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课程思政推进高校体育健体育魂,既有利于培养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有利于以中华体育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健体育魂功能。但是部分高校仍然面临体育教学目标制定忽视思政育人目标、体育课程教学尚未充分融入思政元素、体育课与思政课学科壁垒较明显、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有待提高等困境。对此,应该明确体育健体育魂目标,发挥体育健体育魂功能;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打破学科间壁垒,建设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强化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和案例研究对有氧健身课程和有氧健身课程体系的概念进行界定。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有氧健身系列课程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揭示有氧健身课程教学规律,建构有氧健身课程的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实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经费、基地建设、保障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全面深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度较大。西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既存在普遍性问题,还受到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利用、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实践课程安排等特殊因素影响。结合国家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要求,针对西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西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六项原则和七项路径措施,提高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立德树人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整体性育人工程,明确育人理路和构建联动程式是其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及分类指导的育人理路,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联动程式,首先要厘清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联动特点,实现课程目标与课程团队、教学大纲与课程内容、实践环节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双向联动;其次要探索体育课程思政联动建设在建设规划、协同模式、联动机制及整体联动等方面的要求;再次要通过经验总结、环节设计、模式建立、标准构建等手段,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联动机制、落实联动要求、创新联动体系、提升联动效果;最后结合不同主体的需求,配置信息、教学、实践等联动资源,最终形成体育课程思政联动建设的协同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5.
体教融合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能实现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和政治思维的有效融合;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阐明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体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的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进行探讨,提出了增强体育教师思政素养和思政育人能力、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加强学校各部门间的协同与创新、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思政建设和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主要内容,对高校一线体育教师学习贯彻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和改革实践活动进行研究。认为,充分发挥不同专项体育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和铸魂育人优势,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多措并举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做实体育课堂教学案例,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效果。尽快建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评估体系,为制定地方化、校本化评价标准提供权威指引。在课程思政统一性的要求指引下,自主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的差异性建设,注重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建设,建立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地方化、校本化体育课程思政激励机制。旨在通过传递基层体育教师的声音,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校本化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其关键在于明确根本任务,确定改革方向,选择科学方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总结出当前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弱化思政”“盲目思政”和“主观思政”等现实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增强学生体育认同感、加强体育教师团队建设、“五位一体”完善各类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高校健美操公共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分析对象,尝试进一步探讨当前全民健身目标下高校健美操公共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创新方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校财经类交叉学科课程兼具两个甚至多个学科特点,增加了课程思政建设和提升思政教学效果的难度。为此,首先以“保险会计学”为例阐明了财经类交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特征。其次,从目标导向、具体内容、实现路径等方面对“保险会计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再次,根据“保险会计学”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提出推动财经类交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的建议。高校需要高度重视财经类交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学科交叉相融的思政教学氛围,不断优化教师的跨专业教学能力,创新教学形式,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需要高校体育课程以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和体育文化、体育科学、知会体育技能、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个要素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大学生体育智慧,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最终目标,选择适...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教师以其本身所具备的多方面思政工作优势可有效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文章从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参与教学过程各环节、搭建课程思政示范课堂以及建立课程思政保障机制等角度提出了优化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借鉴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采取筑牢思政课教师信仰之基,做学生引路人;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党史教育,培养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政课实践环节建设等方法,改善和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内生素材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素材类型,同时也是生成体育课程思政优质案例的重要支撑。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素材朝向优质案例转化的问题、方式、机制和路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目前用于支持体育课程思政优质案例设计的素材,主要存在主题偏离、视野偏窄、存量偏少、层次偏低等问题。需要从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组织、开展和参与的“学”“练”“赛”“研”等4个环节着手,梳理和总结体育课程思政的内生素材。按照目标设计专业化、结构设计系统化、方法设计多样化、评测设计精准化的向度开展,解析其形成过程。内生素材能够推动与体育课程思政优质案例的设计、扩充、组构、教学、核验等方面的要求有效结合,形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生素材向优质案例转化的高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本文围绕“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展开讨论,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总结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状及问题。从增强师生实践教学意识培养与能力提升、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灵活配置、建立健全思政课长效保障机制建设等三个方面探索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以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理念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相似文献   

15.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点环节。随后,各地高校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开展了多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实践中,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依然存在目标价值定位不明晰、课程思政示范带动不足、教学设计因循守旧、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考核评价体系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明晰价值定位、创设示范课程、优化课程设计、提升师资素质、健全考核评价等方面探寻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6.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民族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实践教育法在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方面应用的积极意义,进一步针对实践教育法的教学优势,探究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育实践途径,明确新时期民族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胡杨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高校开展“文化润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胡杨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决定了其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新疆高校思政课融入“胡杨精神”的现实困境是融入思政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还不够深,融入思政课程的频率相对还不够高,不同思政课程的融入均衡性不够强,授课过程中融入环节还不够聚焦等。为此,要进一步加强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将“胡杨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的意识,提高讲好讲活“胡杨精神”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师将“胡杨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创新,充分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强化青年践行“胡杨精神”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应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尝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为了更好地开展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先导,思政课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学校的支持与保障是基础.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材内容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特殊学生群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体育保健课的目标定位与教材内容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难点问题.通过对全国部分代表性高校的调查研究,设计并实施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体育保健课教材内容体系,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整体健康观及东西方健身术优势互补的设计理念,并导入垫上运动科学体系等新内容.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不足、课程思政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重点关注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切实做好通识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落实工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