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临沂二十二中以促进人的生命完整成长为根本价值追求,坚持“人人成长,个个成功”的办学方向,以“生命·实践”教育特色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他们立足课堂,关注生活,从不怀疑每个孩子身上潜藏的能力,想方设法让每个孩子成长得最好;他们不断优化教育要素和师生成长方式,创造了“六段式”互动教师发展新模式和“三化五学”教学模式,实现了“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让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目标,校园里每一个人都体验着生命成长的幸福与快乐。二十二中人用智慧和行动,谱写了一曲“和合共生,守正出新”的华美乐章。  相似文献   

2.
在禹城市实验小学校长杨成秋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他说:“好的教育,应该从关注每个孩子开始。要为每名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环境,使他们人人都长成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3.
从2003年起,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确立了“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科研课题,提出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和生活教师为成员的“学生成长导师制”,从校领导、班主任到任课教师,人人都要担任导师,承包10位-15位学生。  相似文献   

4.
自主是个体成长的必由之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21世纪要求人人都有较强的自主能力。”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最高的效率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笔者在担任广东佛山二中校长期间,提倡“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5.
“第十名现象”似乎揭示了一条人才成长的规律,但也存在不少疑点.本文就“第十名现象”的人才观、规律性、形成原因等方面加以探讨,力求以更开阔、更长远的视野与胸怀来看待人才成长,启示我们善待每个学生,相信人人都可能成才,尊重每个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实验中学前身是北安铁路中学。2004年,归属地方。2009年。正式更名为北安市实验中学。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实验中学人不懈的追求。在实验中学的词典里没有“差生”和“学困生”这两个词。我们认为所谓的“差生”和“学困生”都是尚未被发现的人才。因此,我们努力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使实验中学成为各类人才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首先,学校应该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而不是禁钢学生的“囚室”,学校应为各利t学生提供成长的环境。按“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没有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学生的问题不在是聪明与否,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为了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教育者应为学生创没积极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而不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发展为指向的、单一的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成长谁在听     
成长是一种奇妙的声音,它不惧怕车辆的嘈杂声和人类的呼喊声,仍藏在各个角落里发出自己的声音。人人都在成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认真聆听自己成长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教育目标的核心是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恰当的方向成才,让每一个学生都闪光。这就要求我们跟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景巧华 《成才之路》2009,(21):96-96
在生物教学中,是千篇“一律”的老师讲,学生背,认为会背了就可以拿到高分。就可以提高成绩。孰不知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环境,自己的成长过程,而我们偏偏要采取“一律”的做法,这不利于孩子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所以,应该立足于每一个学生。人本来各不相同.我们应该不拘一格“育”人才,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他的学生中有会做买卖的子贡。也有很勇武的子路。有各方面的人才。因此,我们要打破“一律”这个“牢笼”,放飞学生的思想,让思维长出翱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说:“人类具有天生的智慧,人类可以掌握的知识是无限的。”有资料显示,人类大约有90%至95%的潜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等待挖掘。笔者学校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个性自强发展”办学理念下,以“培养有自强心的世界公民”为育人目标,从学生的“向需性”出发,以“自立、自知、自信、自尊、自胜、内圣”为内容,推出了《学生个性自强发展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引领作用,关注个体的特质、差异和能动性,尊重个体差异,以唤醒、激发为主要方式,实现了每个学生自主成长,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生命都是独特举世无双的.由于学生生理发展与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导致学生行为习惯学习能力与个性品质上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组成了美丽的班集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创造一种让学生的生命自然快乐地成长、促进学生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课堂教学,是教育追求的一个目标.教师要从“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关注弱势,最近发展;以生为本,快乐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成长”四个方面探索怎样实施差异化教学,促使学生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学校树立“新星教育”(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的办学理念,解放学生,促进自主成长.让每个学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在实践中.学校以课堂为主渠道.实施“三学”课堂变革.储备小新星能量:开展“三层次”探究学习。凝聚小新星能量:开发“三凸显”校本课程.释放小新星能量。  相似文献   

14.
陈之腾 《上海教育》2014,(28):44-45
在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人人参与会诊,人人成为学生的导师"并不是一句空话。 每过一段时间,班主任和几个任课老师会坐下来谈一谈教学,聊一聊学生。从去年开始,"会诊导师制"伴随着《学生成长会诊表》成为了他们深入了解学生、改进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个体成长最重要的工具。这份《学生成长会诊表》与原来的《学生成长手册》不同,它更多地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供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情况,对症下药。此外,"成长会诊"的教师导师们还会向家长给出家庭敦育相关的建议,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的‘成长会诊'着眼于每个孩子的个体成长。"校长潘敬芳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教师需要反思各种课堂评价以及教育教学活动背后的深层问题。我们是否给予了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特个体和鲜活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我们是否相信每个学生都值得拥有成功和成长的权利和机会?我们是否信赖每个学生都具有成长和发展的潜质和心向?我们是否将学生置于平等的位置上来思考评价的发展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学校最本质的内涵是育人,其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育人质量,促进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办学过程中须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以教兴校,以研为乐,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与学校一起发展。精心策划,运用资源,建立“特区”的策略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是学校得以发展。通过努力和实践,我校确立了促进教师“立人立己,达人达己”的发展目标,“文质彬彬的学生成长目标,“小学校,大雅堂”是学校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把班级建成学生成长的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级是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场所,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提出了“把班级建成学生成长的家”的目标,努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努力使班级成为一个安全、和谐、智慧、激情、温馨、团结向上的成长空间,努力营造学生之间互相理解、欣赏和倾听的氛围。让同学们能为他人的成功而感到高兴,懂得尊重每个人的个眭,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尊严和独特眭。我们还通过学生干部的轮岗,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  相似文献   

18.
庄芸 《江苏教育》2022,(96):9-12
“长善心育”,就是相信每个学生内心都有朝向美好的善良,长善救失,从而用强劲的“善”势来带动身心整体和谐发展。长善心育的实施,需要用德育大担当引领心育小幸福,用教师专业力量摆渡学生特殊危机,用团队温暖陪伴抵御家庭成长焦虑,从而助力学生阳光成长。  相似文献   

19.
徐平 《语文天地》2010,(10):57-58
“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拥有平等的自我发展机会”和课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可以说,语文课引进了活水。迎来了“春天”。平等地分享课堂时空,平等地参与学习,平等地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是每个学习者不可被剥夺的基本学习权利。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公平问题,以将公平的精神植根于课堂,具体化为实践.以让每个学生真切地领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平等关怀。  相似文献   

20.
成长档案是指反映学生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生活,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和使用价值的文字。音像及特殊载体的原始记录。“孩子每天都在发展,只是有许多没被我们发现。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发现孩子许多方面的发展。把它告诉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并因势利导。促其主动发展。”因此,成长档案是孩子成长的缩影。它书写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精彩时刻。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不仅让老师、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足迹,更让他们自己获得收获的喜悦,感受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