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庐山植物区系的特征和植被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庐山植物区系成分的分析.指出庐山植物区系特征是:以亚热带植物成分为主,还有热带和温带植物成分的亚热带低山植被,具有古热带和冷北极两大植物区系成分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一种过渡性自然景观.在植被分布上.明显地反映出亚热带低山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蟒河自然保护区植物种属相对丰富,有维管束植物567种,隶属于323属108科。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有158属,占总属数的55.24%),具有典型的暖温带落叶 阔叶林的性质;热带成分次之(有78属,占总属数的27.27%)。与相邻财区的植物区系相比,该地区与秦岭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反映了蟒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某些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植被特点与植物区系形成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准噶尔盆地的植被呈非紧缩型分布.白棱棱和棱棱群系是本区沙漠植被的重要组成者.早春短生植物丰富,季相鲜明,春夏之交由其繁茂生长而形成的季节性“草甸”景观而异于我国的其他荒漠植被.本区荒漠植物区系形成于第四纪,其区系组成是多源的,以古地中海成分和华夏成分为主体,并与中亚荒漠区系相互渗透,缺乏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4.
南岭山地种子植物共约1045属,包括13个分布区类型和19个亚型.亚热带至热带分布成分543属,不少热带性科属以南岭山地为其分布北界.中国特有成分41属,具有一定的区系残遗和特化现象.中国亚热带与北美间断分布成分69属,其现代分布中心或原始代表多数在中国亚热带及其附近热带地区.亚热带至温带分布成分196属,大部分是草本属,而木本属几乎都是落叶树和针叶树,一些属种以南岭山地为其分布南界.地理成分分析表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在发生上具有统一的整体性;北美与中国亚热带植物区系有着共同的起源;针叶树类和落叶树类可能是由亚热带当地发展起来的;落叶习性的出现可能是常绿树类对干旱气候适应的结果;针叶和落叶习性对高寒气候的适应则可能是次生的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对十万大山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系植物种类丰富,木本植物占优势,区系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性质.本区系的优势科是:山茶科、金缕梅科、冬青科、番荔枝科、山矾科、紫金牛科、木兰科、壳斗科、杜英科等。它们都是华夏植物区系的表征科。  相似文献   

6.
粤东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粤东地区的植物区系组成种类丰富,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区系性质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植物区系的中间类型,但偏重于南亚热带,区系植物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此外,该区系植物所构成的植被尚较多样.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南岳衡山的现代植物群落、建群种、群落结构、生态及区系成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系统的分类,结果表明:(1)具有多种区系成分。(2)森林植被起源古老,具热带,亚热带性质,系第三纪残遗植被。(3)自然植被类型多样化,含7个植被型,15个群系。(4)垂直带谱欠显性。(5)地带性植被具过渡性。文中,对森林植被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世界广布的兰科植物为例.它在广东和中国的分布是非常复杂和有趣的.在中国169属当中.世界广布占2.95%.泛热带分布占4.73%.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间断分布占0.6%.旧大陆热带分布6.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9.4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2.95%.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38.46%,北温带分布7.69%.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2.36%.旧大陆温带分布1.18%,温带亚洲分布、地中海分布和中亚分布不存在,东亚分布14.79%.中国特有8.28%.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兰科的原始分布中心主要在东亚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即主要是在华夏植物区系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调查及有关资料分析,统计了万盛区现存野生维管束植物1106种。隶属于613属、154科。对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基本特征为: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热带、温带成分明显;区系起源古老,古、珍、特、濒危植物较丰富。森林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也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亚热带针叶林等。植被类型复杂,交错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桃红牛肝菌是亟待开发的一种食用和药用兼用的真菌资源.其生存地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植物区系成份主要由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为主,热带和温带区系交错十分明显,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群落成份分析表明,植物组成种类较为丰富,类型多样;生活型谱显示该群落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位芽植物次之,反映了其生境属于亚热带森林区域气候;桃红牛肝菌生存状况表明,桃红牛肝菌生活于林中草地,与云南松形成寄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该文采用线路统计法,于2010年对四川省西昌泸山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鸟类调查,从调查结果计算出泸山风景区内鸟类频率指数,对鸟类频率指数数量进行等级分析。调查发现在泸山景区鸟类有7目18科59种,其中优势种7种,占11.86%,普通种8种,占13.56%,稀有种44种,占74.58%。从调查结果看,稀有种是泸山景区鸟类组成成分中的主要类群,而优势种较少。泸山的4个植被类型中,灌草丛植被中鸟类较集中;针叶林和阔叶林混交林植被中鸟类出现频率居中;阔叶林植被中鸟类出现的频率较低;农田栽培植被中鸟类分布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2.
邢台西部山区位于河北太行山脉的南段.研究表明: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3科,393属,823种.其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具明显的温带性质,与热带又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并具有过渡性和古老性.该区系在新生代第三纪的晚期形成,其成分主要由本地起源,部分来源于西南亚热带、南方亚热带-热带和东北寒温带地区,还有少数来源于西部地中海区.  相似文献   

13.
选取沂蒙山区1999年和2003年两个不同时期的TM影像,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像元分解模型,研究了1999-2003年沂蒙山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在此期间沂蒙山区植被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基于ENVI的阜新山区植被覆盖度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覆盖度是植物群落覆盖地表状况的一个综合量化指标,它及其变化是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指示,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拟基于阜新地区1995,2004年两景同时期TM影像,利用ENVI软件提取植被指数,根据象元二分原理提取植被覆盖度,再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类,获得这两年阜新山区的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发现阜新山区的植被覆盖度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雪峰山苏宝顶植被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雪峰山植被的主要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亚高山草甸 ,并且对其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虎纹捕鸟蛛分布区的自然概况、种群分布特点、种群栖息地生物群落以及蜘蛛洞穴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近十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采集以及对栖息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其自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虎纹捕鸟蛛成为一种濒危的物种.为此,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唐代夔州地区偏离京城,远离战祸,地理环境特殊,形势险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高江急峡,人口稀少,农业开发水平较低,森林密布,水草丰茂,植物种类繁茂多样。各类植物高矮相依,其参差错落的互生,绚丽多彩的分布,使唐代夔州地区呈现出一派原生态的自然植被风貌。  相似文献   

18.
百岁山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东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梅州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野外调查时选取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代表地段,进行样地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百岁山植被以人工林为主,有部分的次生灌木林和草丛;(2)百岁山植被主要有5个植物群落类型:马尾松-漆树-芒萁群落,木荷-漆树+鸭脚木-芒萁群落,木荷+马尾松-漆树-芒萁群落,五节芒-芒萁群落和盐肤木-芒萁群落。文章分析了各植物群落的特点,预测乡土树种优势将逐渐取代现有的人工种植树种,探讨了百岁山林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深圳龙岗的红树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滩涂上特有的一种植被类型.深圳龙岗红树林主要分布于南澳的东冲、鹿咀和葵涌的坝光等地.红树林群落可分为白骨壤+桐花树群落、海漆+桐花树+老鼠筋群落、银叶树群落、桐花树+老鼠蕲群落、海漆+桐花树群落、海杠果+黄槿群落6个群落类型,建议在东冲、坝光等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并在宜林滩涂采取人工营造红树林的措施等对该地区的红树林进行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