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实验经济学分析出碳排放交易制度目前的处境和地位以及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各种措施中为什么以碳排放交易制度为主。碳排放交易制度实施具体难点是交易价格制定的困难性和复杂性。选择单一拍卖价格比双向价格体系更为有利。如果碳排放交易与碳排放税相结合,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碳排放是指人类向自然界排放温室气体的过程,因为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多,故称其为“碳排放”。民机碳排放则指飞机运行使用的燃油、民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地面排放以及相关电力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随着民航业的发展,飞行过程中排放的气体污染物也随之增多。据国际能源协会(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9年,民航业碳排放量已超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预测值的70%。  相似文献   

3.
日前,在全球不同结构建筑的生命周期中都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造成过多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为了使地球温室效应得到有效控制,了解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问题以及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比较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低碳试点省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竹  耿涌  薛冰  付加锋  唐笑飞 《资源科学》2011,33(4):620-62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热点。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首批低碳试点省份: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5省为研究对象,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核算5省份1995年-2008年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脱钩分析,探讨5个省份1995年-2008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5个省份在1995年-2008年间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迅速增加,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态势;预计伴随经济进一步增长,碳排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呈增长趋势;如何实现碳排放总量减排而又达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绝对脱钩",是中国低碳经济战略的首要难题。  相似文献   

5.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一直是气候模型构建、各国减排政策制定及国际谈判与博弈的重要基础。2011年中科院启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其中设置了"排放清单任务群"4个项目,以建立我国温室气体参数及排放数据库。文章介绍了"排放任务群"中"能源消费与水泥生产过程排放"、"土地利用与畜牧业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自然过程碳排放"和"卫星反演的‘净排放’"4个项目的主要研究进展,结果发现,中国2013年二氧化碳实际排放总量比前期估计值低近15%,该成果近期发表于Nature。本文同时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需求,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0,(3):14-15
小排量汽车碳排量一定低吗?一般来讲,汽车的碳排放水平和油耗成正比,油耗越高的车,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就越多。因此,选择一辆符合环保要求的节能车,可以有效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然而,现在很多人在选择车型时,很难从厂家提供的纷繁复杂的数据中,辨别出哪些车是真的省油,哪些车看似省油其实却是"油老虎"。而在考虑车辆的碳排放时,我们往往参照两个数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为世界所公认,其中又以CO2气体的排放为主。本文针对主要排放源——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并在省级尺度上对中国1995—2006年的碳排放进行对比发现,碳排放较高的省份集中在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的地区,如山西;以及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河北、江苏等省。而一些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的省市,如北京和上海碳排放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郝香 《科学中国人》2014,(3S):50-50
低碳经济是指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能够实现低碳排放。低碳排放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一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即全球实现低升温目标下的排放水平。目前较多讨论的是450ppm、550ppm浓度目标下的排放水平。在这种全球排放水平下本国或本区域的低碳排放。二是在本国或者本区域在本身自然资源条件下,采取尽可能大的努力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较低温室气体排放途径。目前我们更多的采用第一种方式来进行判别,但各个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实现低碳排放的时间区间可以不同。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气候变化,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低碳经济首先在发达国家抢先推广,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碳标识、认证、碳排放控制制度.进入21世纪以来,控制温室气体的国际标准已经建立,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温室气体的控制已成为技术性措施的内容,低碳经济造就国家新的竞争优势.全球战略性行业向低碳方式转变、调结构已成趋势.低碳产品发展最终结果导致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温室气体减排是当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一个大的挑战,本文从介绍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入手,论述环境污染不加扼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可能带来的后果,面临我国现阶段温室气体浓度监测大好契机,提出加大温室气体减排之手段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管理》2013,(5):15-19
美国加州于2012年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其排放权主要通过拍卖和免费分配两种方式发放。本文重点介绍美国加州碳排放权交易项目如何对工业企业进行排放权的分配,包括实现排放权分配的先决条件,包括法律支持,严格的数据上报和总排放配额的设定;如何防止温室气体排放的"泄漏",保护加州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如何制定标杆对企业进行排放权分配。  相似文献   

12.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有极强的同源性,且与化石燃料燃烧密切相关。我国东部地区高强度的能源消耗导致这一区域一度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气重污染问题集中爆发的热点区域。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行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末端治理技术的完善,驱动着我国大气污染关键物种的演替和温室气体时空分布格局的变化。为此,文章分析了2013—2020年我国不同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浓度的演变态势,揭示了大气污染与碳排放从东部向西北地区迁移的现象,厘清了我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时空分布演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某纯碱企业为例,分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核算(MRV)方法学在广西纯碱行业的适用性。结果显示,该方法适用于广西纯碱企业的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南京市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基于IPCC相关文献和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京市碳排放现状特征及碳减排途径研究》课题报告,采用IPCC参考方法,利用南京市能源利用状况的数据,核算了2005~2013年南京市碳排放,并且从能源消费碳排放角度对南京市CO_2排放总量、单位GDP的CO_2排放量及人均CO_2排放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某水泥企业为例,分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MRV)方法学在广西水泥行业的适用性。结果显示,该方法适用于广西水泥企业的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  相似文献   

16.
朱丽 《华夏星火》2011,(1):22-23
在历年两会热点的民意调查中,“低碳经济”这个词在2010年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传统观念认为依靠种植、养殖生产的农业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性不大。其实不然,农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一是土壤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碳库。二是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一个排放源。三是间接的农业排放源增多。  相似文献   

17.
<正>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尽管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比世界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都低,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来自国际的减排压力与日俱增。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愿减排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  相似文献   

18.
温室气体或可直接转化为燃料当前,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和局部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如果有种技术能把温室气体直接转化为燃料,既满足能源需求,又解决了环境问题,那会怎样?犹他州大学生化学家兰斯.希菲尔德说:"那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座‘圣杯’。"  相似文献   

19.
应对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以来.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要内容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已经成为气候与环境领域国际外交的焦点,面向2012年后的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本文阐述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框架谈判的形势和斗争焦点;分析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与减排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温室气体的无序排放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象,必须通过政府的环境规制弥补市场自身缺陷性。环境规制的成效取决于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的大小,而创新补偿效应的本质可归结为环境规制能否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基于技术进步视角,实证分析2000—2014年中国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进步为碳排放绩效提升的重要动因,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绩效不产生显著直接影响,但在滞后1~3年,环境规制通过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且这种作用高于技术进步本身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