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到欧洲政策战略、博洛尼亚进程以及欧洲研究区建立的影响,以及受到国家优先战略的基础上,在国际机构及利益相关者的推动下,近年来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在调整博士阶段的教育。不同国家在改革中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但是有一些共同的要素:更加关注博士指导的质量;提高博士项目的国际化,让更多的博士生和导师流动,通过联合项目来进行国际合作;提高跨学科水平;与非学术领域的劳动力市场合作等。  相似文献   

2.
“博洛尼亚进程”的背景、历程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博洛尼亚进程"是在欧洲政治经济的一体化、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欧洲跨文化学习和研究的背景中产生的,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重要、涉及面最广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其前期准备、初步探索、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以及布拉格会议、柏林会议、卑尔根会议以及"伦敦公报"等历程显示,"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完善三级学位制度、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促进学历学位相互承认,力争在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实现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已经进展十年的博洛尼亚进程受到了欧洲以外国家的密切关注,也促使其他国家不断对本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最主要动力源自于他们意识到博洛尼亚进程会影响非博洛尼亚进程国家在吸引欧洲以及欧洲以外国家留学生的竞争力。借鉴非欧洲国家应对博洛尼亚进程的策略,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合作提出科学设想。  相似文献   

4.
欧洲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在博洛尼亚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国际化战略、标准化战略、质量保障战略是其战略重点。通过这三大战略,欧洲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得到增强,并引发全球范围的关注与行动。我国应当借鉴博洛尼亚进程的成功经验,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建立共同标准促进合作,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北欧国家常被专家学者列为独特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区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欧洲博洛尼亚进程、《里斯本宣言》、《柏林公报》等提出的要求,北欧各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它们必须综合考虑整个欧洲层面、本国层面以及高校层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出的要求。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又明确提出:加强教育质量保障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发展跨国教育、促进国际学历认可、  相似文献   

6.
博洛尼亚进程是指欧洲国家参与高等教育国际一体化的过程,目的是创建欧洲统一教育空间。俄罗斯自2003年起积极参与博洛尼亚进程,为其融入欧洲教育空间迈出重要一步。为加快实现博洛尼亚教育体系标准,俄罗斯高校在博洛尼亚进程改革框架内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本文就俄罗斯高校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途径,及俄罗斯高校实施博洛尼亚进程计划所面临的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为目标的博洛尼亚进程是在欧洲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的涉及范围最广的改革运动,是区域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尝试,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运行机制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以博洛尼亚进程官方文献为基础,通过研究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改革任务,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探讨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经验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博洛尼亚进程”作为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文件和报告,在欧盟成员国以及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匈牙利在实施“博洛尼亚进程”的过程中,既取得了显著成绩,也面临着相应的问题,为了保障“博洛尼亚进程”在匈牙利较好、较顺利地实施,匈牙利进行了相应的高等教育改革,从宏观政策调整、知识城市构建、终身教育发展、国际化视“的形成四个方面推进“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1999年6月,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行峰会,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提出通过各方密切合作力争在21世纪前10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想。“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2005年的主要议题是博士培养一体化和提高博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999年6月,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行峰会,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提出通过各方密切合作力争在21世纪前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想。“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2005年的主要议题是博士培养一体化和提高博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开始的博洛尼亚进程是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进行的一场高等教育改革活动.欧洲各国期望采取一种多边合作的方式,通过提高欧洲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来提高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吸引力,这推动了致力于欧洲整体高等教育改革的博洛尼亚进程的不断发展.博洛尼亚进程通过推动欧洲范围内高等教育人员的流动.并实行学分转换和学位互认等政策推动了欧洲范围内知识的传播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虽然这一进程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这一进程对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由于功利主义的办学观、中外教育体制的差异以及中外合作机制的成熟度等种种缘故,其教育质量及质量监控一直不尽人意。该文在借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有关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区域整合的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核心,尤其是2003年以来,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回顾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过程,尤其是从1999年开始的博洛尼亚改革进程,从政策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博洛尼亚改革进程对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推动,并指出了对我国区域整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和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博洛尼亚进程作为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国际化、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培训评估机制,以保障国际化沿着科学方向发展的趋势。西班牙作为接收留学生和送出学生最多的国家,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开展了促进师生流动、加强培训评估的积极探索,依托"伊拉斯谟"计划积极开展"欧洲硕士点"学位建设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进程;在保障机制方面探索了教师发展培训机制和教师发展评估认证机制。这种"外联内修"的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博洛尼亚进程"是数个世纪以来欧洲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结构变革,哈萨克斯坦2010年3月获准成为"博洛尼亚进程"(欧洲教育空间)正式成员国。本文将拟通过对哈萨克斯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发展现状,分析该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困境,并对哈萨克斯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霍影 《高校教育管理》2014,(6):108-112,127
研究生教育及其学位制度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考评因子之一。在分析我国当前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在修业年限、学位证书、资助渠道以及国际交流四方面不足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区在以上四方面的先进经验,得出下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应侧重"拓展学位授予类别,接轨国际修业年限;提升合作交流层次,完善留学资助制度;规范学位证书项目,接轨国际体系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从1999年29国欧洲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2 010年《布迭佩斯—维也纳宣言》的发表,在博洛尼亚进程强大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在欧洲层面及博洛尼亚进程成员国中都取得了积极的成就。质量保证是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重要基石,为了实现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战略目标,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仍然任重而道远,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硕士生教育是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10年来,在博洛尼亚框架下,各缔约国大力推进硕士生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多数国家完成了学位法律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学位授予标准更加明确,学位类型向纵横两方面发展,招生选拔制度逐步确立,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校企合作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9.
博洛尼亚进程被视为一系列欧洲会议以及一些旨在2010年前建立欧洲高教区的政策决定的产物和延续。在促进高校学生流动上,博洛尼亚进程是以教育质量为根本,结合学位制度、质量保障体系、学分转换系统、信贷系统等辅助措施,力图打破阻碍教育因素流动的障碍。从发展进程上看,其是以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为前提,追求欧洲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崛起。从挪威、瑞士、奥地利等代表性国家为促进高校学生流动采取的经费支持措施看,虽然有相关贷款制度、奖学金制度、经费补助政策的支持,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各国财政支持的力度并不能很好地支撑博洛尼亚进程相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博洛尼亚进程”是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在德国的法学教育领域是否应当采取“博洛尼亚模式”仍存在争议。本文阐述了“博洛尼亚进程”与德国法学教育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