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洗手     
每次吃饭前,都要求幼儿去洗手,可有的孩子到水房转一圈就回来了,有的则打开水笼头一冲就算完事了。我曾多次强调洗手的重要性,要求孩子们洗手要打肥皂,可他们有的还是因为贪玩偷懒不打肥皂。为了能让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我让孩子们做了一个小实验。首先,我把玩了一下午的孩子分成两组,让一组孩子到水房认真地洗手,另一组则不洗手。然后,我准备了一个削好皮的苹果,把它一切两半,分别让两组小朋友去摸半个苹果。摸完后,有的孩子发现“这半个苹果有点黑了”,接着,孩子们都纷纷过来看,果真,没洗手的那组小朋友摸过…  相似文献   

2.
一天中午,我组织孩子上床,要求幼儿把外衣脱下。孩子们大多都能按要求去做,偶尔一个不脱衣服的,稍一提醒,也就很快按要求去做了。“老师,刘彦志不脱衣服。”  相似文献   

3.
大凡教师常常会对孩子们说“多喝点水”“小手洗洗干净”等诸如此类的话,而且这些话每天都要重复许多遍。至于水是否喝得适量,小手是否洗得干净,恐怕就难以“监督”了。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叮咛不够到位,缺乏操作性。怎样才叫多喝水?怎样才算洗干净手?孩子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符合要求。如果将这些要求量化,结果会怎样呢?盥洗室里孩子们排着队在洗手,他们的嘴巴里轻声地数着:“1,2,3……29,30。”数到“30”,孩子便会自动让开,让后面的孩子洗。30秒洗手,这是我班的洗手规则,这样就不必担心孩子们的洗手质量了。每天喝三杯水,这是我和孩子们共同…  相似文献   

4.
不排第一     
我们班上有几个孩子喜欢躲在厕所里玩,为了让孩子们上厕所后能尽快回来排队,我每次都对他们说:“孩子们都快去上厕所,看谁回来快,老师让他排第一。”这个办法还真有效,孩子们每次都能很快回来排队,再没有人躲在那里玩了。我很为这个方法而得意。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  相似文献   

5.
“加点心啦,加点心啦。还有谁没洗手,赶快去洗手。”说着,我准备分点心。突然,从孩子们中间传出一句:“老师,还有你没洗手。”我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很尴尬地说:“谢谢你的提醒,老师这就去洗。”是的,每次加点心,要求每个孩子把手洗干净,而老师却忽略了  相似文献   

6.
一天,晨间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洗手、入厕,把脏兮兮的厕所留给了教师去打扫,但今天我特意不去收拾。第一个集体活动结束后,有的孩子刚走到厕所门口就惊叫起来:“好脏啊!老师,厕所里好难闻!怎么没冲啊?老师忘了吧!”更有孩子走到我面前略带责怪地说:“老师,卫生间还没收拾呢!”我假装才发现这一情况,皱着眉头说:“是啊,这么脏,怎么搞的?刚才还很干净啊!”我边说边走到水箱边轻轻地一拉绳子:“不是很简单吗?冲一下就干净了。”孩子们都不再作声了。接着,我把曾在杂志上看到过批评国人缺乏公共卫生意识,厕所又脏又臭的事讲给孩子们听。…  相似文献   

7.
漂亮的项链     
在生活区,小班孩子最喜欢的工作是串项链。我发现,孩子们串的项链都是随意排列的,没有规律。我想先让他们随意摆弄一段时间后再寻找适宜的教育切入点,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帮助孩子们提高游戏水平。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要求:“今天,老师想买几条漂亮的项链。可是我想要的项链和你们平时串的不一样。”孩子们马上问我:“你想要什么样的?我给你串!”“我想要一条红色的项链。”我刚说完,梁馨月就开始串起来了。因为她认识颜色,所以很快就把红色珠子串好了,她兴奋地把项链举到我面前说:“老师,给你!”康艺晨也着急地问我:“老师,你…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学校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令学生们兴奋不已的事。 有一位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们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去吻校外牧场里的一头猪。”这些调皮的孩子们问:“老师,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而且我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是最大的母猪。” 孩子们都希望老师去吻一头猪。从那天起,他们课堂纪律变好了,学习积极性很高,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  相似文献   

9.
我们读了这么一则小故事:故事发生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教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该班孩子大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要是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猪。”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真的,而且我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好奇,都希望老师去吻猪。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大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蔡云 《教师》2016,(4):13
连续几天盥洗室里的下水道洞口都会被堵上许多纸,而且班上的保育员也反映这段时间盥洗室纸篓里的纸不知到哪里去了,并且下水道也总是被堵了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非常纳闷,询问了孩子们,可孩子们都说不知道。我决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因此,我特别关注了孩子们进入盥洗室做了些什么。有一天,我特地站在盥洗室门口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上厕所、洗手,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洗完手都走了出来,结果毫无线索。我想没有找到线  相似文献   

11.
这天,下了一场大雪,我便带着孩子们到院子里去堆雪人、打雪仗,他们玩得非常高兴。活动结束时,明明边走边说:“雪这么白,一点儿也不脏,不用洗手了。”他这么  相似文献   

12.
何倩日记     
2001年9月11日 星期一 晴 洗 手只听说过姐姐教训妹妹,可没听说过妹妹教训姐姐的吧?告诉你,我妹妹今天就“教训”了我。中午,妹妹正在屋里玩,妈妈要她吃饭,她乐呵呵地跑来,两手都是灰。我让她去洗手,她一听要洗手,就紧闭着嘴,用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这次不洗手,行吗?”我连忙说:“小乐乐,手脏了就得洗干净。用脏手拿东西吃会生病的,来,姐姐陪你一块洗手吧!”说完,我便拉着她去洗手了。下午放学后,我一进家门就拿东西吃了起来。妹妹见了,双手叉腰,说:“姐姐不乖,不洗手,就拿东西吃,姐姐不乖!”说…  相似文献   

13.
刘玉秀 《学前教育》2011,(11):27-27
我在班里的一角做玩教具,桌子上堆了各色卡纸和剪刀、胶水、水彩笔、铁丝、大纸盒等工具用品。孩子们去厕所时,围在我身边问:“刘老师,你要做什么呀?”我说:“给你们做一个小轿子。”“啊?轿子是什么呀?”“我在电视里看见过皇上坐轿子。”“庙会里也有。”……孩子们好奇地议论着。我说:“等我做完你们就知道什么样了,现在快小便去。等会儿还要去做操呢。”孩子们陆续走了。  相似文献   

14.
放手     
每天午睡起床,我的身边都会围着许多小朋友,有的甚至连厕所都来不及上,这个说:“老师,我喜欢看《四驱兄弟》。”那个说“:我爱看《猫和老鼠》。”……他们非常关注接下来要播放的动画片内容,通常我只是循环播放,哪一次放了他们不喜欢看的动画片,就会听到孩子们失望的“叹息”!众口难调,我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来满足每个孩子。一天,因为照看孩子们入厕没及时打开电视,班里的“调皮大王”洵洵就自作主张把电视打开了,还播放了小朋友百看不厌的《海底总动员》。看到孩子们神情专注,看得我没有责怪洵洵。也许,我应该适度地放手,让他们在“常规…  相似文献   

15.
一天晚上,我带幼儿散步回来后,孩子们都去上厕所,这时,一幼儿跑来告诉我:“刘老师,厕所的洞里有一支水彩笔。”我一听,心想:“是谁这么调皮,把笔扔到厕所里了。”于是我就展开了“调查”。 首先,我脑海里浮现出平时几个较调皮的孩子,并回忆刚才自由活动时用过笔又上过厕所的孩子,我把这些“怀疑对象”逐一叫到面前询问,但他们都否认,那会是谁呢?  相似文献   

16.
题为“医院”的角色游戏正在进行之中。我看看时间,已经半个小时了,该让孩子们小便、洗手、吃点心了。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请收拾好玩具,上厕所去。”可兴趣正浓的“医生们”充耳不闻,继续玩着。后来我又生气地说:“看哪个小朋友先收拾完,缪老师就最先给他发糖。”  相似文献   

17.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闲时围拢在我的身边,央我给他们讲故事。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讲一些颇受欢迎的故事,看到孩子们瞪大眼睛,认真听讲的样子,讲者也自觉有趣,便绘形绘声地讲下去。有时因为要做其它事,不讲又难以解围,我便拿出“杀手锏”,讲一个“小孩放羊”的故事,孩子们顿时兴味索然,嚷着“不要听”,噘着小嘴走开了。  相似文献   

18.
陈金梅 《中国德育》2014,(15):74-75
正学校食堂前面有一个小花园,午饭后我们常在那里小憩。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带着学生刚走进小花园,就接到班主任集中开会的通知。如果立刻把学生带回教室交给看班老师,那就意味着美好的"午间十分钟"要泡汤了。孩子们都眼巴巴地望着我,目光满是期待和询问。我不忍心让他们失望,便和他们商量说:"如果你们能注意安全,按时进班,就可以在这儿玩10分钟。"孩子们大声欢呼起来。我和一个戴手表的孩子说好,到了12点钟就提醒大家进教室,然后便去开会了。据当天看班老师反映,刚过12点,孩子们就陆续走进了教室,没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下课以后,小朋友们簇拥着去滑滑梯。人这么多,挤来挤去,怎么能一个个滑呢。“谁有票子谁就滑梯。”不知哪个小朋友的这一句话提醒了我。让孩子去当检票员,这个主意倒不错,既能解决许多人争着滑的问题,又能使小朋友们从中学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守秩序,讲礼貌。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我现  相似文献   

20.
暑假,是孩子们自由的天地。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的确是这样。因为他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生活,小学老师不会再布置暑假作业给他们,到中学去学习还未到时间,中学老师也无法布置暑假作业给他们。而五年级的孩子们可惨了,每年暑假他们都要完成不同学科的老师布置的“一点点”暑假作业。这“一点点”作业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家长又要求孩子们参加一些“兴趣活动”。暑假里,孩子们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有的孩子就连晚上还要外出学习。难怪有的孩子会说:“为什么要有暑假呢?”这也许不是普遍现象,但值得引起老师、家长思考。大家都有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