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矮塔斜拉桥的构造特点、力学行为的分析以及施工过程中对其线形和工程质量的控制,深化对矮塔斜拉桥的了解,论述了这种桥梁结构型式在桥梁结构设计选择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成桥线形是桥梁施工监控的重要内容之一,矮塔斜拉桥在现阶段常用的施工方法为挂篮现浇,结构体系随着施工的进行将发生变化,影响桥梁线形的因素很多,根据不同的参数对成桥线形的影响程度不同将参数分为主要参数和次要参数。应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影响矮塔斜拉桥线形的参数做敏感性分析,分析的参数有主梁容重值、主梁弹性模量、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温度变化、张拉索力,结论为主梁容重值、主梁弹性模量、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温度变化为影响线形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涡河三桥工程为实例,介绍了斜拉桥水滴形主塔钢混结合段施工技术.针对水滴形主塔钢混结合段的施工特点,重点分析了T1-2节段固定、钢结构节段连接、钢混结合段测量、混凝土工程等工艺,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一座矮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应力监测,指出了应力测试中存在误差的影响因素,结合工程实例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实测应力与理论值的差别,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奖励》2011,(1):F0004-F0004
“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设计及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张喜刚等完成,属土木建筑领域。本项目在国际上首创了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技术、新型结构及特殊设计方法、大型深水群桩基础施工控制技术、千米级斜拉桥塔梁索施工控制技术,一举攻克了斜拉桥跨径突破千米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6.
鉴于矮塔斜拉桥受力性能的特殊性,引入增量动力分析(IDA)和拉丁超立方体抽样(LHS)评估该结构在地震激励下发生损伤的风险概率。首先采用LHS考虑桥梁构件材料的随机性,与事先选取的地震波相结合形成桥梁-地震动样本集合;其次在确定桥梁有限元模型主要构件损伤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蒙特卡罗(MC)抽样的IDA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风险概率评估。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一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结构模型进行地震风险概率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充分考虑了材料和地震输入双重随机性又避免了繁琐的积分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工程计算的效率及精度。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独塔斜拉桥的桥基钢围堰底节拼装、独塔爬模施工、箱梁不对称浇筑及滑动底模及合龙施工等几种特殊的施工工艺,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石家庄仓安路斜拉桥施工过程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实现了斜拉桥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成桥后主梁的线形和结构的内力得到合理控制,从而有效地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施工状态,为今后同类斜拉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21年11月13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这意味着新建福厦铁路关键控制性节点已顺利打通。新建福厦铁路设计时速350千米,正线全长277.42千米,全线共设8座车站。铁路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新华社2021年11月14日)点评作为我国首座跨海高铁矮塔斜拉桥,湄洲湾跨海大桥的施工精度高、技术难度大,它的成功合龙,为福厦铁路的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为多塔斜拉桥在一致激励和非一致激励下地震响应的研究提供地震模拟振动台全桥试验方法,并有助于加强多塔斜拉桥抗震性能和抗震设计的认识。创新要点:1.建立了地震模拟振动台多台阵试验方法,并首次将其应用于多塔斜拉桥全桥比例缩尺模型的地震响应分析之中;2.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揭示了多塔斜拉桥在多点一致激励和多点非一致激励的地震响应特性并提出了多塔斜拉桥在强震下的破坏模式。研究方法:1.基于动力相似理论,设计与制作了多塔斜拉桥的全桥比例缩尺模型(图2);2.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多台阵试验,根据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和考虑行波效应后多塔斜拉桥模型的主梁和主塔响应,分析了多塔斜拉桥在多点一致激励和多点非一致激励的地震响应特性(图5~图8);3.根据在地震波不同强度作用下多塔斜拉桥模型的主梁和主塔响应,分析了多塔斜拉桥在强震下的破坏模式和地震响应(图9)。重要结论:1.江心波作用下该多塔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大于其他三种地震波;2.多塔斜拉桥在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3.在El-Centro波的加速度峰值高达4.0 m/s2时,多塔斜拉桥模型出现了支座破坏。  相似文献   

11.
讨论不定方程x2+144=3y19的整数解,得出方程x2+144=3y19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当前高校《环境评价》课程教学体系现状与不足,构建一种新的教学体系:"目标+理论+案例+实训",并探讨这一体系在《环境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贯通培养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从英语词汇的语音、词形、语义等知识层面入手,结合语境引入与词汇联想意义,提出相应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以期夯实贯通培养学生英语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需求,以毕业生素质提升为导向,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手段,研究应用型本科"1+2+7"毕业设计创新模式,形成一套有效的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机制,保证毕业设计的培养质量,使毕业设计的培养效果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能力,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和研究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泛北部湾论坛等平台,广西应充分发挥作为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的作用,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多区域合作,以期达到共进共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rends in course-by-course grading at a large public urban university over a recent six-year period. To determine if systematic grade inflation was occurring, the study analyzed 144 individual undergraduate course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were fitted to more than 125,000 final course grades by courses. Most course grading patterns showed little evidence of systematic and homogeneous change over time. Hence, the increasing cumulative GPA for undergraduates at the institution studied was not caused by a general relaxing of grading standards. Rather, the supposition is that more students are mov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curricula into courses and degree programs which they find have grading standards reflecting their abilities and/or interests.Presented at the Annual Forum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Houston, Texas, May 1978.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都是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革命的伟大成果。基于此,提出互联网+人工智能"理念及模式探析。阐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理念的含义及其本质,并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发展新模式进行探析。研究模式发展分别在学习者模型领域、教学模型领域、特定领域学习模型三大领域开创了新特色。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民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普及,在线交互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以CNKI在线交互文献为样本,对出版文献的总体趋势、期刊来源、期刊类型,关键词分布及作者单位进行了定量分析,从交互主体视角将研究倾向归纳为在线交互理论、在线交互活动、在线交互资源、在线交互评价和在线交互环境五个方面,深入探究在线交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艺术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着培养目的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备、课程总量少、学生参与性差、学校硬软件基础不能满足学生艺术学习需求等问题,需要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育方式上进行现代转型。借助互联网+,大学艺术教育可以在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等各个方面实现资源在线共享,通过线上和线下互动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资源共享和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MOOC作为"互联网+课程"的一种典型形式,推动形成了多元化、移动化和泛在化的在线学习新模式。以此为背景,本文介绍长安大学公路交通专业《道路工程材料》MOOC建设路径和意义,为加快推进MOOC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