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概念进行了定义,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要发展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1、体育价值观教育;2、体育兴起培养;3、学生体育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五利用”“一强化”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提高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和素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能力,增加了学生自我实践和自我锻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我设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并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我设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并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是指导其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提出教师引导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4四个阶段:1.教学阶段——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2.导学阶段——引导学生提问;3.自学阶段——养成自我锻炼能力;4.评价阶段——自评、互评、评教三结合。同时就教师在其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作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终身体育”是提高中华民族体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自我锻炼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探讨,阐明了大学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影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能,而体育教学又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我效能。运用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论述了影响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的因素,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自我效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所谓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自己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不仅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进行体育锻炼,而且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有力保证。因此,应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锻炼,人人学会自我锻炼,人人具备自我锻炼的能力。如何在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呢?本人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有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健身锻炼中常见损伤部位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练习和锻炼身体的兴趣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运动损伤的情况却时有发生,不同项目的受伤情况差别较大,有些同学仅为保持良好健康状态而参与锻炼,也会有伤害的可能。通过科学运动理念教育和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健康的从事体育活动,真正把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转移到使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和健康学生身体方面上来。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自我锻炼能力是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全衡量,是学生自学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游戏和体育游戏之间关系的论述,引出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得出游戏教学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自觉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保健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贫乏和健身锻炼的医务监督能力较差的现状,提出在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保健教学的思路,旨在提高师生对自我医务监督的重视程度,从而促使学生进行科学的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学生体育能力应该从体育学习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五个方面着手培养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问卷调查,初步揭示男女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认识上趋于一致,在锻炼动机、体育兴趣、锻炼手段、制约参与锻炼的因素、自我锻炼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为进一步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探讨了改变学生对体育的消极态度、激发其体育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意在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锻炼, 达到体育自立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河津高中进行了五年的体育教学改革试验,说明适当减少基本教材,增加专项选修,经过不断充实完善,是一条较为成功的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子。它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运动技术;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初步养成,较好地完成了高中体育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高年级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特点及管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深入调查,对高校三、四年级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课题。本文围绕这一课题从自我指导锻炼概念的辨析,自我指导锻炼者的个性特征,促进自我指导能力形成的教学原则,以及自我指导锻炼能力的培养等四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且自我指导锻炼概念的辨析所谓自我指导锻炼,是搭“个人通过不断地认识具体的身体锻炼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具体条件,运用适当的体育方法、手段和机会,实现身体锻炼的需要,以便(单独或集体)地完成个人增进健康,发展身体的计划”。根据这一定义,一个自我指导锻炼者,应能不断地认识并确…  相似文献   

19.
论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目的、意义与特点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在首先论述了残疾人与残疾人体育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特点。指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体验竞争、参与、民主、平等、权力、义务和责任的需要。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社会特点表现在他的社会关爱特性、自身的发展性和所展示的超越性;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所营造的是战胜和超越自我的环境和信念;残疾人体育的活动特点反映出的是活动的独立性、锻炼内容和形式的非统一性,锻炼的基础性和方法手段的单一性。  相似文献   

20.
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学生健康为本”的思想为学校体育的中心思想;以学生健康为中心,建立“以学生健康为本”的体育课程新体系;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实行全员育人;加强对学生及其监护人的反兴奋剞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改革中考体育加试,建立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的考试制度;加强反校园兴奋剂的立法工作等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