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代影视作品中,始终活跃着古典诗词的身影,表现出对古典诗词的当代接受,以新的形式演绎古典诗词的文学价值,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文章主要从当代影视对古典诗词的接受方式、接受特点和接受效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当代影视创作对古典诗词的接受。  相似文献   

2.
"空白"作为诗词意境的重要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极为丰富,它拓宽了诗词的审美空间,延伸了诗词的表现力,彰显了诗词的独特魅力."空白"带给古典诗词独特的美学特质:空灵、简洁、无言之美,营造出云山烟水与冥无的美学境界.深入把握"空白"论的美学特质,不仅是我们更好地鉴赏中回古典诗词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我们深入体验中国传统美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韵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和情爱一样,孤独也是文学表现的一个永恒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孤独这一主题的作品俯拾即是。同样是“孤独”,却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怀。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典诗词具有较为深厚的韵味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同时我国传统古典诗词也是一门艺术语言,通过深刻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现精炼的内涵。通过诗词鉴赏,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会和了解诗歌的内涵和韵味,还可以让作者进一步对诗词内涵和审美特征进行把握和发展。因此本文将分析和探讨在诗词鉴赏中怎样对作品的独特韵味进行分析和品味,即探讨更加有利于对诗词作品进行了解的方法,本文将结合具体诗词文本从诗词韵味的本质及表现手段说明诗词鉴赏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古典诗词具有一系列独特的语言风格特征,而“名词优势”是其中较突出的一种。这种“名词优势”表现为数量优势和功能优势。在古典诗词中,名词具有一种意象的自足性,是形成汉语诗意的天然的语言质料,因而“名词优势”具有独特的诗学审美价值,既可强化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又可拓宽诗意联想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它的形成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的概括 ,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本文从美学的角度 ,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涵义及特点 ,意境的构成与提炼及其意境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渊薮。古典诗词造就了成语,成语烘托了古典诗词,二者相得益彰,堪称绝配。古典诗词成语内容独特,风格鲜明,意义隽永,生成方式也别具一格,具有知名度大、表现力强、覆盖面广、使用率高等特质,历来是汉语成语中最富活力的一个板块。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虽然没有那么多的古诗词,但是其中的古诗词却能够反映出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面貌和成就,并且在其中还包含着大量的审美教育资源。我国古典诗词中的语言美以及其独特的表达形式都是其他的文学体裁所不能媲美的。同时,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还蕴含着形象化的哲理,这也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的重要的资源。本文主要对小学古诗词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漫步于古典诗词装点的美妙旅程,欣赏着诗人词人眼前心中的胜景,你一定会被他们或浪漫或感伤或激昂的情绪所感染。他们用生花妙笔编织着自己心中的梦境,这梦境又不知拨动了你我心底多少的美梦。慢慢地欣赏,细细地品味,让我们在彼此的梦境中走过一程又一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了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特征,探究、考察这些特征及表现形式,对于鉴赏古典诗词,继承和发扬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工诗善画,所著《鸡肋集》共收录了二十余首题画诗,其题画诗不仅对画面作了生动传神的描绘,也借诗抒怀言志,而自画自题的题画诗卓有特色。晁补之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匠心巧运,事诗如画,使得其题画诗与绘画作品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2.
台湾女诗人席慕蓉以其独具特色的诗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把影响波及国外。席慕蓉诗歌的特色如何,最简洁的概括是:席慕蓉诗歌具有现代意识和古典情怀。  相似文献   

13.
意象乃诗歌艺术之要素,用何意象,如何用意象,直接决定诗歌的风格和成就。古典诗歌如此,新诗亦然。戴望舒诗歌之所以在现代诗坛占一席之地,与其长于运用古典诗歌意象,并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审美理想加以超越,有很大关系。戴望舒诗歌既有对古典诗歌意象多样性、生活化方面的借鉴,更有对古典诗歌意象象征化的超越以及意象叠加美和意象色彩美的升华。关于戴望舒为何能通过对古典诗歌意象的选择继承和精彩超越,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悒郁真淳"柔美诗风的源由,本文也将作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题画诗具有"抒情言志,见心明性;明哲晓理,感悟人生;隐寓明世,谏讽时事;传道授业,意写画理"的理性意蕴。中国画题画诗使中国画艺术"人"与"文"内外相通,体现着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独有的民族形式和风格。  相似文献   

15.
"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普遍存在,特别适用于叙事诗作中。抓住这种普遍特征,可以进一步突出叙事诗"以事主情,暗蕴主旨,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独特用"隐"之处。同时就叙事诗用"隐"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能深刻揭示诗歌用"隐"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苏轼2000多首诗和300多首词中,涉梦诗词达352首。这些诗词分真梦诗词和欲梦诗词两类,真梦诗词有的记录其真实梦境,有的记录其在梦中的感受和状态,有的记录其在梦中所作诗词;喻梦诗词则主要抒发其古今如梦、劳生如梦的生命意识,而后者又主要表现为世事如梦和时间如梦两种形式。苏轼之所以大量创作涉梦诗词,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敏锐的感受力及前人创作多涉梦有关。  相似文献   

17.
读、诵、吟、唱是我国古代学诗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是,目前我们的古典诗歌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重文情、轻声情现象,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等要求相去甚远。只有重构声情教学新模式,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通过读、诵、吟、唱等声情的诠释,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诗氛围中声情并茂地感受、体悟古典诗歌独特的音乐美和意境美,激发起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的一道特殊景观,也为我们研究文学史上诗与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古典诗词在现代配乐演唱,主要有还原型、普及型、融合型三种类型,进入流行歌坛的古典诗词主要不是以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为先决条件,古今情感的共通性以及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更具特殊意义。我们不应照搬诗词的评判标准评价歌词,而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它的两栖性特点。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并不意味着最终导致一种新诗体的产生,歌在今天真正摆脱了对文学的依附性而得以回归自身,这正是近二十年来诗与歌此消彼长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之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人文精神富矿。大力弘扬古典诗词的人文精神,可以避免青少年学生在技术理性、实用至上的商品经济时代,沦为只有知识没有文化、心理残缺灵魂荒芜的技术人、工具人。用古典诗词长时期地熏陶濡染广大青少年,一定能收潜移默化之功,渐渐变易他们的精神风貌,使他们健康成长为一代气质高雅、人格健全的新型公民。  相似文献   

20.
早在原始艺术阶段,戏剧与诗就有着隐秘的内在联系。随着人类艺术思维的成熟,戏剧与诗的美学关系进入了一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恋的新阶段。在现代艺术中,戏剧中的诗性色彩与诗歌中的戏剧因素相互渗透。戏剧中的诗性色彩表现为剧作的诗性情感和结构的抒情性,它能在典型的戏剧和典型的诗之间建立一种舒缓这两种艺术形式内部张力的新形式。诗歌中的戏剧因素是通过情感的客观化、形式化使诗的艺术形式成为更经典的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它能拓展诗情空间,但并不节外生出某种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