。他在俄国诗坛继普希金之后另辟蹊径,奠定了俄国文学中哲理抒情诗的基础,影响了一大批诗人,形成了“丘特切夫流派”,并开本世纪“静派”、哲理诗派之先声。因此,在前苏联,“丘特切夫的名字——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与普希金、巴拉丁斯基、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的名字连在一起”①,西方的权威出  相似文献   

6.
俄国19世纪伟大的天才诗人丘特切夫与普希金、莱蒙托夫并称为俄罗斯三大抒情诗人,享有世界声誉.早在1922年瞿秋白先生就将丘特切夫介绍到我国,如今其大多数的作品也都已译成中文,不过对他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仅有近20年左右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杰尼西耶娃组诗”是丘特切夫爱情诗中的精品。诗人运用比拟、修饰、比喻、对照、层递等多种语义修辞格 ,深刻细腻地传达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  相似文献   

8.
丘特切夫被奉为俄国象征派的祖师,而穆旦是现代中国新诗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他们跨越时空“相遇”在穆旦的晚年。丘特切夫饱受德国文化与文学的滋养,主客对应的诗艺追求使诗意尤显丰厚;穆旦则在史略特的反浪漫主义理论里,找到“客观对应物”的艺术手法,使诗质显得厚重。两位诗人的诗学陶养有着共通之质。  相似文献   

9.
在俄国诗歌中,我们伟大的诗人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丘特切夫的名字是与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相提并论的。丘特切夫于1803年11月23日(俄历12月5日)诞生于奥尔洛夫省勃良斯基县奥夫图斯格村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丘特切夫的少年时期是在莫斯科度过的。他很早就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开始留心俄国的诗歌。懂得拉丁语和其他新语系为他开辟了  相似文献   

10.
丘特切夫在其抒情诗中,对俄国抒情诗的抒情方式进行了变革,采用了变换的多角度抒情,既有第一人称主观式角度、第二人称对话式角度、第三人称客观式角度,又有这三种人称每一人称的变化运用,还有多种人称变化式角度,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复杂、细腻。  相似文献   

11.
南宋末期词人刘辰翁,其词集中春词数量众多、思想深刻,在宋末文坛具有独特性。其春词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题材上,多方面地吟咏春天,深于托寓;第二,风格多样,但整体风格沉郁悲慨;第三个特点就是其送春词在其春词中为数最多。刘辰翁的春词是辛弃疾咏春词在新的特定年代的继续和演变,但融入了自身对南宋末年的时代体验.使其春词有了更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形象不只是忧愤深广,也有喜悦的一面.杜诗言喜者,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为国而喜;为民而喜;因家人而喜;因友人而喜;因生活而喜.杜甫的"言喜诗"常常是悲喜交集,喜忧参半,反映出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林大钦现存诗歌共有248篇,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从中可窥见作者的由仕而隐的心路历程。他的田园诗,往往通过对农村景物的描写表达归隐的心情;咏怀诗表达的是仕与隐的矛盾心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写景诗则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相似文献   

14.
本是对苏轼黄州时期咏花诗的审美解读。黄州贬谪是苏轼人生旅途中的非常重要时期。他的感情,他的人格操守,他的内在精神,通过咏梅花、海棠、老枳等得以寄寓。章从三方面对其黄州咏花诗予以赏解,指出咏梅诗是其精神格调的映射;咏海棠诗是其灵魂道德的投影;咏老枳诗是其美学情趣的展现。由此也能看出苏轼对诗品与人品、物与我等关系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5.
王宣的诗文紧扣时代脉搏,贴近人民生活,充满着真情与道义;深刻地理性思考,哲理性寓于字里行间;高擎信仰的大旗,净化人类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参照胡适日后公开的留学日记、私人书信等材料,是重新回溯到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现场的有效途径。胡适尝试白话诗的原始材料与他后来的文学史叙述这两者之间存在空隙与参差之处,置身其中不难发现从打油诗到白话诗这一命名转型的轨迹,白话新诗的发生与方言入诗的内在关联也由此得到呈现。  相似文献   

17.
现当代旧体诗创作中不乏优秀的诗人诗作,诗歌创作以西域诗为主,以1990年后的作品为多。这部分诗歌的写作技巧更加圆熟,创作经验更加丰富,较好地代表了星汉先生西域诗的风格特点。其创作特色大体有四:一、变化多端,翻新见奇;二、拟人比兴,托物言志;三、熔铸时事,不落俗套;四、活用俗语新词,化俗为雅。  相似文献   

18.
林逋的隐逸是内心的归隐,是心灵的自由和淡泊,而不是割断与世事的一切联系。他的酬唱赠答诗和送别诗数量颇多,几占其诗作总量的一半。这些诗歌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悠然自得的生命本真状态、待人的热情与真诚,以及对历史、现实的思考和评论。  相似文献   

19.
王慎中的诗歌存世达1200多首,深入认识其诗歌创作,对全面理解和评价作家有重要意义。王慎中总是借诗倾吐胸中块垒,其诗歌世界就是他的情感世界。他以诗言情,尤其集中在个人为宦之情、友情亲情、家国关注之情及佛禅寄托之情方面,而这几方面的情感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因此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作者在时代的风云际变中的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20.
王慎中的诗歌存世达1200多首,深入认识其诗歌创作,对全面理解和评价作家有重要意义。王慎中总是借诗倾吐胸中块垒,其诗歌世界就是他的情感世界。他以诗言情,尤其集中在个人为宦之情、友情亲情、家国关注之情及佛禅寄托之情方面,而这几方面的情感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因此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作者在时代的风云际变中的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