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应从文本语言中挖掘出培养学生语用意识的着力点。教师可通过遗漏、补白、替换、仿写等手段,使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揣摩中获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黄可椿 《成才之路》2021,(11):48-49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用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深入解读文本,善于从文本中挖掘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习得语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陆文海 《广西教育》2014,(9):94+98-94,98
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品味语言是解读文本的前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推敲、揣摩、品味,是领会作者情感、体会人物品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学生言语生命的重要范畴,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标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的语文语用能力,实现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增值。提出关注言语形式,在仿写中提升语用能力;汲取言语材料,在置换中提升语用能力;依托文本信息,在创作中提高语用能力;感知写作方法,在迁移中提升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的运用。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情境、整体化解读、多角度表达、关注细节描写等方面进行探讨,立足学生和文本实际,找准语用的起点,夯实语用的基础,习得语用的方法,提升语用的能力,凸显语用目标等教学策略,让语文阅读教学关注文本的语用策略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活动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过程。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品味语言、运用语言,通过阅读对话的交流与分享活动,以浓厚而富有阅读色彩的语境里,解读文本语言内涵,迁移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文章剖析如何圆融阅读策略,深化学生进行文本研读,建构和完善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中语用训练的理念呼吁我们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而文本的言语形式绝不仅仅是单指语言,还应该包括文本中的标点符号。阅读教学应放大标点符号的语用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提升。具体策略有:结合语境,揣摩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紧扣形式,体悟标点符号的内在情感;开辟窗口,想象标点符号的深刻留白。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从文本解读中提炼出语用训练价值点,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引领学生进行扎实的语用训练。教学中要紧扣文本语言,罗列遴选,提炼价值;聚焦语言特质,仿照形式,实践练笔;把握写作方法,整合素材,提炼修缮;依循文本意蕴,强化体悟,补充创生。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阅读教学要从传统教学中关注文本的内容走向聚焦文本的语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借助文本教材提供的范例和相关事件情境,为学生创建扎实有效的语用平台,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肩承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和写作素养的双重使命,在语文课堂上,尝试引领学生从阅读接受本位走向语用表达本位,通过探究文本主旨表达方式、揣摩作品语言风格、捕捉文本可延伸点等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要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要立足文本的内容开展语用训练。把握内容,概述文本语言的事件真相;品味内容,体验蕴藏其间的情韵;体悟内容,提炼文本语言的思想;基于内容,促发语用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提升语用训练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就应该将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言语智慧作为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提出"言语智慧呼唤对文本体裁的高度关注、言语智慧呼唤对结构设置的悉心体悟、言语智慧呼唤对文本语言的双重运用",以文本为基准,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复述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复述,能够使他们在复述过程中把握文本脉络、感知语言风格、强化文本体验、提升语用智慧。  相似文献   

14.
神话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历练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用水平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语用的视角审视文本,努力开掘神话文本中的语用素材,让学生在语言品析、实践运用、提炼复述、拓展延伸中提升语用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相似文献   

15.
<正>"语用"是指对母语运用的学习及语言应用的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语言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因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对于文本的利用应注重语言应用的过程。针对此,在"语用"视角下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立足文本,设计"语用"策略文本是语言应用的具体体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经过编者精心筛选,内容精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蕴幽远,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好素材。基于此,教师在"语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阅读教学应该对接现代社会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诉求,建构"理解"和"运用"并重,并且朝向"运用"的教学实效来转变。我认为聚焦语用,坚守其价值,是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尊重。一、借助文本,提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1.诵读,积累语言课堂教学是积累语言的主渠道,语文课本是语言积累的主要内容。教学中必须摒弃乏味的提问、繁琐的内容分析、机械的练习,代之以教师引导下的对文本的感知、理解、感悟和运用。要凭借默读、朗读和诵读去充分感知文本,使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积累文本中优秀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教学实现由关注内容向关注语言形式的华丽转身之后,必须要引领学生逆向而行,从作品的表层含义入手,即语言凸显在外层的显性意蕴,去探寻语言表达的形式意义,即隐含在文本语言形式中的语言结构,最终回归到阅读文本的语用价值层面,以理性的视角关注文本的语用效应,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一、在类比辨析中揣摩语序的构建结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还要深入文本形式,感受其内在的语言序列,共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阅读教学需要讨论文本的内容与情感,但不能脱离文本中相关语言形式的学习,一味地通过讲深、讲透来理解文本,那只能是让学生"知道"和"懂得",却忽视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范例,借文学语,借语学文,在错综纷繁的语言现象中领会语言,提升语意理解的广度、深度、精度,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做到言意兼得。  相似文献   

19.
一篇文本是由模糊性语言和准确性语言共同构建的语言内容。阅读教学除了要关注准确性的语言之外,还要关注模糊性的语言。在教学中,要紧扣模糊性语言进行推敲品析、拓展想象、迁移运用,以历练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聚焦于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就是让语文学习回归本质,让学生学会运用母语。为此,教师应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文本中找到语用训练的切入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文本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