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途径。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来探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学地理教学首先要构建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营造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第三,耍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并转换角度,突破思维定势,发展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信息技术教室的发展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当前,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本文基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可打破其思维定式,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与创新性。文章简单阐述了逆向思维能力,并分析逆向思维能力与化学的联系。同时,文章指出当下初中化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培养问题,并从定位教学目标、建设活跃环境、组织教学活动、完善教学评价四个层面出发提出几点培养初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提升初中化学课程育人质量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调动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严谨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培养中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并通过不等式教学阐述培养中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些途径:引伸拓广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透彻分析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强辨析谬误,培养恩维的深刻性;运用数形结合,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长虹 《教育与职业》2006,(23):138-139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而数学教学则是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平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策略有:建构灵活的教学态度、民主的教学环境、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积极的教学评价、恰当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这些策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8.
冯燕 《考试周刊》2012,(76):27-27
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的意义,并从:①创设直觉思维培养的环境;②培养扎实的基础;③重视题型教学;④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等四方面论述了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精心培养的过程。只有创造性的教学才能培养并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反,注入式、训练式的传统教学阻碍和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体育教学,笔者设计了8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者,因此,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首先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用马列主义教育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坚持用科学制度激励干部,不断适应新形势,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坚持用实际效果检验干部,促进干部刻苦学习,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者,因此,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首先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教育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坚持用科学制度激励干部,不断适应新形势,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坚持用实际效果检验干部,促进干部刻苦学习,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地市新上本科普通高校在人才、智力、信息、人缘、地缘、特色等十个方面有其相对优势,但也存在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办学历史短、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十个方面的劣势。因此,作为地市高校,要克服盲目追求高层次、跟随模仿、盲目引进人才、与地市经济脱节、形式主义、盲目乐观、自我封闭等十个方面的倾向。根据地市实际,采取恰当进行目标和层次定位、适度进行规模扩张、打造自己的特色、量力引进入才、主动与地市经济相结合、更新观念、强化奋斗意识、增强改革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营造开放的氛围等十个方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树立“人本意识”,发扬教育民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大力提倡民主风气,实施民主化管理,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本质所在,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在家庭中实施素质教育,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家庭教育中要开展科学教育,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重视对孩子创新精神和初中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青少年是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他们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对网络的喜爱较之成年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网络化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少年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应从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思维方式、加强青少年网站建设、更新网络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开创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7.
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阐述了影响辅导员工作效果的因素有: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其对学生的了解、对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对班级风气的引导以及对特殊群体的关注等;提出了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和体会。指出辅导员一定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把握学生心理,因材施教;精选良将,建立能征善战的班干部队伍;坚持原则,注重发展优秀学生入党;突出特色,建立优良的学风、班风和舍风;关心帮助特困生,把国家、学校的关怀和温暖落实到各项工作措施之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基于此背景下,核心素养应运而生。“金属材料”课采用课前查阅、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前自行查阅资料,收集整理信息;课上大胆猜测并且动手实验验证猜想,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share a model of flipped instruction that allowed us to gain a window into our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We depict how that increased awareness of student thinking shaped our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in productive ways. Drawing on our experiences with students in our own classrooms, we show how flipped instruction can be used to design experiences that help students make sense of mathematics during class sessions.  相似文献   

20.
Teacher candidates' transformative thinking on issues of social just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examined how teacher candidates' thoughts shifted regarding social inequity in a sophomore-leve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course located in the mid-Atlantic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First, w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and course, as well as class simulations, school observations, course readings and class discussions. Then, we examined the narratives of our teacher candidates' transformation. We found that the afore-mentioned experiences successfully supported transformative thinking regarding social justice. By the end of the course, many teacher candidates began to take ownership over their learning and started viewing themselves as responsible change agents. They began to examine education as embedded in larger social contexts, scrutinized their own schooling experiences and stepped outside of their own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to initiate discussions of social jus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