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利用崇左市7个气象站1965-2010年每日的降水资料及雨日,计算三个干旱监测指标:综合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及累计降水距平、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结果以用于综合监测某时段旱涝程度。三个干旱监测指标计算结果与灾情实况对比分析表明,综合干旱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都能很好地反映广西西南部的干旱情况;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的是Γ分布概率来描述降水量的变化,只计算降水为0时的概率,因而与实际有差距。如果按广西西南部的实际情况,统计降水≥1.0mm的概率,则计算出的结果与实况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
降水距平百分率在西藏干旱判定中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1971—2000年5~8月降水量资料,采用我国通用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干旱等级标准划分标准,对西藏地区主要农区6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距平百分率基本上能体现出西藏的干旱状况,但是干旱的轻重程度体现不够理想,因此对降水距平百分率的等级做出适当调整,调整后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等级标准判断的干旱结果与实际出现的旱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ENSO事件对西藏夏季降水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69年以来夏季发生ENSO事件与西藏23个站点夏季(5-9月)、初夏(5-6月)、盛夏(7-8月)时段内降水量分别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当年夏季厄尔尼诺事件增强或开始发生当年除藏北一线、南部边缘部分地区的降水接近常年平均值或略多外,其余大部以偏少为主。拉尼娜事件当年,自治区大部地区降水偏多,而北部、南部与之相反。通过旱涝等级指数特征时间函数和23个站点降水距平百分率与ENSO事件的关系分析,在厄尔尼诺发生当年西藏主要农区降水量偏少或甚至为严重干旱,西藏北部和南部降水正常或偏多,强厄尔尼诺年为全区性干旱。拉尼娜发生当年西藏北部和南部降水偏少,而中部以涝为主。由于西藏高原地形复杂,区域降水明显,如果仅用全区降水特征向量时间函数与ENSO的关系,不能完全表达各地区的具体降水状况与ENSO的关系。为此用全区23个站点降水距平百分率与ENSO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其中对西藏主要农区7个代表站(拉萨、日喀则、泽当、江孜、浪卡子、昌都、林芝),夏季(5-9月)降水距平及距平百分率与ENSO事件的关系和两个不同事件中的降水差异体了重点分析。总之西藏地区最严惩干旱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当年,洪涝最严重的也是发生在拉尼娜事件当年,由此推断,ENSO不仅预测西藏地区旱涝发生提供了某些物理依据,而且也可作为西藏中部农区发生旱涝的一种信号。  相似文献   

4.
利用我国自主生产的叶面积指数产品GLASS LAI定义叶面积指数距平百分率作为干旱指标,对四川省2006年夏季发生的干旱事件进行分析,将结果与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识别的干旱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LASS LAI可以反映干旱分布及严重程度,在东部盆地的效果要优于西部山区的效果,在东部盆地,叶面积指数距平对旱情严重程度的反应偏轻.由于叶面积指数变化受地形影响严重,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将高程作为一个参数设计叶面积指数干旱指标,也可以与其它数据结合,构造综合干旱指标,以提高干旱特征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2008年汛期降水环流背景分析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逐日降水资料.计算2008年汛期(4~6月)降水量和洪涝指数.分析表明,汛期全省总降水量略偏少,无明显的大范围洪涝发生,呈现出南多北少、前少后多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及距平场、西北太平洋副高特征量、海温、南海季风指教及前期气候资科,对2008年汛期降水特点进行了环流背景分析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偏弱.中纬度西风带北支锋区较为平直、位置偏北,副高偏弱、偏东、偏北是2008年汛期降水偏少的主要环流背景.汛期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周期变化.2000年以来处于少雨阶段、娜尼拉事件发生、南海季风爆发日期偏早、上年秋季降水偏少等,均是汛期降水偏少的预测强信号.  相似文献   

6.
海河流域基于多模式的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个气候模式在3种RCP排放情景的情景资料,分析了海河流域未来30~50年气候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未来气温将持续升高,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的线性升率约为(0.07~0.59)℃/10a、(0.18~0.45)℃/10a和(0.33~0.65)℃/10a。未来降水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与基准期(1961-1990年)相比,未来海河流域降水可能呈现增加趋势,3种排放情景下2021-2050年降水量较基准期分别增加3.4%、6.8%和3.4%左右。在季节分配上,冬春季节气温升幅较大,春夏季节升温幅度相对较小;非汛期降水的相对变化幅度大于汛期的相对变化幅度。在空间分布上,升温幅度自南向北依次递增;降水变化幅度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相似文献   

7.
对2006年汛期5~10月他13的24小时降水预报应用双线性二次插值法进行插值,得到的西藏地区32个站点降水估计值与降水实况资料进行统计检验分析,结果表明T213模式对西藏汛期降水预报在预报一次降水过程时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指示性,其晴雨预报的准确率普遍都在60%左右,但是在降水的量级预报上效果不理想,除了小雨预报有一定的准确率外对中雨以及以上量级的降水基本无预报能力。对于晴雨预报和小雨预报,模式对阿里西部、那曲西部和日喀则南部地区的准确率最高,阿里南部、那曲中东部和山南的错那站准确率最低,并且以漏报情况居多。检验结果对西藏汛期降水预报中如何利用和参考T213模式的降水预报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预报员对T213模式的降水预报会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分析1961~2002年青南牧区各站气温、降水、积雪等气象资料以及北半球500hPa高度和850hPa温度资料得出:春季平均积雪量与降水呈正相关,而与气温呈负相关,若高原和中西伯利亚地区的850hPa温度距平场、高原和中西伯利亚地区500hPa高度距平场基本为“北高南低”型,以及高原与西太平洋地区500hPa高度距平场基本为“西低东高”型,或亚洲经向环流指数偏强、北非大西洋北美副热带高压北界位置偏南、亚洲区极涡面积及强度指数偏小、高原指数偏弱时,青南牧区易多雪,反之易少雪.预测方程入选的前期因子主要集中在前一年春、夏、冬季的高度场及东太平洋海温场,表明前期北半球高度场及东太平洋海温场变化对青南牧区春季积雪的预测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藏科技》2016,(汛)
2015年汛期那曲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气象干旱,中西部各县一度达到中等以上强度干旱。利用那曲地区7个有人值守气象站2015年5~8月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月平均气温距平值、月蒸发量、月日照时数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500hpa、200hpa月平均场和距平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那曲地区作物生长季节的水分分布非常不平衡,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的水分补充平衡量,牧草生长所需水分严重不足,导致牧草生长季缩短,牧草高度不足,枯黄期提前;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值偏多,相对湿度明显低于常年同期值,底层空气干燥导致大气水汽条件弱,可降水条件就差;气温异常偏高;对500hpa环流场和距平场分析,2015年5~7月中低纬受高压区控制,不利于南部水汽输送,北部冷空气势力弱,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阻挡冷空气输送至高原,那曲地区主要以局地对流性降水天气为主,因此,降水强度偏弱,降水偏少。8月份整层系统调整南压,乌拉尔山高压脊减弱东移,北部冷空气势力增强,输送条件改善,那曲地区降水逐渐增多,干旱有所缓解;对200hpa环流场和距平场分析,南亚高压强度较弱,不利于低层气旋环流的发展,北部冷空势力弱,南部水汽条件不足,那曲地区降水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相对湿润度指数两种成因性旱情指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得到两种指标可同时作为南充地区旱情评价指标,采用相对湿润度指数分析评价了南充地区旱情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与南充季风气候比较一致,从而进一步探索分析了南充近年土壤墒情监测成果应用于旱情评价的适应性和差异情况。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洪涝气候背景和致灾因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从长江流域汛期降水特征以及近50a来的气候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暴雨洪涝的气候成因,并以1998年特大洪水为例,着重探讨了地理、水文和人为等非气候因子的致洪作用。结果表明,近10a来,汛期气候趋于暖湿,降水变率加大,暴雨日数有增加趋势;虽然气候变化趋势及降水年际变化的异常是形成暴雨洪涝的主要原因,但近几十年来人为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和湖泊面积缩小等也是洪涝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基于美国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球气象站点日数据,利用克里金插值、线性趋势法、累计距平曲线法、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多尺度区域统计等方法,系统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1980-2014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5年以0.4℃/10a的速率呈现明显升温态势,30.1%的区域升温显著,0.03%的区域降温显著。各国普遍在20世纪末进入偏暖阶段。降水以减少为主,却仅有0.19%的区域减少显著,零星分布于沙特阿拉伯和中国的西部。南亚1991年后进入降水偏多阶段,其余地区多在1999年后进入降水偏少阶段。该成果能够为相关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统领下解决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华市1953-2005年逐日20~08时、08~20时降水资料,采用第2、3类距平、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汛期降水的基本特征及年际年代际差异。结果表明:金华市降水季节变化呈单峰型,主峰在6月;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降水集中期;汛期降水总体呈略减少趋势,降水异常偏多年多发生在多雨时段,异常偏少年多发生在少雨时段;汛期降水稳定存在18~20a、2~3a周期,不同时段还存在不同周期;暴雨开始的迟早、长短和暴雨降水集中期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差异,暴雨降水稳定存在18~20a周期,不同时段还存在不同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4.
徐新良  王靓  蔡红艳 《资源科学》2016,38(9):1742-1752
基于美国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球气象站点日数据,利用克里金插值、线性趋势法、累计距平曲线法、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多尺度区域统计等方法,系统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1980-2014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5 年以0.4℃/10a的速率呈现明显升温态势,30.1%的区域升温显著,0.03%的区域降温显著。各国普遍在20世纪末进入偏暖阶段。降水以减少为主,却仅有0.19%的区域减少显著,零星分布于沙特阿拉伯和中国的西部。南亚1991年后进入降水偏多阶段,其余地区多在1999年后进入降水偏少阶段。该成果能够为相关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统领下解决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分析江西的汛期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本文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赣北、赣中、赣南降水分布的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结果显示,赣北、赣中、赣南汛期降水线性趋势呈下降趋势。江西省汛期降水变化包含了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和演变特征,目前及今后2~3年内赣北、赣中汛期降水呈偏少的趋势,赣南降水有偏少的趋势。利用mann-kendell方法检验了江西汛期降水的突变,赣南汛期降水的突变点发生在1978年。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01年青南牧区气温、降水、积雪以及500hPa高度场和850hPa温度场资料,分析了青南牧区多雪年和少雪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若青藏高原与中亚地区850hPa温度距平场配置为“南 北-”型、高原西部与中国东部地区500hPa高度距平场为“- ”型,或印度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东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北美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偏强以及北半球南下的冷空气次数偏少时,青南牧区易多雪。反之易少雪。冬季平均积雪量与降水、气温分别呈正、反相关。平均积雪量预测方程入选的前期因子集中在春、夏季的高度场,表明前期北半球高度场变化对青南牧区冬季积雪的预测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昌都地区7站1980~2010年逐日、逐月降水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对昌都地区汛期(5~9月)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昌都地区汛期降水在NESO事件的不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在ENSO发展阶段昌都地区汛期降水除八宿外,各地均偏少。影响逐月降水的原因在于降水日数的变化,其中偏多月份中雨与大雨的降水日数增多,大雨日数增加明显,降水偏少月份,中雨与小雨降水日数偏少。对发展阶段大气环流与常年比较得出,南亚高压偏东与孟湾低槽的减弱是影响汛期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分析1971-2020年嘉善县降水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关系可知,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嘉善县降水较常年偏少的概率更高,冬、夏季降水距平变化较春季更加明显,其中秋季降水正距平变化最明显.厄尔尼诺年时,冬季降水变化具有年代际特征,2000年以前降水较常年基本上偏少,之后则偏多.当发生拉尼娜事件时,嘉善县秋冬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的概率更高,春夏季则相反,且冬、夏、秋季降水距平变化较春季更加明显.同时,嘉善县降水偏少的概率基本上集中在40%~60%,其中拉尼娜年春季嘉善降水偏少的概率稍高.通过皮尔逊xx2拟合方法检验可知,嘉善县降水与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即二者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9.
利用藏北当雄县区1982~2006年NDVI资料和当雄站的逐月气象资料,分析了NDVI(归一化指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以及NDVI与主要气候要素的相关。结果表明:25年间当雄草原年均NDVI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春季NDVI表现为一定幅度的增加。影响NDVI年变化最显著的气候因子是降水和日照,春、冬季最显著的气候因子是气温,在牧草生长季内降水、相对湿度及潜在蒸散量的相关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利用藏北当雄县区1982~2006年NDVI资料和当雄站的逐月气象资料,分析了NDVI(归一化指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以及NDVI与主要气候要素的相关。结果表明:25年间当雄草原年均NDVI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春季NDVI表现为一定幅度的增加。影响NDVI年变化最显著的气候因子是降水和日照,春、冬季最显著的气候因子是气温,在牧草生长季内降水、相对湿度及潜在蒸散量的相关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