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设计】自信心,是个体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从而对自己产生的一种信心,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人的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很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是认为自己不行,做不好工作,搞不好学习,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固定的心理定势,给工作与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我国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许多人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有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大的攻击性,而另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胆小自卑的个性。本次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不倒翁”的观察,获得启示,培养他们的自信品质。  相似文献   

2.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中常见的消极心理(一)自卑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的核心是"我不如人",在择业过程中,表现为过低地评价自己,缺乏自信心,不敢参与竞争,因此心理上往往采取退缩性的自我防御,不敢主动出击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二)焦虑焦虑是指对预期中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损失或失败的一种情绪反应,通常由忧虑、紧张、失望、不安、恐惧、羞愧等感受  相似文献   

3.
中专生自卑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专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 ,是社会的宠儿。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但是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倾向。何为自卑 ?自卑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自我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属于性格上的缺馅 ,是由于某种心理或生理的原因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 ,或者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中专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一点 ,生理方面是最原始 ,最直接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 ,青年男女对自身的外部形象越来越看重 ,如身材矮小 ,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如果不能…  相似文献   

4.
伍梦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234+236-234,236
自信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本文以笔者在中专民间舞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上述关于自信心的定义、从一份教学问卷的结果出发,浅谈中专民间舞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心得.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尊是一种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有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常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人产生自卑、弱小和无能的心理。如果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悦和增强自信.从而激发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因此.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老师只有重视学生自尊的心理需要,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热情才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徐洪 《教育现代化》2005,(12):124-124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学者的思想与观点充分地表明了自信心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有资料表明,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才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在这样一个由于缺乏自信心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的状态下,不仅正常的学习受影响.而且个人的身心活动和交往活动都受到了影响。因此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自卑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能摧人奋发,从而追求更加完美的境界。然而在实践中,由于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不成熟,导致他们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一遇到挫折就否定自己,从而产生自卑情绪。分析学生自卑心理在处理不好的情况下有哪些不良的外在表现,从理论角度分析其存在的根源,提出提升学生自信心的策略,以对帮助学生消除和矫正不良心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自信心是指对自己的能力与力量所持的一种肯定性态度,是对待自我态度方面的一种性格特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随着生理、心理的成长逐渐成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所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在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中,我们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学习自信心是指学生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反应倾向。  相似文献   

9.
试谈学习自信心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自信心,简而言之就是对自己的能力与力量所持的一种肯定性态度。人们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自信心,才可能实现目标,取得成功。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必会表现出或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学习自信心就是指学生个体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反应倾向。学习自信心以自身的学习能力为认识、评价的对象,它本质上是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种正确估计与高度自我接纳的态度。学习自信心作为一种学习态度,它是由自信认识、自信体验和自信意向三种…  相似文献   

10.
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自卑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各地区经济、教育水平差别较大,英语教育地区不平衡性尤为突出。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致使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产生心理障碍或自卑。自卑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因而用失败衡量自己及未来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付广英 《辅导员》2010,(6):27-27
自卑是对自己失去自尊心的一种悲观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总以为自己不如别人,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自卑的学生通常容易放大困难,处于孤僻、悲观状态,偶然又会以暴怒、忌妒、自卑过甚等情绪表现出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轻生。身为人师的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呢?笔者以为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职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缺乏自信心。大部分学生是初中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是高考的落榜生,整体来说他们的文化基础课普遍较差。这些学生的思想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学习上的成绩不明显。表现为心理自卑,缺乏抗挫折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3.
自卑是自我意识偏离后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和在这种情绪支配下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通俗地说,自卑是一种自己看不起自己,总以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有自卑感的学生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或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对学习缺乏信心,注意力不集中,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相似文献   

14.
“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马克思的名言,曾经深深激励着中学时代的我。而今,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工作,我更强烈地感受到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什么是自信心我们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称为自我评价,一种积极、肯定而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叫自信,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就是自信心。与此相对应,自卑则是对自身过低的估计,常表现为畏缩不前,少言寡语;而自负则是对自身过高的估计,往往表现为目空一切,刚愎自用。在日常生活中,愈是成功的学生,愈自信,而愈自信愈会成功。反之,愈是自卑的…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不良生的无力感与成就归因东北师范大学周国韬学习不良生指那些智力水平不低,但在学习上明显落后的学生.影响这些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障碍就是学习上的无力感。无力感是一种由于失败和挫折而造成的消极心理状态,它使人失去在某方面的自信心,确信自己缺乏这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安秀荣 《教育》2010,(8):52-53
健康的心理是建立在正确的自我概念上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是正确而健康的心理状态。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是长辈的掌上明珠,过分的娇宠使他们自视甚高,惟我独尊;在学校成为集体的一员,甚至是普普通通、不起眼的一员,他们有时又觉得自卑,认为事事不如别人,从而缺乏进取心。因此,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自信心,既不“自高自大”,也不“自卑自弃”,能正确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始终对学习生活有兴趣、有信心、有向往,是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班主任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特困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幼小的心灵背负着自卑的重压,表现在个性孤僻、自卑、不合群,甚至导致心理偏差。如果老师能够积极地、建设性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施以关注和影响,优化他们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纠正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那么“特困生”也能够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自卑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能摧人奋发,从而追求更加完美的境界.然而在实践中,由于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不成熟,导致他们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一遇到挫折就否定自己,从而产生自卓情绪.分析学生自卑心理在处理不好的情况下有哪些不良的外在表现,从理论角度分析其存在的根源,提出提升学生自信心的策略,以对帮助学生消除和矫正不良心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一、自信心是英语学习取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信心是学习者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主观意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学生,往往对学习保持很高的热情,能够自主地利用时间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往往能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且拥有更大的自信。自信心弱的学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外语知识,学习动机不强,甚至对外语产生一种排斥抵制心理,因此他们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经常是自己阻碍自己的学习,不能合理地利用时间,因此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正>学困生就是指学习上有困难或者不能达到自己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学困生除了学习基础差或方法不当之外,主要是缺乏正确的动机,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关爱、鼓励他们,使其克服自卑的心理;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