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在心理咨询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异常心理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通过描述异常心理大学生个案,进行分析,来呈现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与其童年经历的相关性,从而从个体异常心理史的角度更清晰地看到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本个案研究表明,童年经历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综合因素使得大学生对异常心理易感。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吸收前人已有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异常矫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高职院校特点,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异常的预防与矫治体系,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战胜心理疾病,促使心理异常的学生能够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3.
廖立敏  刘富良 《文教资料》2009,(10):215-216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更需关注女大学生、贫困生、生理和心理缺陷学生、专科生等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求职.应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三方面着手,共同努力,帮扶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  相似文献   

4.
针对女大学生在经期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应现象,从解剖、女性生理、心理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女大学生行经期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和心理知识教育及引导女大学生在经期科学地参加适当体育锻炼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就业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尤显突出。本文以女大学生在择业中存在的自卑、恐惧、依赖等心理弱势为切入点,具体分析这三种心理弱势的表现、产生原因、应对办法,以帮助女大学生找到影响就业难的原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6.
付云霞 《文教资料》2011,(7):225-226
当前,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其中女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则更大。本文试从女大学生恋爱、就业、学习等方面来探究当代女大学生心理,以在了解的基础上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危机扶助策略研究,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危机发生、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女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女大学生心理危机扶助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女大学生心理危机扶助策略。  相似文献   

8.
90后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他们身上承载了这个时代的要求与压力。在影响90后大学生行为众多因素中,异常心理是近些年比较常见的,本文以人际交往障碍为例,从大学生的异常心理入手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更细致、更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该文使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SCL-90量表中的抑郁分量表对1314名女大学生施测,以探讨其抗挫折心理能力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1)女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总体水平良好,她们应对挫折时以积极抗挫为主,其抑郁倾向高于全国成人常模。非独生女大学生的抑郁倾向显著高于独生的,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的抑郁倾向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理工科女大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能力及其诸因子方面的能力显著高于体育、艺术、文科专业的女生。女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及其诸因子的年级差异极其显著,表现出随年级升高呈波浪式发展趋势。大二女生的抑郁倾向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年级的女生。(2)女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与抑郁存在非常显著负相关,并对抑郁具有极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分析,多数女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她们在情感上有一定障碍:自卑、虚荣、嫉妒、闭锁,并在心理上产生矛盾、冲突。本文就对女大学生情感障碍、心理冲突作剖析,意在指导女大学生正确进行心理调适,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经调查分析,多数女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她们在情感上有一定障碍、自卑、虚荣、嫉妒、闭锁,并在心理产生矛盾、冲突本文就对女大学生情感障碍、心理冲突作剖,意在指导女大学生正确进行心理调适,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发展辅导,促进她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施洁琼 《林区教学》2020,(7):100-103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学派,其基本理念、观点和治疗方法给大学生异常心理的干预带来独有的价值和贡献。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阐述当代大学生异常心理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对策:无条件积极关注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建立同理心,尊重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创建自由适宜的心理咨询干预环境;运用"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问题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医学知识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探讨了行为及人格偏离、神经症、精神病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问题,指出大学生心理异常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大学生个体心理、大学生所处特殊环境和学习任务、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和功利主义意识逐渐增强,大学生意识理念逐渐异化,大学生群体间差距明显拉大,某些个体存在意义随之减弱,其社会地位也日趋滑落,给大学生心理带来了严重冲击。从现代社会学理论角度出发,考察分析大学生异常行动、大学生异常心理、大学生异常文化、大学生异常习惯等异常行为表现形式,有利于从本质上厘清大学生异常行为和系统管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工科大学女大学生关于就业目标、就业能力和心理以及学校帮助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她们在就业方面的心理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努力构建女大学生就业的支持体系、建立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研究和探索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揭示其成长的自身规律,不仅有助于女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可为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扰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女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难、就业心理困扰问题.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及其不良影响,加强社会调控、教育调控及女大学生自我调控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自负与自卑交织、求稳惧苦、依赖被动、从众攀比、焦虑恐惧等心理,这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因素。转变传统的社会观念,提供法律保障,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可以调整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其工作本身进行思考与研究。针对当前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如思想意识的偏差、心理机制的欠缺、队伍建设的不足、角色定位的偏颇、专业技能的缺乏、帮扶形式的误区,等等,本文提出有针对性地采取提高认识、健全心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心理档案以及加强人文关怀和感恩教育等心理教育策略,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