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是指联盟网络内部主体、战略、技术创新过程、资源、环境等要素由于相互协同与竞争,在共同实现联盟网络竞争优势以及联盟网络主体各自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耦合而形成的全新的整体创新效应。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为载体,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要素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机理模型,给出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间,以及系统各要素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揭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复合DEA方法的知识创新联盟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构思、研发、商业化以及反思与评价4个维度给出知识创新联盟系统协同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择广东、黑龙江、山东、北京4个地区对知识创新联盟系统协同发展的状况进行DEA的实证评价研究,不仅为知识创新联盟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且为制定有效的提高知识创新联盟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有利于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加速成果转化进程,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科学识别联盟协同创新的关键性激励要素,能够有效激发联盟成员协同创新意愿、动机和行为,进而提升联盟协同创新绩效。通过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影响联盟协同创新的关键性激励要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影响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标激励、合作共享和利益分配是联盟协同创新内部激励要素,可以直接影响联盟创新绩效;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环境保障是联盟协同创新外部激励要素,可以直接或通过内部激励要素间接影响联盟协同创新绩效;内外部激励要素共同作用促进联盟协同创新绩效提升。本研究为建立并不断完善联盟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对提高联盟创新管理水平及其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联盟网络的知识创造与服务创新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盟网络竞争优势的获取和价值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服务要素,服务创新日渐成为推动联盟网络发展的动力。对知识创造的涵义,联盟网络的内涵、特征以及服务创新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并构建了知识创造与服务创新的作用过程模型,以揭示联盟网络中服务创新的机理,为联盟网络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瑞  李北伟  高岩 《情报科学》2023,41(2):101-106
【目的/意义】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以期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开展知识协同服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和知识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剖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并以知识管理、协同学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并提出推进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策略。【结果/结论】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旨在围绕多智库主体的目标、资源、过程要素协同,强化联盟知识协同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联盟知识协同服务能力。【创新/局限】以协同创新视角对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展开研究,跨区域多案例对比分析,是对所构建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检验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将物联网产业视作一个产业创新系统,构建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结构模型,分析多要素协同创新的内在原理,并提出战略协同、制度协同、组织协同、知识协同、服务协同、竞争协同、市场反馈等七大协同创新机制;进而对无锡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经验作了分析,认为无锡在推动规划制定、多部门协作、政产学研联盟建设、知识协同平台建设、服务联盟建设等方面先试先行,取得效果显著,但是企业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市场反馈机制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7.
引入成熟度模型,通过分析激励协同的影响因素和激励协同的特点构建了激励协同成熟度概念模型,包括激励协同成熟度等级划分、知识联盟生命周期和激励协同成熟度评价体系。它是一个分级提升的系统结构,通过比较知识联盟激励协同的现状和模型的异同,为知识联盟知识主体提供了明确的激励改进方法,实现了知识联盟创新知识和提升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方炜  王莉丽 《科研管理》2018,39(9):30-41
协同创新网络强调了创新主体在技术、信息、组织、知识、管理等多个元素交互作用下的相互联系、广泛交流和协同合作,是涉及多组织、多层次、多阶段和多种创新要素的动态的复杂的开放式创新活动。从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的起源发展入手,梳理了协同创新网络的属性分类、协同创新网络治理机制、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机制以及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对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刘成立  娄雪 《情报科学》2019,37(10):91-94
【目的/意义】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基地,构建起知识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方法/过程】本文研究 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知识保障服务的现状及不足,以政府部门、高校知识联盟及专业科研机构、企业为主体,构建 了高校创新创业知识保障体系总体模型,探讨了高校知识保障体系的要素及功能,并结合大数据技术的相关应用, 为知识保障体系提供数据动力和技术支撑。【结果/结论】本文以复杂网络相关理论为支撑,实现了政府部门、高校 知识联盟及专业科研机构、企业的关联耦合,探究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功能,旨在促进三者在创新创业知识保障 体系中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方炜  王莉丽 《科学学研究》2018,36(7):1294-1304
在综合协同创新网络基本属性和独有特质的基础上,通过刻画外界刺激转变过程和网络异质主体行为,构建出以异质性主体为网络要素、以刺激-反应机制为演化机理的协同创新网络类DNA翻译过程模型。运用系统仿真方法,分析了从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动规律,知识元素和网络拓扑结构的耦合演化关系,网络异质主体的角色作用及主体开放程度与知识流动效率的关系等多个角度渐次深入地分析了协同创新网络演化过程中网络结构变动特点及其与知识元素、主体要素间深层次地交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会多次涌现小世界特性,但程度、原因不尽相同;技术知识和网络结构存在协同演化现象;强势企业始终是协同创新网络的主导;主体开放程度对技术知识流动效率提升幅度有很大影响。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并增强异质性主体间的开放程度,是提高协同创新绩效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创新和生物进化理论,提出跨组织知识创新进化模型,给出建立跨组织知识创新网络的切入点,结合其影响因素,将跨组织知识创新网络分类为丰田网络和硅谷网络,并进一步讨论这两种典型网络在知识创新上的优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基于ANP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可操作性,设计了新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指标间存在反馈的特点,应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集群创新系统中知识网络的界定及其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评析研究集群创新系统中知识网络的相关文献入手,对集群创新系统中的知识网络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界定.研究表明,集群创新系统中知识网络对于集群创新系统意义重大,该网络的学习具有集群组织间学习与集群个人途径组织学习两种模式.以直连接表征集群组织间学习以体现组织结点在知识网络活动中存在强联系,以水波状连接表征集群个人途径组织学习以体现此类学习的广泛性,则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表征形式.两种连接表征的学习活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关于知识创新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创新的外延绝不限于知识领域,它具有集成性的系统特征。知识创新系统可以划分为企业知识创新系统(EKIS)、区域知识创新系统(RKIS)和国家知识创新系统(NKIS)三个层次。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知识的创新是技术创新之源泉。两者在许多方面具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流动视角对SECI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模型,将知识获取能力、知识传导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整合在这一完整的知识流动过程中。以L企业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UCINET软件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研究,对L企业知识创新能力4个维度的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进行分析,研究其知识创新能力网络建设状况。研究认为类似L公司的科技类企业要提升知识创新能力,应通过扩大外部联系规模、适当降低核心部门中心度、重视内部凝聚子群等方式整合企业内外各种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从创新主体角度来看,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创新三大部分。区域创新成效的关键就是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然其协同基础就是三者创新水平现状。故本研究通过以区域创新三螺旋为理论框架指导,从高校院所、企业、政府与中介服务三大方面对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予以研究。发现山东省仍然是大企业带动创新驱动的模式,传统产业占比高;高等院校等知识创新资源力量强,但区域布局不均衡;政府与中介服务的政策与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创新硬平台投入大大高于软平台建设,应加大软平台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知识交换是维系、协调技术创新网络(TIN)顺畅运转的核心要素,其路径构成及运行策略直接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整合。从运行环境、个体行为、构成元素、交换规则等阐述知识交换路径的典型特征,提出互补-双边模式,模块化-多边模式及跨平台-混合模式三种路径的结构类型、群体定位及应用范围,进而揭示开放式知识交换路径的识别方法。采用Kalman-Filter模拟知识交换的全过程,给出状态转化的应用条件、识别规则及运行规律。利用MATLAB仿真及实证研究,验证路径识别模型的网络效应与TIN实际运行的吻合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开放式知识网络的管理对策。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交换路径的运作效率及质量,有助于推进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增值,提升TIN生态圈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联盟的集群企业知识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创新是集群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隐性知识又是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知识联盟的角度入手,分析了隐性知识与知识联盟的内在逻辑及其知识联盟与集群企业的适配性,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联盟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策略,即以"竞合"为核心的集体学习的内生性动力机制、以"政府激励"为核心的外生性动力机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联动性动力机制的三维动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知识扩散是区域创新的重要基础,但客观存在于不同创新主体间的知识扩散冲突阻碍了知识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科学认识和化解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冲突问题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从社会网络视角对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构成要素与过程进行梳理,其次分析知识扩散冲突表现形式及原因,最后提出知识扩散冲突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效能,在充分考虑效率型、效益型、递延型和创新型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用效率、绩效、成员满意度和团队未来生存力的组合来测量团队协同创新效能;然后结合德尔菲法、A古林法和因子分析法,以高校科研团队为对象,通过调查性实验,开发出异质性知识团队协同创新效能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