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学 《考试周刊》2007,(47):152-153
儿童在传统民间游戏中享受着游戏,传统民间游戏中凝聚着纯粹的游戏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由和谐的精神。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城市化发展,随之而来的诸多因素导致传统民间游戏逐渐走向衰落。怎样保持继承和发展传统民间游戏的游戏精神和人性化精神,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农村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教育功利价值的推崇,民间游戏正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3.
儿童游戏充盈着丰富的精神意蕴,具有自然性、自由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当前社会及其文化、环境的变迁使得儿童游戏精神逐渐衰落,家庭应主动承担起守护儿童游戏生活的责任,幼儿园应多组织儿童开展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4.
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的游戏性规定了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尤其是儿童的存在方式。以传承文化、创造文化为己任的教育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应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即具有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展示、创生、对话的精神。具有游戏精神的教育强调确立"游戏人"的教育目标,创造"游戏场"式的教育情景,开展对话和生成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基本精神。儿童是在游戏中长大的,喜欢游戏是儿童永恒的天性,也是儿童原始状态心理的直接显现。游戏在儿童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儿童文学要想迎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得到广大儿童读者的认可,就应该把“游戏精神”放到儿童文学的重要地位上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贯彻与深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主要的发展方向。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天生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由此可知,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将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游戏化,用其中所蕴含的游戏精神,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促使幼儿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能提升其综合素养与能力。本文就针对游戏精神的影响,以及游戏精神在幼儿课程中的运用策略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处境边缘儿童游戏治疗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幼儿园大班一名做过脑部手术的游离于集体边缘的儿童进行的游戏治疗研究发现,游戏具有对儿童进行教育干预、维护儿童心理健康的价值;游戏治疗中宽松自由的环境能为儿童提供发泄的安全场所,使日常生活的种种挫折和焦虑在这里得到释放和补偿;个别介入的游戏治疗与集体关注的教育氛围,能有效改善和提高边缘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儿童的活动方式,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虽然在游戏中有个人单独的游戏、平行游戏等诸多形式,然而团体性游戏在整个游戏中还是占有很大的比重。人们在感叹传统的自然游戏群体衰落的同时,应该看到新形式的儿童游戏群体正在悄然而生,自然游戏群体的衰落并不代表游戏群体本身的衰落。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有其必然的规律,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不可抗拒的。所以,我们应该以乐观、接纳的态度来看待当代的儿童游戏群体。一、自然游戏群体衰落和新型游戏群体产生的必然性本文的游戏群体是指儿童由于活动的需要自愿结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9.
瞬息万变的数字技术和游戏正在通过控制儿童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来改变他们的思维与交往方式。尽管如此,数字化儿童游戏不能被简单归类于“精神废物”,它们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游戏是儿童人性自由的表达,是儿童创造性的表现,是儿童的有规则活动,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因此,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精神、独特的教育方式与多元化课程形态。这些教育价值的实现,需要重构游戏与教育的关系,基于高阶思维实现游戏课程化,要让游戏成为儿童的深度学习方式和儿童的思想实验,以此实现快乐学习与深度学习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儿童生命的存在方式。游戏精神是儿童游戏观念形态上的高度抽象,是游戏具体形态特征的思维概括与美学表达。以游戏和游戏精神为核心的儿童观走过了一条异常漫长而曲折的荆棘之路。站在儿童立场上,认同儿童本能的生命欲求与发展趋向,并将自身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情感融入其间,最终引领童年生命走向健康、和谐、美丽、完满的价值行为和精神趋向,都属于游戏精神的范畴,都是文学和教育之于儿童游戏的想象眷顾和精神缠绵。  相似文献   

11.
《New scientist (1971)》2001,169(2279):3
  相似文献   

12.
13.
以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游戏教学化”与“教学游戏化”由于自身的弊端难以使教学与游戏走向融合,哲学解释大师迦达默尔关于游戏的阐释启发我们,只有给教学赋予游戏的精神:自成目的的精神,主动积极开放的精神,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无主体的精神,对话的精神,才能使教学与游戏从对立走向真正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15.
16.
Playing football     
《少年科学》2008,(Z2):13-13
Advice from a top footballer You need to be very fit to play football. Do all the exercises your coach tells you to do. Always make sure you warm up before a match. If you don’t, you might strain a muscle!  相似文献   

17.
闫昱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55-156
在葫芦丝领域,对演奏方法和演奏效果两个常见概念存在很多模糊认识。针对这些模糊认识,对二者进行科学区分和严格定义,以推动葫芦丝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梅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3):95-96,102
指法的合理编排在古筝演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很多学习者都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编排方法,一方面有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另一方面,很多学习者对这个问题也不够重视。指法的选择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认真的去总结去思考,同时也要掌握一些指法编排的基本原则。使得我们的演奏更加轻松和高效,从而获得更好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1.Two baseball pitchers[投手] promised each other.If one of them died first,he would come back as a ghost to tell the other if there was baseball in heaven. Then one of them died and came back as a ghost and said,"I have some good news and some bad news." The other person said,"Tell me." So the ghost said,"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re is baseball in heaven,but the bad news is that you are pitching tomorrow."  相似文献   

20.
钢琴演奏的共性可归纳为:身体极度放松、力度控制自如以及内心音乐的再现。通过讨论静状态放松感觉、动状态放松感觉,把不可言传的放松感觉用相应的重量或者阻力大小来衡量;分析静状态和动状态影响力度的因素,揭示钢琴演奏在用力上的关键;指出内心音乐再现能力来源于思想力,身体极度放松、力度控制自如的能力是思想力强大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