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坛经》是中国禅宗重要典籍之一。它以“即心即佛”、“无念为宗”、“顿悟成佛”为核心命题,建构起一个由佛性论、境界论、开悟论组成的完备的禅美学体系。其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和对人的自由解放之路的探索,至今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理论上:高擎诗意语文之大旗,出入于佛、道之家,纵横于古今之问,结晶于中外理论,论诗意,则高举庄子三剑之高论,论感悟,则首推如来成佛之先觉。从荷尔德林诗中的一只小虫谈到中国语文的顿悟。谈笑间,风范尽显。  相似文献   

3.
僧肇佛学的终极性概念“宗极”并非存有论意义上的本体,而是主观性宗教境界。它与现实生活世界是体用一如的关系.达到这一境界的圣人人格的特点是能够“即万物之自虚”。达到这一境界的途径是“穷理尽性”,也就是即俗显真的过程。《物不迁论》由万物迁流的现象显现出宗极境界的常住不变,为这种“穷理尽性”提供了生动具体的例证。  相似文献   

4.
自先秦以来,儒、道两家均非常重视对“成人之道”这一实践方法、途径与过程的探讨。并分别都将“圣人”人格境界化、审美化了。但最终没有明确说明“凡人”成“圣”的现实可能性和必然性.更没有自觉地对审美人格“修为”过程进行“渐修”和“顿悟”的深入理论分析与区别。而自支遁首倡“小顿悟”之说。再发展到道生的“大顿悟”之后,便最终以宗教哲学的话语形式统一了中国哲学和美学自先秦以来儒道两家审美人格培养之实践中原有的“渐修”和“顿悟”两种倾向.并将其系统化和理论化,且“顿悟成圣(佛)”的理论对晋人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客观的存在或活动。马克思的“唯物论”是把“存在”或“实在”设定为人的“现实生活”即“实践”。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实践的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既非“本质先于存在”,也非“存在先于本质”,而应当说“存在即是本质”。实践既是人的存在,亦即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禅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它把心性作为理论基石。心的内涵涉及到审美本体论。在早期禅宗向中国式禅宗的过渡期中,北方禅宗以心为根本的思想,已使禅法由外在的形式向内在的感悟倾斜,从而将禅修行变成了纯粹的心灵体验,这是过渡的第一阶段。而以慧能为代表的南方禅宗提出的“即心即佛”的命题,则是过渡的第二阶段。他们把心性自觉、心灵体验提升为自心自悟式的刹那间的自我肯定,但他们却未摆脱人性与佛性、污染心与清净心的二元分别。而南禅发展到马祖道一的阶段,他在继承“即心即佛”和般若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般若空观的原理,认为“即心”即被心缚,“即佛”即被佛缚,把“心”、“佛”都视为空的。为了防止学人对“即心即佛”的执著,他最后提出了“非心非佛”的命题,让心灵回到那“空诸所有”的恬明之境——诗意栖居之所,放射出人性美之光。因此,可以说从慧能的“即心即佛”到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再到“非心非佛”的转换,展示出南宗禅学及其美学思想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命题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清晰呈现于其“万物一体”思想中,是该思想形成的内在理路;与此同时,王阳明终其一生践行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万物一体”思想的显化。“内圣”与该思想所追求的个人与宇宙相统一的精神境界相契合,“外王”则体现出在此精神境界指导下的入世实践,从而实现了从境界论向现世价值的转化。不论从心学理论构架还是从阳明现实人生实践来讲,“万物一体”思想如筋骨般贯穿王阳明的一生,是其理论体系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8.
吕宝芬 《生活教育》2014,(22):87-89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独创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其中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形成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笔者从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践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的实践中寻找到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真谛,充分体现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精神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琼  孙士杰 《文教资料》2007,1(8):123-125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属时空论、场所论或范围论,是实现生活教育理论的途径。“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连,它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学习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对于课程资源方面的改革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代著名平民哲学家和教育家王襞继承其父亲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主张易简,并把良知看着是至易至简之道。他要求人们在百姓日用中学习,在即事和实践中获得学问,求得真理。研究王襞的易简之道与他的日用之学,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理论学习的要求,掌握好理论联系实际和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