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生负性情绪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人际关系、学业成绩、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因此对大学生负性情绪诱因及消解方法的分析与探讨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科学的问卷设计为依托,对大学生进行了负性情绪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负性情绪诱因是可以归类的,同时消解方法也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及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与正性情绪的情感分享、维持和负性情绪的转移、放松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正性情绪的克制和负性情绪的发泄、压抑、体验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正性情绪的情感分享、自我激励、维持、表露和负性情绪的重评、转移、放松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负性情绪的发泄、体验、压抑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对人际关系困扰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正性情绪的分享与维持、负性情绪的及时转移与放松有助于改善个体的人际关系状况,提高生活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孤独感量表、负性情绪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359名大学生进行测定,探讨三者关系.结果表明,手机成瘾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源地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均呈显著正相关;负性情绪在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孤独感和负性情绪是影响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可以从降低孤独感、改善负性情绪入手.  相似文献   

4.
旨于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和自尊对抑郁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抑郁的策略。运用抑郁自评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自尊量表,随机抽查260名在校大学生,从而得出结论:性别对依恋类型、自尊水平及抑郁分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依恋类型对抑郁情绪有一定的作用,自尊水平越高,个体的抑郁情绪越少。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和能力建设两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减少大学生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随机整群抽取721名在校大学生,对其施测亲密关系量表、特质元情绪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以探讨成人依恋、元情绪和成就动机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元情绪在性别、年级、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维度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2)元情绪在依恋回避与成就动机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即依恋回避通过元情绪间接影响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心理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学生的情绪特点着手 ,阐明情绪与人的认知过程及躯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从学习压力、家庭经济、恋爱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 ,探讨适时有效的心理护理 ,减少或消除大学生负性情绪恶化进而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 .  相似文献   

7.
压力与负性情绪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大学生校园压力的类型多样,测量方法不一,负性情绪的诱发方式特殊,因此,校园压力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一般压力理论视角下,探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以及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受欺负问卷、自伤行为问卷、社会排斥问卷和负性情绪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网络受欺负、社会排斥、负性情绪和自伤行为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受欺负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大学生的自伤行为。首先,网络受欺负直接预测大学生的自伤行为;其次,网络受欺负通过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间接对自伤行为产生影响;再次,网络受欺负通过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伤行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网络受欺负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自伤行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负性情绪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外界环境事物不符合个体主观需要从而个体产生的不良情绪,如悲伤、情绪低落等.负性情绪一直困扰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如果调节不好,必然会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可通过如下自我调节策略来提高应对负性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情绪调节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联非常密切,情绪调节技能的不足往往会导致很多情绪障碍的发生.为探讨情绪调节技能与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将《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和《正负性感情检核表》施测于149名听障大学生和159名普通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听障大学生在情绪调节技能的三个方面(情绪接受、冲动控制和策略使用)体验到更多的困难,在情绪适应方面体验到更少的正性情绪和更多的负性情绪.进一步分析发现,对负性情绪的预测中,听障状态和策略使用的主效应显著,听障状态对情绪接受与负性情绪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即情绪接受方面的困难对听障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体验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对普通大学生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对我们设计和实施情绪调节技能方面的针对性培训来改善听障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问卷法对431名中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进行测量,考察中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特点并比较了不同亚群中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发现:(1)中学生在七个学校生活质量维度的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师生关系、机会、社群关系、整体满足感、经历、成就感、负面情感;(2)学习成绩为下等的学生负面情感显著多于学习成绩为上等的学生;人缘越好的中学生负面情感越少;中学生在除负面情感以外的各学校生活质量维度上呈现出人缘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的特点;(3)不论在何种家庭类型的学生亚群体中,均呈现出负面情感随家庭关系融洽程度的提高而减少,其他维度的生活质量随家庭关系融洽度的提高而提高的总体趋势。在家庭关系为不融洽、一般和融洽的学生亚群体中,核心家庭的学生都倾向于对其学校生活质量做出较高的评价。在家庭关系很融洽的学生亚群体中,几代同堂家庭的学生倾向于对其学校生活质量做出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智能课堂助手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产物,其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技术与学生自然交互,实现趣味性学习、个性化教学。从大学课堂情境、学具、教具、资源4个方面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提出智能课堂助手与学生自然语言交互的课堂教学架构,并实现课堂教学具体应用。研究发现,智能课堂助手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积极影响,智能课堂助手正向影响学生课堂情感状态,正向情绪高于负向情绪,课堂不良行为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3.
叶芳 《文教资料》2006,(10):174-176
听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它必然涉及情感。积极的情感促进语言学习,消极的情感阻碍语言学习。本文分析了传统听力教学中心理障碍的产生及其危害,阐述了图式理论的定义与内容,并对英语听力教学中如何运用图式理论培养学生积极情感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络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高校校园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所传递的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情感、品质、心理的影响也日益深远。这种影响是极其复杂的,既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相应地,网络的迅速发展既带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同时也给传统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迅速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将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iew the limited literature on the emotional aspects of teachers' lives. First, a multicomponential perspective on emotions is described, the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eacher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is reviewed and critiqued. Next is a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 suggesting that teachers' emotions influenc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gnitions, motivation, and behaviors. Four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posed: 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 adoption and use of teaching strategies, learning to teach, and teachers' motivation.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a multicomponential perspective on emotions is provided. This review draws on a variety of research literature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educational sociology, and research on teachers and teaching.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趋于成熟的过渡时期,遇到挫折后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出走、自杀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充分说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以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任重道远,亟需进一步加强并长足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7.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d parent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global self‐esteem development. Eighty 5‐ to 13‐year‐olds and one of their parents provide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through questionnaires, open‐ended questions, and a laboratory‐based reminiscing task. Parents who included more explanations of emotions when writing about the lowest points in their lives were more likely to discuss explanations of emotions experienced in negative past events with their child,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child attachment security. Attach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concurrent self‐esteem, which predicted relative increases in self‐esteem 16 months later, on average. Finally, parent support also predicted residual increases in self‐esteem. Findings extend prior research by including younger ages and uncovering a process by which two theoretically relevant parenting behaviors impact self‐esteem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消极影响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消极影响,本文特指对学生造成负面效应的教师影响,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把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反面。教师的消极影响主要来自偏误的认知、不良的情绪和态度、不当的言语、不当的行为。这些消极影响除了一些直接伤害学生健康之外,其余往往可能经过若干中间环节如心理暗示、情绪感染、心理惩罚、标签预言、观察学习等对学生发生负面作用。要防范教师的消极影响,就需要加强教师管理工作,实行教师问责制;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自身强化教育学意向,从源头上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9.
依恋对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对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归纳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依恋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依恋对象是婴幼儿情绪的“外部组织者”;婴幼儿在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中学会情绪调节;依恋安全性是导致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依恋对象提供身体和情感的安全依赖;婴幼儿依恋具有情绪动机功能和促进儿童对情绪的理解的功能。依恋的这些功能促进了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文章还依据这些心理机制归纳了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小百合作为大学校园BBS,它反映了青年学生的思想动向。BBS是虚拟社区,青年学生生活和情绪的方方面面通过虚拟空间展示出来,因为不用披挂真实生活的面纱而显得更为率真,更接近情绪和想法的原始出发点。本文通过对小百合焦点事件的考察,初步总结出焦点事件在小百合上传播的一般规律以及通过网络焦点事件展现出来的青年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