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把脉文化新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娱乐新闻大行其道的今天 ,文化新闻处于尴尬地位。要摆脱尴尬 ,首先要为文化新闻正名 ,使它与娱乐新闻区别开来。传媒的责任感和受众的期待使文化新闻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把握自身定位 ,提高记者素质是做好文化新闻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方延明 《新闻界》2007,22(4):3-6
新闻文化与数学文化具有一种天然的一致性。本文在数学思维的视野下,概要分析了新闻文化中的诸多数学观念,特别是从模型意义,审美结构与内容,尤其是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以及求极值、重证明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新闻文化借鉴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崔静 《青年记者》2001,(3):38-38
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文化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新闻在一张报纸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各家报纸纷纷出现了周末版、星期天刊、文化周刊等。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深度和力度的文化新闻呢?一、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心选好主题做为一名“文娱”记者,不能只盯住“明星”们搞一些所谓读者爱看的风花雪月的稿件,而应投身到社会市场经济的大变革中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纷乱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新闻,从大  相似文献   

4.
这里说的文化新闻要“文化”,这个“文化”指的是:文化内涵、文化背景和文化色彩。 文化新闻要有文化内涵   文化新闻要有文化内涵,这是一个关于文化新闻题材的命题。一条文化新闻的含量,就是指这条文化新闻的内在力量,在这个文化新闻的题目下,读者能得到多少东西──多少文化信息、多少文化知识、多少文化积累。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文化现象:一个歌星的一次商业性质的演出,一个企业的一次广告性质的晚会,一个作家的一部媚俗作品的出版,一家杂志的一期女性专号的问世,等等,你说这些信息除了浪费我们的银子一样的新闻纸…  相似文献   

5.
郑自军 《新闻界》2004,(3):53-54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新闻文化”的概念,强调新闻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新闻研究是一种文化研究。15年来,这一文化新样式被不少人认可。从文化视角对新闻活动进行全新审视,有利于丰富新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推动新闻研究向纵深化发展。本文拟对15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6.
诗有诗眼,文化新闻亦有其眼。笔者认为文化新闻的一只眼睛是常规报道,而另一只眼睛则是有一定深度、能给人启迪的稿件。新闻贵在不甘平庸,不步人后尘,笔者在文化新闻的采写中,努力探寻着文化新闻的“另一只眼”。多思一点古人有一叶知秋的说法。新闻应从偶然中的一件小事,看到一件  相似文献   

7.
新闻文化是什么?数学是什么?新闻文化的数学观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新闻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传媒文化、舆论文化、交往文化、历史文化,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张旺斌 《东南传播》2011,(12):57-59
新闻传播与文化紧密相关。文化通过传播得以创造、传承和发展。新闻是文化的载体,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内含了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国际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及文化产品,更是折射了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价值标准。国际新闻在文化价值的建构、文化价值的增殖等方面都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信息洪水浪潮中的国际新闻也会给受众带来价值判断方面的迷惑。国际新闻传播要在传承文明中沟通中西,这样才能为人类的价值选择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并且促进构建人类更加健全的价值意识。  相似文献   

9.
姚娟 《新闻界》2013,(13):31-34
电视民生新闻由辉煌走入困境,向公共新闻和大民生新闻转型是学界认可的两个发展方向,然而,二者都存在实际操作上的困难。电视民生新闻应适应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做到关注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民生内容转向民本精神、突出社会大众的教化涵养作用、深入开掘民生新闻内涵四点,在文化视域下寻求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新闻益发成为"易碎品"。提高记者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掘新的新闻线索,开启新的报道视角,充实新闻的文化内涵,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从而使新闻作品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做大做强主流文化新闻 党报的改革具有其他新兴媒体难以比拟的艰巨性,党报的“文化新闻”版面临全新思考和定位,我们认为,坚持大报的理念和优势,即一份以高端读者为服务对象的严肃大报,应扬长避短,实行差异化战略,“文化新闻”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文化规范与新闻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美国的新闻框架理论,源自社会建构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为人们建构了一套标准和价值体系,作为社会的个体——人,都受到环境认知、掌握环境的需要而接触新闻。因此,研究新闻框架的形成就不能离开文化规范的大背景。本文从文化规范出发,探讨了新闻框架的理论基础和作为组织生存的“子”文化体系,并进而考察了在这种文化规范的体系中,新闻框架如何引导着受众对新闻的解读,指出文化规范是新闻框架形成的最基本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传播是有一定的价值,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民生新闻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生问题,从而来反映民生的精神文化特质,因此有必要加强民生新闻的建设,开拓新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发展之路。电视民生新闻体现了大众的生活情况,详细地反映出大众的生活发展走向。当然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加以改正,制定出一些新的政策,使得民生新闻文化的发展更加顺利、长久。  相似文献   

14.
新闻靠导语说话。文化新闻由于其内容本身多为文化艺术界发生的新闻,它对导语写作要求更加传神生动。  相似文献   

15.
李霞 《新闻知识》2012,(3):111-112
本文从新闻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新闻文化因素在央视英语新闻频道中的体现以及在全英文编播的新闻节目中出现中国新闻文化的原因。文章对CCTV-9的英语新闻和美国VOANews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央视英语频道中的中国新闻文化因素和其现象的成因,提出了中国的英文电视新闻的中国新闻文化因素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文化新闻本身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一方面又衔接着浮躁的现代大众文化消费;一方面要体现出精英文化的历史精髓,一方面又要迎合世俗文化的审美口味——文化新闻就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成为空洞的说教和干瘪的信息荟萃,要么沦为轻歌曼舞风花雪月,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因此,要使文化新闻既有“文化味”又有可读性,既有老少皆宜的文化广度又不失思想开掘的新闻深度,可谓是每个文化记者所孜孜以求的。  相似文献   

17.
浅说文化帝国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信息霸权:全天候的“轰炸” 文化帝国主义否定世界语言多样性,还否定世界文化多元性,它用英语文化价值观其中主要是美国价值观衡量世上一切,凡是符合美国文化观的就是“文明”、“人道”,否则就是“野蛮”、“不人道”、“没有人权”。美国国务院每年一度的人权报告,就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一个典型表现。 否定世界文化多样性、推销美国价值观,树立英语文化特别是美国价值观,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那就是新闻信息霸权。据报道,全世界90%以上的国际新闻信息已经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控制;通过对新闻的筛选、传播和解说,它们…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网络在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对新闻传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也反映了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变化。从媒体角度出发,网络也必将在新闻文化方面对依托于我国传统媒体存在的新闻文化产生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19.
转眼间,我已在文化新闻战线工作了六年。在这弥足珍贵的六年时光里,我从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成长为文化视野更加开阔的新闻工作者。从事文化新闻工作是辛苦而愉快的,是忙碌而充实的。我愿将六年来从事文化新闻工作的点滴心得,与广大同仁分享。在当代,文化品位对于媒体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文化报道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和快餐化的趋势,各类八卦娱乐新闻,甚至是庸俗娱乐新闻成为部分报纸的版面主角,忽略了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认识文化报道的重要地位,失去了文化报道的大气魄、大视角、大分量特点,也淡化了把文章作为一种传播思想、道德、理论、观念的载体传统,却以八卦新闻创造出庸俗景观,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氛围形成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