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传统的智力观局限于学业智力,认为智力是由语言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等因素组成,以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而研究表明,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远未涵盖智力的所有成分,学业智力仅仅是智力范畴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并非全部。因此,以这种智力观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必然会将学生智力的发展仅仅局限于学业智力的范畴,从而导致其内涵和结构存在明显的偏狭性。传统智力观仅能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却难以预测学生在生活及事业上的成功。我们不妨采用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来衡量学生、教育学生。所谓“成功智力”,就是用以达…  相似文献   

2.
成功智力——智力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功智力理论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最初投身智力领域研究时采取的是信息加工的立场,但人的智力是复杂而多层面的,只从一个角度进行衡量与测评,难免会失之偏颇。于是1985年他向传统智力发出了挑战,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作为原来智力成分理论的扩充与修正。相隔十年之后,斯腾伯格又提出成功智力的理论。成功智力就是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指导个体采取相应的行动,沿着目标方向努力,并获得成功。它是对现实生活真正起到影响的一种能力。换句话说,不能离开活动的成功来侈谈智力。成功智力与传统…  相似文献   

3.
成功智力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智力观中,成功智力理论可谓独树一帜,对传统智力理论是一次全面突破和超越。成功智力理论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智力观,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对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以启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正面期望,消除成功智力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斯滕伯格认为:"人的成功主要不是靠智商,而是取决于成功智力。"成功智力是一种超越传统智力观念的智力理论,它是一种为实现个人或群体的目标而能够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成功智力并非遥不可及,它完全可以加以培养。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实践中开发与培养学生的成功智力,可点亮学生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在1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认识到传统的智力观是有局限性的,它局限于学业智力。而研究表明,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远未涵盖智力的所有成分,学业智力仅仅是智力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因此,这种智力观仅能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却难以预测学生在生活及事业上的成功。我认为,我们应该用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来衡量学生、教育学生。所谓“成功智力”,就是所能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所强调的智力不仅仅与学业智力有关,更与生活里的成功紧密联系。一、坚信每个学生具有成功智力斯腾伯格指出: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所包…  相似文献   

6.
现代智力观及其对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智力观的弊端日益明显,新的智力观应运而生。现代智力观中以多元智力观、成功智力理论和情绪智力理论最具代表性。这些现代智力观,对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理念;正确的评价观应建立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基础上,要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智力培养可以培养情绪智力为“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肖娟 《四川教育》2014,(7):67-67
在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参与,是指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来认识、理解、吸收新的知识与技能,来建立新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提高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强化学生的智力参与,使“教”和“学”产生“共振”.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灵活地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提出一些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智力参与的一些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98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inberg)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10年后再次提出了“成功智力”的概念,即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导致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对个体的现实生活真正起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  相似文献   

9.
成功智力: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使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一组综合能力,它包含了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维度。本文阐述了对于先前智力理论的超越,同时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成功智力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斯腾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笔者认为斯腾伯格对成功智力的论述及分析与基础教育的新理念不谋而合,对生物教学中生物能力目标的培养、生物课程内容、生物教学方式、考试与评价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所谓智力,就是指“聪明才智”或者“智慧”,不仅反映在一个人获得知识、储备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上,还反映在一个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数学,作为最先接触学生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启发学生智力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探究开发学生智力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同一道理,有的学生一点就通,有的学生则怎么说也不懂。实际上这与一个人的“智力背景”息息相关。“智力背景”是指人的智力储备,即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能力等。可以说“智力背景”是衡量学生聪明与否的尺度。笔者认为,学生的“智力背景”越宽广,其思维就越活跃,想象就愈丰富,接受知识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未来生活和事业中所需要的能力自然成为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应有之义.成功智力理论是当今智力研究的新成果,它建立在大量心理学实验和教育实践基础上,在克服传统智力理论的偏弊的同时消解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弊端,具有指引性的作用,对我国高等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是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199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10年后,又再次提出“成功智力”的概念。对于成功,斯腾伯格并未下一明确的定义,但其基本观点是:成功就意味着个体在现时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三种智力,即: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  相似文献   

15.
王以军 《新疆教育》2012,(21):90-90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韦氏智力量表对136名智障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智障学生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发展的平衡性与智力缺陷程度有关;不同程度智力缺陷学生其智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趋势基本相似,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对外界知识摄取的能力相对更差;注意和记忆能力是智障学生最突出的薄弱点,且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分析智障学生的智力特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以促进智障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斯滕伯格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并基于该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技术,被称为“成功智力教学法”。该教学法对之前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建设性修正.独有特色。教师运用此法既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其运用的有效性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斯滕伯格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并基于该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技术,被称为“成功智力教学法”。该教学法对之前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建设性修正.独有特色。教师运用此法既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其运用的有效性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不仅试图解释“智力”的结构,而且还包含了“智慧”观念.西方传统智力理论“简洁”结构的主核是语言和数理能力,加德纳拓展了智力的内涵,使其更接近“智慧”的概念,这与中国传统智力观有许多呼应之处.  相似文献   

20.
王引莲 《青海教育》2008,(11):37-38
人们常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比作给学生“金子”,而把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比作给学生以“点金术”,这是很有道理的。智力是掌握知识的武器,不开发学生的智力,掌握知识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