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阮秋红 《文教资料》2010,(17):115-116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青少年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对青少年需要加强人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高级情感——爱国主义、精神追求、创新意识、审美意识等。而古典诗词往往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高雅的情趣,因此,我们要让古典诗词走进青少年的生活,走进青少年的心灵,充实并完善他们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与青少年高级情感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青少年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对青少年需要加强人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高级情感——爱国主义、精神追求、创新意识、审美意识等。而古典诗词往往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高雅的情趣,因此,要让古典诗词走进青少年的生活,走进青少年的心灵,充实并完善他们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团结协作意识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古典诗词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让古典诗词回归大学校园,发挥古典诗词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重大作用,要营造一定的氛围并采取一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时,应该深入挖掘古诗词的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并注意以下三点:一.古典诗词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独立自由的人格;二.古典诗词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人道主义关怀;三.古典诗词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英梅 《伊犁教育》2005,(4):47-47
历来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都选人了相当数量的古典诗词作品,其目的是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提高高中生的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由于读者是青少年学生。所以他们在阅读古典诗词作品时,既存在对文学作品鉴赏中对作品总体形象的规定性范围内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再创造的情形,也存在对作品的意境感知,直至理性认识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偏离现象——这是高中生阅读古典诗词时所特有的鉴赏特征。  相似文献   

6.
强化“时间/生命意识”的启蒙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高雅气质,适度地引导他们辩析诗词曲的不同艺术风格,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打通古典诗词和白话新之间的壁垒,是中小学诗词教学中应注重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中语文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可以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国古典诗词纷繁多样的形式载体和异彩纷呈的艺术特点,古典诗词的鉴赏不易于形成系统的、总结性的方法。笔者不揣冒昧,从自己执教以来  相似文献   

8.
让古典诗词的美育穿越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不仅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能力、审美能力,而且能提升他们的积极情感,培养起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其意义重大。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豪迈开阔的胸襟;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追求人性的坦率豁达、自然纯真的品格;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珍惜亲情,友情。因此,诗歌教学应从两方面努力,让古典诗词的美育真正穿越课堂,走进学生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词对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长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究竟有何作用呢?下面谈谈我的体会。一、古典诗词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我们说,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勿庸讳言的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当前社会上不少的青少年出现了理想失落、道德滑坡及追求低级趣味等思想倾向,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庸俗思想泛滥成灾。因此,培养青少年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趣味,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课题。而古典诗词则刚好弥补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10.
梁飞燕 《广西教育》2014,(10):102-103
提高幼师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需要教师培养幼师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导他们抓住标题、注释提供的信息理解诗词的内容,感悟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诗歌是运用网络这个新的媒介和载体,来创作、传播、存储和阅读的新的诗歌样式。从十多年我国大陆网络诗歌的发展来看,相对于平媒诗歌,它更多地体现了对传统人文精神的解构。网络诗歌的匿名创作放弃了诗人对创作主体角色的承担;颠覆了传统平媒诗中的人文价值观;它的读屏模式消解了平媒诗歌阅读时的诗性体验。电子媒体的崛起,把诗歌置于全球大众文化传播的背景下,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中国新诗可以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实现它在艺术领域的再次复兴。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复兴“隐喻”价值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对人文教育而言 ,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 ,更具有本体论价值。如果说语言是精神的家园 ,那么隐喻而非逻辑则是人心—精神的主要和基本的存在方式。当隐喻的绿洲荒芜或遭受破坏 ,不及物的人文精神世界就失去了存活的机缘和语言的土地。当人文学科变成了知识化、概念化、形式化、精确化、记号化的“零度语态”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的人文之师日益失去隐喻的能力 ,而把人文教育误当科学教育来操持时 ,人文教育必然祛魅。古典人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智慧便是隐喻的教育智慧 ,现代人文教育必须承继这一智慧性语码 ,复兴隐喻的价值和功能 ,以使我们的人文教育变成人性化教育而非机械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诗歌在民族遭遇巨大浩劫后的第一时间里,肩负起了宣泄民族情感、抚慰民族精神创痛、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和文体使命。抗震诗歌内容丰富,特征鲜明,闪烁着耀眼的人性和人道主义光辉,放射出博大、智性、深刻、健康的时代光芒。抗震诗歌是中国当代诗歌一次自发和自觉的“自我救赎”运动。好的诗歌理应担当起社会责任,我们需要用诗歌的力量支撑民族抗震的脊梁。  相似文献   

14.
探析郑樵诗歌强烈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创新求实和民胞物与精神。指出郑樵诗歌是郑樵思想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樵作为“精神界之战士”先驱,应当还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重要的常量意象之一。在古典诗词中,它受传统艺术精神的局限,多呈现“静”的本质属性。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突破了这一传统艺术精神的限制,其笔下的山意象不仅充满着奔腾飞跃的“动”的属性,而且更多的是借山来表现人的主体精神。这种突破主要源于他的胸襟,对自然界的本性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海子试图用诗歌挽救这个文明衰落的年代,挽救这个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流失,人文关怀荒芜的时代。海子的诗歌是对乡村、土地、河流、日月星辰最直接的感知,是生存环境对人类哺育的感恩,是对土地上生活的人生存的关注、对生命的关切,是对民风民俗、乡情的直接抒写。海子的诗歌十分关注风景中的人文精神,卒章显志,体现着人文主义的情味。海子的诗歌既是对古典文学的继承,又是对古典文学的革新与创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主义”是humainism的译名。在中国,晚期社会和清朝前期以李贽、汤显祖、戴震、曹雪芹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潮,适宜于称为人主义。人主义思潮在当时的中国虽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艺复兴运动,但它是近代明的滥觞。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人主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歧异,有相当多的学把儒家的精神以及中国化的精神总括为“人主义”。本对“人主义”一词作了必要的界定,并有所辨析。  相似文献   

18.
独立富强始终是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努力追求的目标 ,他们设计过种种方案并为之努力奋斗。而严复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以其学贯中西的文化底蕴 ,把思考的对象定格在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他对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批判、对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的学习以及对近代人文精神的构建模式 ,启动了对近代人文精神的探索 ,开始了从古典人文精神向近代人文精神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如众所知,杜诗的经典化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杜诗学史上,严羽的意义在于,他不仅注重对杜诗个别作品的赏析,更从理论的高度准确地把握了杜诗的艺术特质;特别是他时时把杜甫和早在盛唐已成经典的李白放在一起等量齐观,从而确立了杜诗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20.
韦东海 《柳州师专学报》2012,27(3):83-85,95
职业教育中,对科学和人文的重视程度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在阐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殊含义的基础上,针对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