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 《中小学电教》2011,(5):152-15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小学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苏氏的“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语文上的阅读,其实。在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阅读已不再是语文中的“专利”,学习数学同样需要阅读。然而目前的数学教学存在两种误区。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向教会学生方法才能真正的面向未来”,“教师拥有多少水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教会学生取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会学生”为现在的“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观察、思索、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拥有一双“地理眼”。  相似文献   

3.
沟通     
要教会学生自主性探究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阅读中的主体。所以上自主探究阅读起始课时,就有必要向学生宣传学习探究阅读的意义,最好是在一个阶段的起始(比如初一或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课)。让学生懂得“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道理,懂得了道理,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一一阅读教学,教师应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我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陶忠华 《云南教育》2002,(13):24-25
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关于阅读”中明确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中,我们只有用活教科书,抓住教学的切入点适时有效地指点,才能正确处理“牵”与“导”的关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如何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呢?1.抓住课题作切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有的课文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6.
以思维导图为媒,能让绘本阅读更深入。一年级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玩中阅读;借助思维导图的形象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借用思维导图的聚合性,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拓宽文本内涵。这样进行指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青春期,是学生基本行为习惯、性格、意志品质等形成的关键阶段,书交法是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良方,利用“交流本”发挥作用。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方面:学会运用“计划和优化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会运筹学习时间,学会自我调控学习行为;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方面:让学生充满自信心,学做情绪的主人。学会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而教会学生方法才能真正的面向未来”,“教师拥有多少水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教会学生取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会学生”为现在的“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观察、思索、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拥有一双“地理眼”。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对于地理学这门…  相似文献   

9.
导读,就是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阅读和学习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场合,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打开知识的宝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而且还要让学生善于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习得法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做到两个字:“导和悟”。  相似文献   

11.
温玉荣 《考试周刊》2009,(24):205-205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学会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而阅读又是一种技能,“要达到真正理解的地步,是要经过练习的”。阅读课文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指导学生阅读好课本,是教会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首要环节。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历史课本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导趣、导读、导思的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三导”教学模式,旨在探究如何在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学会“闻一知十”山东省莒南县坪上镇中学张守宏“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如何“开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生学懂,而且要教学生学会;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传授方法,教会学生思考问题,使他们真正懂得“举一反三”,学会“...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六)——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特级教师刘北荣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指导学生阅读好数学课本,是教会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首要环节,那么,怎样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下面谈几点...  相似文献   

16.
指导中学生学会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中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我们想起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潘凤湘老师于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教读法”。潘风湘老师的教读法,其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阅读。为了教会学生阅读,潘老师在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中一共安排了十二项读书练习,包括查阅工具书的练习、概括课文大意的练习、归纳各部分要点的练习、归纳中心思想的练习等。  相似文献   

17.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教会学生去独立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吸取知识,去感悟真理,体验人生。一句话,注重渗透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煮书》是一篇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的应用性课,于老师创造性地组合教材,课前让学生自学《煮书》,课上让学生运用“煮书”的方法“煮”读《荷花》,还学生以真正的“读”地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把发现留给学生”,使其在创造性的阅读中展现个性。学生“煮”中见悟、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一、抓因素,促进学生学习自主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历史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阅读历史、感受历史,发现历史,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教师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