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信息的整理是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前提,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列表整理是学生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它适用于已知条件比较多的问题。列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浓缩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过程,也是把已知条件和问题分类的过程。表列好后,不但可以清楚地了解题意,而且容易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分析整理信息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对题目信息的准确整理和分析能力呢?笔者以  相似文献   

2.
徐厚进 《广西教育》2013,(17):63-63
整理信息是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前提,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列表整理是学生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它适用于已知条件比较多的问题。列好表后,不但可以清楚地了解题意,而且更容易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分析整理信息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式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通过列表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学会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教材通过“栽种果树”的现实情境,呈现桃树、梨树、杏树三种果树的行数和每行的棵数,分两次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并借助整理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相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列表法,不仅要让学生尝试解决简单的应用题,还要学会列表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探求解题方法,初步领会列表整理分析信息的优点,进一步积累解题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入手或从所求问题入手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中体会策略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狄烨  苏瑜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149-15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6、57页和第58页“练一练”。【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了解整理条件的不同方法,借助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2.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分析、推理、反思的过程,感受列表整理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3.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策略、分享成果、实际运用中,进一步体验列表整理策略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回顾反思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高清江 《物理教师》2002,23(3):29-30
新的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学生会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 ,会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近两年来 ,各省市中考命题 ,在这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其中有一类题目 ,已知条件是比例、字母或是物理量的关系隐藏在文字叙述中 .学生分析过程中感到已知条件抽象、不明确、不具体 ,解答起来深感棘手 .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采用将涉及到的物理量列表的方法分析这类题目 ,使物理量的关系更直观、明了 .收到较好效果 ,下面分类说明 .1 已知条件为比例形式这类题目要求经过分析、推理后判断未知物理量的比例关系 …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初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学会从问题入手和从条件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会列表整理信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分析 列表是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独立安排的策略学习。教材通过“买文具”的情境,呈现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教材旨在让学生经历“寻求策略——解决问题——感受价值”的系列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列表策略的价值,产生学习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并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内化策略。在落实教学目标时要避免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5~67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初步学习用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中的数量关系,学会从问题入手和从条件入手,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正表格问题是对现实问题情境的高度抽象概括,表格问题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的数量关系,并且容易发现不同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安排表格问题的学习,一方面为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里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为后续学会用列表法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安排的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下册安排的是"从所求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四年级上册安排的是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灵活运用从已知条件出发和从所求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面对繁杂的问题情境,学生如何通过有条理地摘录数学信息,找到数量间的关系,形成解题思路?如何使"从条件向问题"与"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有机融合,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更加灵活、更加流畅并在解题的过程中完整体验解题的过程?这些都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表格问题是对现实问题情境的高度抽象概括,表格问题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的数量关系,并且容易发现不同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安排表格问题的学习,一方面为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里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为后续学会用列表法描述函数关系打下基础。在表格问题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学状况怎样呢?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很多应用题丰富的背景中往往隐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通常要经过细心分析题意,设未知数找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出未知数,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在这个看似平凡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一不能准确地表示出问题中的一些量(如已知量或未知量),二是不能准确表达数量关系.究其原因,学生心中没有一种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所谓模式,即一种确定的结构、一种“标准”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列表法解应用题的模式,不仅使审题和分析题意变得简洁明了,而且使各种量与关系对号入座.这样一来学生在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先前已让学生预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课题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材简介 本单元教学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策略教学的切入口,发现和利用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既是可操作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它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苏教版四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要求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摘录、整理数学问题中的信息。我认为,应该让学生立足于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生成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学生首先根据情景图提出若干问题,并就其中一个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学生自主整理信息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32%的学生只是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原封不动地抄了下来,64%的学  相似文献   

18.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列出方程,关键是要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为解决这类问题,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列表法.利用列表法我们很容易将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就是以"列表"作为计策和谋略,遇到问题列个表格,填好表格,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转败为胜,达成顺利解决问题的目标。其实,教材想表达的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虽然教材在例题下提示"可以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并列表进行整理",但其背后的深层意义是要求学生根据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舍弃相关的情节要素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列表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2.使学生会用列表法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