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材料是指附于教材正文之后的数学小史料以及数学小知识等,这些材料主要是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以及数学发展的一些历史等.阅读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对学生理解数学,特别是促进学  相似文献   

2.
阅读材料是指在教材正文之后的数学小史料、小知识和数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这些材料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以及数学发展的一些历史等。各种版本的教材均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北师大版教材(以下以此  相似文献   

3.
课后材料是教材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标教材中尤其明显地增加了课后材料的内容,并且在内容、形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加强调时代性与应用性.课标教材中的课后材料是指附于教材之后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与"信息应用技术"等.它包含数学小史料、数学小知识与信息应用技术知识等.这些材料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延伸和实际应用.它对于拓展学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所给的内容各不相同,有介绍数学史的,有介绍数学家生平和事迹的,有对教材内容作补充的,有介绍数学概念来源的,有对教材知识内容作补充的,有介绍数学概念来源的,有对教材知识作适当拓展的,也有介绍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的等等。阅读材料中的这些知识,使教材内容得以铺垫和延伸,突破了教材内容的孤立与局限。大部分阅读材料属于常识性的介绍,而且内容本身通俗易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获得知识、结论和方法,从而扩大知识视野,但由于学生自学水平有限,自学的自觉性不够,从而很难从这些阅读材料中有效地获取知识,许多时候阅读教材成了一种摆设,基本上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对材料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质疑,提高学生的自学、思维、创新能力,岂不更佳。本文结合笔者在施教新教材过程中,处理阅读材料的一些做法,谈谈新教材中“阅读材料”使用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阅读材料”在不同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中都有编排,体现了其在中学数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华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章都编排有两组以上的“阅读材料”,成为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教学资源。文章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就“阅读材料”的基本编排思路予以分析,探讨其主要的教学价值,思考其有效的教学应用策略,更好地发挥其多元价值,丰富学生的数学阅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涵养学生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修订本 )与过去的教材相比 ,不仅在叙述方式、实验过程及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进 ,而且在教材结构上增加了“阅读材料”、“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等小栏目 .用好这些小栏目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 ,提高教学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根据这些小栏目的特点 ,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呢 ?以下是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一些体会 .一、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主要是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史料或联系实际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编者精心编写而成的 ,集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和文学性于一体 ,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而且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1 .联系教材穿插读紧密联系教材的“阅读材料”内容 ,可分散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使之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 ,结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看似简单的运动 ,要准确描述并掌握其运动规律 ,并非轻而易举 ,是伽利略经过科学的假设 ,严密的数学推理和实验验证并合理外推而得出的 .通过阅读材料 ,联系教材知识 ,一方面可极...  相似文献   

7.
“阅读材料”是指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和“实习作业”等拓展性栏目.“阅读材料”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中要实现从单纯传授知识到注重发展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把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到“阅读材料”的教学之中,但实际教学中,这是一个常被遗忘的角落,许多教师对“阅读材料”认识不到位,只关注与考试相关的知识,而不肯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和交流“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用本 )》与老教材相比 ,不仅在叙述方式、实验过程及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进 ,而且在教材的结构上增加了“阅读”、“家庭小实验”、“讨论”、“资料”等小栏目。用好这些小栏目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 ,提高教学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根据这些小栏目的特点 ,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呢 ?以下是笔者在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一些体会。一、阅读“阅读”主要是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化学史料或联系实际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编者精心编织而成的 ,集科学…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中让人耳目一新的一个亮点是:在每一章节中增加了数篇“阅读材料”,这些内容,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在平常的物理学习中,“阅读材料”却往往是一个被师生遗忘的角落.笔者在近几年的高三物理教学中,遇到一些模拟试题,和教材  相似文献   

10.
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的每一章都至少有一篇阅读材料,内容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这部分看似“可有可无”的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可能被教师一笔带过甚至忽略掉,但它们其实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这些阅读材料,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的教育理念,借助这些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中编有很多“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阅读资料”栏目(为叙述方便,统称为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于一身,既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12.
何宝群 《辽宁教育》2011,(12):43-44
近年来,在数学课程中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已经形成共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均能或多或少地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其实,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已有不少数学史料素材,如北师大版教材(下面均以此版教材为例)通过“数学万花筒”“数学阅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发展史等数学史料。它们是数学教学中激励学习积极性、学习科学方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极其生动的思想养料。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数学史料,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加深学生的数学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自主学习方法。数学阅读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汲取知识、获取信息,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当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河南省一般课题“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数学教材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过程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思想,通过聚焦教材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展数学阅读,提升数学素养,向教学深处走一步再走一步,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理想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数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阅读材料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以及数学发展一些历史等,具有渗透数学史教育,促进学生知识整合,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辅助教学功能.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数学教学资源手册》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使用的主要教材,包含主题教学和阅读材料两大内容版块.不同于国内同类教材的写作方式,其“主题教学”版块以新加坡中学数学课程所涉及的具体知识块的教学为载体来追溯知识历史,梳理数学概念,分析学习困难,阐释教学方法,设计活动样例和推荐学习资源.其“阅读材料”版块,在列举实例,构思问题和提供资源三方面呈现新意.新加坡数学教育学教材为国内同领域的教材建设、教师教育和数学教学带来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6.
课改以来,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中,均设置了“数学万花筒”、“数学故事”、“你知道吗”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与知识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自己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使用教材,另一个是如何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和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托,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验证明,教师在教学上如果利用教材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数学阅读是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数学材料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与动手动脑的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因此,如何让数学教材阅读成为建构学习的基础,是数学教学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罗弢  欧阳帆 《教师》2012,(18):72-7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诸种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材必须成为学生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教材不仅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依据。新课程改革使得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更加地贴近生活实际。这种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欲望。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教会学生阅读。我们应该改变以往“讲练”单一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经在全国启动,高中阶段的教材教学实验已于2004年秋季率先在宁夏、广东、山东、江苏和海南五省区全面铺开,至今已快三个年头了.我区数学使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由刘绍学担任主编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必修)教科书(A版),截止目前,已全部使用,其中与以往教材不同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在该套教材中设置了“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探究与发现”等栏目.教材设置这些栏目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思想性、实践性、挑战性的,反映数学本质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发展学生“做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栏目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价值.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对这几个栏目的态度是不闻不问,既不讲解,也不指导学生自学阅读,而对学生来说更是懒得去看,原因很简单,因为考试不考.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化’的学习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