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社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使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必然,非营利组织既拥有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建设起步晚,社会信用体系和制度体系不健全,"自愿失灵"现象突出,公信力缺失。解决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现状,重拾民众信心,不仅需要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管,更需要政府、社会媒体、捐赠者共同参与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健全慈善组织的监管机制,既是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方面,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科学的慈善组织监管机制是一个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的多重监管体系,它主要包括政府监管、慈善组织行业协会监管、第三方评估机构监管和大众媒体监管.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完善我国慈善监管机制,就必须准确定位政府监管职责;加强慈善立法;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培养社会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政策之窗"在向网络社区舆情开放的过程中存在回应迟滞、暴力处决、互动缺失和隐蔽议程等问题。政府应该不断加强网络社区舆情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民互动"和对决策权力的监督,并不断提高网络公关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政策之窗"及时开启,从而对网络社区舆情中的公共问题做出合理的回应,维护政府的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国内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化进程对群众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反映网民心声的主要方式。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调整、社会控制降低、社会分化加剧等暴露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加上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缺失,容易使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完善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不但能够安抚弱势群体,还能够维护政府部门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为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现实生活中,诚信普遍缺失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政府公信力的丧失,社会诚信的重建必先以恢复政府公信力为前提。政府在处置公共事件中面临着新观念、新体制的挑战,各级政府只有加强诚信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才能做到为人民谋福利,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增强诚信意识,理顺行政体制,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责任机制,强化监督制约,全面公开信息。  相似文献   

6.
健全的约束机制是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的需要,也是促进民办高校公益办学、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我国民办高校运作的现实看,内外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失效具有普遍性,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甚至成为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瓶颈。应以健全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为着力点,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民办高校内部约束;政府应基于教育公益性的理念,加强监管力量,明晰监管方向,健全监管方式,提升政府监管的有效性;积极培育和健全民办教育中介组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民办高校社会监督,促使其"公益性价值"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网络借贷平台具有盈利性和公益性的双重属性,近年来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监管力度。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困境主要体现在监管制度体系不完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缺失、维权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应精准施策、分类施策,鼓励支持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适当进行分类管理,在介入的时机上做到灵活高效,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基层政府公信力作为衡量基层政府信用状况和信用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既是政府政策有效性的基础,也是政府合法性的关键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府在公信力方面存在与民争利、野蛮行政以及债务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完善监督监管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基层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多元参与、理性协商、建设性解决社会问题,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积累友好、尊重、包容、信任等积极元素的过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既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也是政社合作的内在要求,它通过发挥动员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等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整体的参与性、自主性和创新力,为不断发展的社会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和多元化的公益产品与服务。伴随全国各地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社会组织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力量,但也在政府、社会组织、合作机制等层面存在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组织支持、监管体系不健全,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低、公信力不足、自治性弱、政府依赖性强、筹资渠道单一,政府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企业、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等诸多问题,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及合作机制三个层面入手,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政社分开、完善社会组织支持、监管体系,不断提升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程度、组织自主性和多渠道动员资源能力,以及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媒体、公众等多元主体协作平台与共治机制。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信力是指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它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形象和所产生的信誉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应.与此相应的行为表现是民众是否自愿地配合政府的行政行为,以减少政府的公共管理成本,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具体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及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寻找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使其得到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信力,执政合法性是近几年来社会上普遍关心的话题,政府有没有公信力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进而会影响到执政的合法性。执政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执政合法性与政府公信力关系密切,了解政府公信力和执政合法性的内涵,对政府公信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执政合法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诚"和"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彼此产生不同的效果。古代社会多以"非诚"促"有信"。在现代社会,且不说社会主义国家本应诚信,从实用主义的逻辑来看,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多元,传播速度很快,唯有"诚"才可能会有真正的"信",否则,将危害深远。信息公开制度是政务的"诚"的制度另一种表述。由于当前信息公开制度过于粗略,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本为落实"诚"的制度出现了不"信"的问题。因此,建议采取相关措施,以完善信息公开的全和真的问题,促进政务的"诚"和"信",保障行政法治。  相似文献   

13.
社会诚信是健康社会的基本元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政府应该担负维护社会诚信的责任。我国政府在社会诚信维护过程中明显处于功能缺失状态,缺少社会诚信维护的认识、观念和经验。政府社会诚信维护体制的建立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社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构社会诚信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和特征。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社会诚信被打破,社会信任普遍缺失,社会道德水平下滑,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共管理者,在社会诚信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构建社会信用系统,加大社会信用的宣传教育,成为社会诚信体系建构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同时政府要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政务公开、建构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巨大的影响力无以伦比,其中也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网络文化的纷繁芜杂、自由开放、虚拟匿名会致使部分青少年价值观迷失、人际关系淡漠、诚信缺失。只有打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者相互配合,才能趋利避害,真正发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局长日记"门引起网络的广泛关注,以韩寒为代表的部分人认为该局长并非罪不可赦。这一观点折射人们对政府公信力的失望。"正义相对主义"、"人治思想"以及道德与法律的冲突助长了政府公信力下滑的趋势。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及时纠正这一不良趋势并最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但社会上又存在着一些不诚信的问题,目前中国处于转型期是这些问题产生的基本社会背景。经济成本、法律约束以及评价体制等方面的因素都是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诚信建设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完善评价体系,同时加强教育,沟通他律与自律,最终夯实和谐社会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家公务人员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公务人员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了解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规律,对网络媒体存在抵触、畏惧心理,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欠缺,不能用来为做好工作服务。国家公务人员亟需转变观念,主动接受媒体、善待媒体,并且通过学习、培训等手段,掌握网络话语权,提高运用新媒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政府所提供的在线公共服务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是,电子治理模式下的政府公信力却在不断地降低,尤其是我国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正处在一个低潮时期,对此,各地方政府必须在实施政务公开与信息反馈、平衡政民关系、推行移动政务与信息共享和严肃对待网络监督与制度保障等方面积极做出回应,才能有效地推动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