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径教学训练中防治运动损伤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径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是极为常见的。在跑步、跳跃及投掷运动时发生的损伤一般有皮肤擦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肌痉挛、脱臼和骨折等。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如处理不及时,不仅给运动员造成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而且对训练带来损失。了解和掌握防治运动损伤有关的知识,对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提高训练质量,促进健康,延长运动寿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重要性指数分忻,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机制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所产生锻炼行为的结果符合行为的动机目标,并在一定的条件保障下,就会促使锻炼行为不断重复、强化,从而形成习惯。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为体育认识水平、体育的兴趣爱好、锻炼效果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传统武术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武术教学方法的3因素2水平正交设计实验,揭示了影响武术教学效果的教学内容编排、练习形式和专项身体素质三项因素的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再次教学实验对研究结果进行修正和检验。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问卷调查,初步揭示男女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认识上趋于一致,在锻炼动机、体育兴趣、锻炼手段、制约参与锻炼的因素、自我锻炼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为进一步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田径训练是属于活动量较大的运动,训练时身体各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疲劳反应,机体能力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暂时下降阶段,所以训练后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否则,不但影响机体恢复,而且还往往会诱发其它疾病,从而影响训练。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运动员和教练  相似文献   
6.
贾绍华  刘渭滨 《游泳》2007,(4):44-45
游泳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很适宜在夏季进行的健身运动,并适合任何年龄段人群。经常参加游泳活动不仅能够发展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发达肌肉、美化肌肤、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培养毅力、愉悦身心、塑造乐观豁达勇敢坚强的性格,并能有效地防治高血压、颈椎病、肩周炎、肌无力等现代文明病。此外,掌握了游泳技能还能在关键时刻实施自救。所以,学会游泳对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促进素  相似文献   
7.
撑竿跳高是一项引人入胜的勇敢者的运动,当运动员借助撑竿通过助跑、起跳、腾空飞越高高的横杆,那娇健的身姿、优美的动作,协调而高超的技巧,无不给人以健与美的享受和惊与险的刺激。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中公认为技术复杂的项目之一,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和同异反分析法对体育与非体育人口在锻炼习惯形成因素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接受来自学校和家庭的体育教育和支持方面差距较小,在对体育的认识、锻炼时对外部条件的依赖程度和所处锻炼环境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体育特长和锻炼情感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体育兴趣和余暇时间上存在相当差距.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全能运动的迅猛发展,全能运动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体育专家的重视,并从各个方面着手研究提高全能成绩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全能运动心理研究却很少。本文根据自己多年全能运动训练及竞赛中积累的经验和材料,并征求国内有关专家的意见,为培养全能运动员心理品质这一问题与同行进行探讨。 一、全能运动员更需良好的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全能运动是田径运动中技术复杂、运动强度较大的综合性项目。男女成年全能分别由10个和7个单项组成。从掌握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训练过程主要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和完善身体素质与专项素质的过程。高度发展的素质和完美的技能是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基本条件。但十项全能运动训练中各单项技能与素质的相同性和相异性造成了迁移与干扰的发生,我们结合多年来在十项全能运动训练中的教学与训练体会,并征求国内10名教授专家的意见,设计了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