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习”作为范畴概念所指称的人类活动是统摄性的实践,而不是具体的行为。学习科学对学习实践的技术化解释不能解释学习与人的精神处境、精神变革、心灵情动的关系,无法反映学习实践的丰富性、多样性、事件性、涌现性,导致学生学习的程式化、机械化、物化、操控化的理解。学习实践具有意向性、反思性、在场性、创生性等构成性要件,是为了存在、热爱存在、在参与存在中进行的存在性行动。学习实践把学习者的精神带入持续的反身建构状态,是精神存在与精神生成的统一,学习实践实现学生的精神个体化,扎根于对世界和精神的关怀,学习者通过学习实践而成为关怀世界、参与存在、与万物共在、共育、共荣的存在者。存在性的学习实践与万物共存、共通、共鸣、协作,一起化育人类的个体与整体。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教育领域内,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与在线学习环境这些专业术语并不少见,学习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在面临这些专业术语时往往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困惑,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术语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数字化学习、在线学习与远程学习环境领域相关的研究较多,他们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表达术语层面,重要的是不同学习环境的侧重点和呈现特点有一定的差异。为此,我们通过实证方法分析研究该问题,总结学习者是如何认识这些学习环境的。结果表明,不同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在线学习与远程学习环境有不同的期望和认知。  相似文献   

3.
学习的存在从本质来说是一种状态过程,学习自由是生命自由的应然状态,非自由是学习自由存在的现实。处在某种自由状态下的非自由之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从事着适应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这在根本上钳制着学习的存在限度。"获得"与"创造"是不同状态下学习的存在限度体现,它们在学习存在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连续体。指向未来的学生学习构建,要求人们必须回归到学习的自由状态,把学习从低位限度拉向学习存在的高位限度,坚持学习的"生命在场",使学习从"获得"到"创造"、从"学什么"到"我学什么"转变。  相似文献   

4.
在全纳性学习中,合作是学习的基本存在形式,活动是学习的基本优化形式。学习者多样的合作与多样活动融合创生了体现学习生命存在整体关联的合作活动学习。合作活动学习坚持内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学生,开展基于活动的合作,最终达成知识、经验和意义与价值的完整统一,实现全纳性学习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6,(12):44-50
城市学习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持,"人"开始成为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关注重点,市民学习体验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以《2016中国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报告》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从城市"学习者"视角出发,深入地分析学习体验内涵,从学习投入、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三方面探寻市民学习体验特征,指出各城市间市民的学习体验感知度存在差异,学习投入、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人均GDP与学习投入呈弱相关,市民学习体验的自我感知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6.
论学习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学习情境中所采取的具有不同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一切学习方法和形式。学习方法存在质和量的双重差异,学习形式本身只存在与学习要求是否匹配的问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习方式的转变要立足两个方面:一是注意提升学生学习方法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二是澄清各种学习形式的适用条件,使之与学习和教学任务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7.
构建学习技术学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是人们利用相应的工具实现特定目标的能力 ,能力是体现在活动中的 ,因此活动中就包含着技术的成分 ;学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 ,因此就有学习技术存在 ,也就应该有研究学习技术现象的学科存在。本文就构建学习技术学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学科内容与结构等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表现为学习目的、学习形式、学习特点的不同;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存在着课程、学习评价、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文章从时代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对知识性质的看法不同、心理基础不同、着眼点不同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但是合作学习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学习共同体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出发,可以引领合作学习走出困境并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学习"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对“学习”分析、论证中指出,创新是学习的应有之义。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学习链”短、“学习幅”过窄,学习深度不够三个误区。为此,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11.
远程学习者学习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远程教育的学习质量.应该正视远程教育中学习者所面临的现实条件和种种闲难。远程学习者可能面临的障碍主要有:个人问题、依赖性的问题、归属感的问题、技术障碍、动机和自我激励、自我管理、情感交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学习评价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重要趋势。CLA的评价范式是大学生学习评价中的突出代表。CLA的评价内容主要聚焦于四种技能,即批判思维、分析推理、问题解决、写作交流。CLA的测验题型由两种任务构成,即技能性任务和分析写作型任务,在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理念、评价手段与其他评价范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七年来经历了建模定型、多学科应用和整体优化三个发展阶段。建模定型阶段的"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从电大开放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滋养,是对电大开放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理论上的升华。多学科应用阶段的"一主三学"教学模式形成了具有简明实用特色的推广价值;整体优化阶段的"一主三学"教学模式实现了由网络教育向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延伸、由成人教育向中小学教育推进的跨越教育类型的探索,产生了较高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深入分析了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具体机制。在短期,由于较低的机会成本和企业对技术、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选择范围的扩大,技术引进、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可以立即带来生产率的增长。在长期,国际贸易主要通过两种类型的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带来生产率的增长。完善的经济体制、国际贸易的规模、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差距是影响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学习倦怠这种疑难杂症,至今干扰着人类的学习,笔者在此望、闻、问、切,开剂处方,希望对广大学习者起到预防作用,对广大患者能有效缓解这种症状。本文从学习倦怠的病史和病症入手,重点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病源,以期能够治愈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6.
高中古文教学在词义解释方面与训诂学有密切关系,许多训诂方法可以用来指导古文教学。本文以"为"、"北"、"休"三字为例,介绍了一些训诂方法在古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减轻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提供对策。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1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尊水平普遍比较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存在在显著的性别及城乡间的差异;大学生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两个维度成显著正相关,与学习倦怠及其三个维度成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其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两个维度成显著负相关,但与情绪低落这一维度相关不显著;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很好地预测学习倦怠,可以通过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高自尊的方式来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适应时代要求 构建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连续指出,我们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本文阐释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内涵,进而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和有益补充,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成学习型组织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建立共同愿景、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和分权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远程初学者的支持服务:凤凰城大学的新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应对远程学习者来源多样、素质日趋低下的现状,美国凤凰城大学自2009年起推出面向远程初学者的三项计划,即入校前培训、第一年适应课、及时补救课程,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这些实践表明远程初学者的学习支持服务应注重培养责任意识、发挥预防功能,提供持续和及时的知识及技能补救等,对我国开放大学提高学生学习保持率和完成率有借鉴意义,包括将学习支持服务时段提前,增设面向潜在学习者的远程学习体验项目,要重视初学者入学培训与第一学年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的有效结合,将学习基础补救时间延长至整个开放学习历程,还要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持续评估与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