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AO 本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选学课文。尹思珍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安排了“揭题———探究———拓展”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生:我想这篇课文可能与旅行有关。生:我想它是写一种树。师:他们说得对吗?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举手回答问题。)生:我对树的样子很感兴趣。(教师板书:样子)生:我对树生长的地方很感兴趣。(教师板书:环境)生:我想它的名字很特别,为什么叫它“旅行家树?”(…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板书,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特别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小木船》时,我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同时,充分运用了板书。一、明确梗概的提问。我先范读课文.然后提问:“本文是不是介绍小木船的?”学生回答“不是。”我又问:“这篇课文实际上写了什么?”(“我”和陈明的友谊)“小木船在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边自学课文,  相似文献   

3.
《曼谷的小象》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的字里行间,饱蕴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读来感人至深。在讲读课文时,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呢?我提出可比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我先以《曼谷的小象》写什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同学不加思索在回答:“当然是写曼谷的小象。”“是这样吗?”我再次提出疑问:“请小朋友再读一读,想一想,曼谷的小象后面还有谁?”  相似文献   

4.
所谓整体教学,就是在向学生教授新课时先交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先让学生了解课文整体结构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居高临下地分清课文的结构段落,编写好段意,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地理解字词。这样,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就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教学第十册《飞夺泸定桥》,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回答教师提出的以下一些问题。“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作者主要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抢夺泸定桥的事。”教师:“红军当时为什么要夺桥,原因是什么?”学生:“红军北上抗日必  相似文献   

5.
《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以前我教完这篇课文后,常用“我的老师”或“我的×××”这样的命题来指导学生写记人记事的作文。但这样做法,不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的体会。后来我重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分析到藤野先生“惜别”赠照相这段文字时,我启发学生说:“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感情这么深,临走那一天,藤野先生会不会去给鲁迅送行?”“最后分别的地方可能在哪里?”“当时他俩的心情怎样?”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我又进一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纲》对三年级学生提出“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租讲一篇,精讲一段”。在教学《大雪山》这篇读讲课文时,我就抓重点段第六段,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其做法是:一、从词句入手,理解每句话是怎么写的。我在引导学生能达到说出“这一段由四句话组成,第一句写风,第二句写冰雹,第三句写雨,第四句写积雪”这个基本要求后,接着告诉学生,这段写“风、冰雹、雨、雪”的话都突出个“大”字,我们先看课文,写风是怎样写的?学生回答:“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我不满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讲读课文生动具体地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根据课文内容,可将整篇文章设想成“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三个问题,然后进行教学。一、写什么?在学生预习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设计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与此同时,教师板书“花木繁茂”、“生机勃勃”、“雪景壮丽”、“硕果累累”四个词语,并设  相似文献   

8.
每逢实习之前,常有一些学生问:怎样去钻研一篇小学课文?根据我指导实习的体会,要钻研一篇小学课文,必须从课文整体出发,弄清与课文有关的四个问题,即:(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二)怎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四)作者的写作目的或编者编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下面以《珍贵的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一文为例来谈。 (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是问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9.
有些课文的题目,看起来似乎一般,但如果细细地加以品味的话,却可以领悟出深刻的旨意来。在总结《钻石》(小语八册)这篇课文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课文要取‘钻石’为题?”有的学生回答:“因为课文写的是这位姑娘把拾到的一  相似文献   

10.
一、理清内容,把握结构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什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师:我悄悄地问一声,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写人还是写事?生: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师:那没写事吗?生:写了,但那是想通过写事来表现人。  相似文献   

11.
一、应学透教材中的课文 一是从文章的主题入手.每篇课文都有主题.文章的所有材料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考虑到一篇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段内容对表现主题能起什么作用,课文是采用什么形式来反映主题的,其语言又有什么特点.如《春》这篇课文,主题就是描绘春景美好,催人奋发.根据这一个主题的内容,教学活动过程可以这样安排:要学生细读课文时考虑:春景的美好表现在何处?找出描写春天的主要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再思考,除了这些春景描写的段落之外,开头和结尾的几段在结构上有何用处?通过讨论,明确开头是总写春光,结尾引出对人的描写,并直接赞美春天,启发人们深思.然后具体分析文章各有什么特征?指导学生抓住具体的字、词、句进行分析,领会春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第七册最后一课《课间十分钟》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据阅读课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时我采取精讲精读、读写结合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一、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从整体入手,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初步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哪几项课间活动?并让学生找出写这几项活动的段落。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这样学生很快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鲸》这篇常识性的课文。打开书,先请同学们读第一节。想一想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边读边想。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现在谁能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 生:这一节告诉我们鲸非常大。 师:回答完全正确。而且“非常”这个词用得好。到底鲸有多大呢?请看投影画面。(图1) (评析:小学生活泼天真、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发达,采用直观教学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好知识、读懂课文。)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课上,我以《落花生》为例,启发学生多角度求异思维。课文的中心是“怎样做人”,重点写了“议花生”。我问:如果我们仍以此文的开头为开头,要突出“劳动的艰辛”这一中心,重点应写什么?如果要突出“丰收的喜悦”这一中心,重点又该写什么呢?同学们仔细思考后,作出了正确的回答:“种花生”和“收花生”。我随机进行点拨归纳:同样一个题目,一个开头,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挥,抓住中心,展开联想,就可以打开思路,写出新颖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1995年3至6月,我在全省各地听了40多节阅读课。讲课的老师大都“从整体入手”,上课就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应该分为几段?”然后,逐句逐段地提问、回答,偶尔也作一些讲解。教师所提的问题大都要求复述课文思想内容,学生多是以读代答。这样讲读课文,教师费尽心思设计提问,还要用一些话语将其串连起来,教得颇不轻松;学生被动读书,被动答问,学得索然无味。长此下去,“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阅读教学目标能达到吗?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语言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教育学生学习三轮车工人急人所急、助人为乐、不计报酬的优秀品质。 (说明:教学目的的确定要依据“大纲”,更要抓住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同时兼顾全学期的安排。千万不能按“参考资料”机械行事。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歌颂人物好思想、好品质是这篇课文的特点,也正是学生写作中的弱点。为此,确定了以上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交待学习目的。提问:这篇课文的类型是什么?学习这类课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中心。请一名学生朗读全文。大家思考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写谁?写他的什么事?作者要歌颂什么?  相似文献   

17.
导入新课。母亲是平凡的,伟大的,母爱是神圣的,无私的。课文《春蚕》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慈母为供子女上学而饱尝艰辛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感受这位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浓浓的情。首先,谁能向大家介绍家蚕?整体感知。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记自然段,想一想:蚕的生长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分段细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幻灯片: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教师点拨:“就靠”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齐…  相似文献   

18.
师:《养花》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 :主要写养花的乐趣。师 :你说得很对。你是怎么知道课文主要写养花的乐趣的 ?能从文中找出根据吗 ?生 :从第1自然段“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可以看出。生 :从文章最后一节也可以看出。师 :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告诉我们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最后又告诉我们 ,他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同学们 ,请你们再读课文 ,看看作者究竟从养花中感受到哪些乐趣呢 ?生 :把花养活是一种乐趣 ;通过养花得到知识是一种乐趣 ;养花锻炼了身体是一种乐趣 ;与别人分享劳动成…  相似文献   

19.
教完《落花生》这篇习作例文之后,按计划应该进行一次习作练习。我确定模仿本课的“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在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引起他们的情感而能抒发出来的呢?我作了考虑,决定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作前指导。课堂上我首先提问:“《落花生》这篇课文留给你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基本一致,那就是父亲所说的话,和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三年级学生的命题作文作好准备,我利用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我是什么》设计了一堂说话课。小同学都爱猜谜语,于是我引用这篇课文中的句子作为谜面:“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中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让学生猜,然后根据他们猜的在黑板上板书谜底:水。我接着提问:“谁能讲一讲水可以变成什么呢?”稍加思考后,学生回答:“我揭开锅盖时,看到水变成了汽”;“在寒冷的冬天,我看见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