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编辑工作的综合目标管理程佛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编辑工作或曰“中心”,或曰“龙头”,无非是喻其在出版工作中所处地位的重要──坚持出版方向是主导,创造优质高效是基础。因此,搞好编辑工作改革,加强编辑工作管理,就成为出版社的首要任务。编辑工作管...  相似文献   

2.
编辑是出版社人员构成的主体,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基础和核心。重视编辑岗位,重视编辑人员的培养,始终是出版社的大事。因此,要保持一支高素质、能战斗的编辑队伍,在发挥老编辑、骨干编辑作用的同时,不能不重视新编辑、青年编辑的培养和训练。出版社不能出现编辑“断档”,否则就会形成图书出版的“低潮”,甚至导致出版社败落。而在人员更替的时候,则必须加强对新进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我国老牌出版社内部,有着培训新编辑的优良传统和许多行之有效的严格的成套的培训方法。正是靠着这种传统  相似文献   

3.
编辑室主任在选题策划中的决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抓好本室的选题策划工作,就等于编辑室工作成功了一半。本文试就编辑室主任如何在本室选题策划工作中发挥决策作用,谈些粗浅认识。一、在编辑室选题策划体系的构建中发挥决策作用室一级选题策划体系是编辑室选题策划工作成功的保障。室主任应创造...  相似文献   

4.
按《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校对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但在实际校对书籍稿件的过程中,须要注意的事项还很多。如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杜绝疏漏大错,起到提高书籍出版质量的作用。一、要协助编辑把好书稿质量关。按常规讲,中级职称以上的编辑审读和加工整理书稿的水平是比较高的,各出版社也正是依靠这些“台柱”,形成每个出版社独具特色的出书体系的。但是,这不等于说他们编出的任何书稿都是高质量的,都是完美无缺的。在校对书稿时,校对人员应从把好出书质量关和对广大读者负责的高度出发,严格审校。只有这样,才能挑出书稿中的毛  相似文献   

5.
人过50岁,大家称中老年人,也就不脸红地往《老编辑甘苦谈》栏目投上稿件。但严格说来,我算不上老编辑,因为我从事编辑工作仅有十个年头。我原来做的工作主要是与显微镜打交道。我喜欢文静、细致的工作,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后,面对工作的选择,我挑选了出版社。 当时出版社刚成立一年,正处于艰难的创业阶段。与社长的第一次谈话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他说,“编辑是为人作嫁的工作”,“我们出版社是很清贫的”,是否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6.
我在出版社做过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办主任 ,后来担任社领导 ,也主抓编辑部门工作。在抓编辑工作的实践中 ,有过成功的喜悦 ,也吞过失误的苦果。对于总编办工作的重要性 ,有着切身的体验。现概括为“地位、作用、职能”六个字 ,谈谈我的体会。   一、总编办在出版社的地位  我认为 ,总编办在出版社处于“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位置。它的任务是 ,为达到编辑工作目标 ,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工作。它是出版社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 ,在出版社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我所知 ,有的出版社曾经撤销过总编办 ,但不久又恢复总编办的建制…  相似文献   

7.
出版社资料室主要是面向出版社的编辑人员。编辑的知识结构既“博”且“专”。所以出版社资料室既要满足各门类编辑所需又汉有脱离出版范畴的特色,这样就要求出版社资料室的藏书在实用的基础之上,更要“精到”.本文旨在加强出版社资料室藏书精品意识,为出版高质量,高水平的图书做好前期服务。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出版社逐渐建立起,编辑工作一直是出版社的中心工作.而在编辑工作中,审稿又一直是编辑工作的中心.各级编辑人员的全部工作中,审稿工作都占有很大的分量.虽然审稿工作一向受到重视,但对审稿工作意义的认识,却可以说一直是不够全面的,而只是片面地强调了它的“把关”意义.人们不仅在口头上把审稿称之为“把关”,出版社的老编辑、领导对青年编辑也只是强调审稿就是“把关”、审稿就要“把好关”等等.以致于后来在一些文章中,也是这样说.日渐月染,审稿就似乎即“把关”,“把关”就似乎即审稿,二者仿佛变成为同义词了.将审稿等同于“把关”,实际是以偏概全了,是没有全面认识到审稿的意义.所谓“把关”,指的主要是“把政治关”——虽然有时其意义是超出“把政治关”,但实际就是要防止政治性错误.政治性错误自然是应该防止的,不能让我们的出版物中出现政治性错误,因此,“政治关”是应该要“把”住的,这点自然没有问题.因为,我们出版事业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审稿工作就具有政治性工作的性质.把住政治关,无疑也就是审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审稿的意义、作用决不仅仅是“把关”,因而也不能把审稿与“把关”等同起来.“把关”只是审稿意义、作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也谈编辑工作霍小齐“为他人做嫁衣裳”这句话,很好地表现了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至今仍未过时。我以为,做一名编辑首先要具备这种“为人做嫁”的奉献精神;没有这种样神追求和思想素质,是当不好编辑的。但是.有了这种精神追求,并个等于就能做好编辑工作,还要解决...  相似文献   

10.
前几期的《出版工作》上,有同志提出编辑职称可分见习编辑、助理编辑、编辑、主任编辑、总编辑。我觉得把“主任编辑”作为编辑的一个职称不好,不如改为“编审”妥当。因为“主任编辑”,在“编辑”前面加“主任”二字,容易同行政职务的“编辑室主任”混同。事实上,有的出版社就把编辑室的行政领导和  相似文献   

11.
出版社以编辑工作为中心,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个正名的口号。就如科学院要以科研为中心、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一样。出版就是出书。为了出书,就要有编辑、设计、校对以及党务、思想、人事、财务和后勤等等一系列工作。它很像一个“公司”:其产品是精神食粮,其原材料供给者是作者,而原材料的加工者即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则是编辑。这里,第一位的中心工作是编辑工作,其他一系列工作都应围绕着编辑工作,有利于编辑工作,多中心论是错误的。事实上,愈来愈多的教训从反面告诫我们,出版社必须以编辑工作为中心。吕叔湘先生指出了“排字房指挥出版部,出版部  相似文献   

12.
浅谈现代出版编辑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版业是“知识产业”、“智慧行业”,担负着先进文化的传播任务,处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前沿,它对出版社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就现代编辑基本素质问题谈一点看法。 观念层面 观念现代化是编辑工作整体现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编辑能不能出好书,创一流业绩,无一不是与观念相联系的。编辑观念的现代化,主要标志是: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专业的出版社中,长篇小说编辑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分工搞这类编辑工作的,往往人数最多,比例最大,任务也最重。因此,搞好这方面的编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该出版社对社会主义当代文学事业的发展上所做出的成绩多少和贡献大小。但是,在“文化革命”期间,到出版社来“掺沙子”的和宣传队员,却有人公开说过:“只要能认识几个中国字的,谁都能当编辑。”在我们周围,一些人的头脑里也存在着这样一种逻辑:似乎只要认识一些方块字,在中文上有一定基础的人,就可以当好一名文学编辑。其实,事实远不是这样简单的。  相似文献   

14.
经中国编辑学会批准,该会科技读物专业委员会(筹)拟于今年9~10月召开“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此次研究的主题是,分析新形势下编辑工作发生的新变化、遇到的新情况和提出的新要求,探讨解决目前编辑工作中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路子与办法,努力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和效益。研讨范围涉及新形势下总编辑工作创新研究、编辑工作创新研究、科技编辑人才培养、如何提高科技出版物质量及特色科技出版物编辑工作创新研究等五个大的方面。参加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全国科技出版社和科技性大学(包括含有理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的社…  相似文献   

15.
罗勇 《现代出版》2001,(3):20-21
目前图书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各出版社的编辑在工作上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以一些小型出版社尤其是小型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感触最深。与实力雄厚的大出版社的编辑相比,小出版社的编辑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1)竞争上的不平等。大出版社所拥有的雄厚实力使得社会各界均给予格外的关爱。小社编辑们琢磨出的一些有潜力的选题也往往由于“庙”小请不到“真神”而无法启动;即使是策划好的选题、组好的书稿,也随时有可能被大社“抢”走。(2)通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抵消了大学出版社身处人才密集的大学校园这个优势。的确,身处知识…  相似文献   

16.
选题设计,是编辑同行们永久的话题,实践中的丰富创造将不断推动研究的深入。本文提出“选题总构想”的概念,并阐述编辑室或编辑个人如何在选题总构想的统率之下搞好编辑室和编辑个人的选题设计。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出版社是有专业分工的。但是,任何一家出版社在专业分工的范围内出书,仍然是有选择、有侧重的。出版社领导和编辑队伍的素质,出版社所在地的文化发达程度,出版社的地理位置,出版社的作者层次和作者的地理分布,许多条件影响着出版社出书侧重点的选择与确定。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出版社领导和编辑队伍的素质。一家有着高素质、高追求的出版社,是有“选题总构想”的。这个总构想,指导着出版社所有工作的运行。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出版工作被誉为“人的工作”,尽管它不是一项极容易赚钱的工作;出版社编辑的社会地位较高,编辑工作很受欢迎,特别深受那些大学毕业的女性的欢迎。但是,要进出版社工作是相当不容易的。每年报考进出版社的人很多,真正能录取成为出版社职员的人却极少。如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85年接受200多人的报名考试,但经过考试面测,层层遴选,最后只录取了5人;该社的录取比率还算是比较高的。出版社对编辑的要求是比较严的。首先,要成为一个编辑,学历很重要,编辑绝  相似文献   

18.
新近,我欣喜地读到了中国书籍出版社建立后出版的第一本新书:阙道隆主编的《实用编辑学》(为“出版知识丛书”之一)。中国书籍出版社是专门出版“书籍专业”方面的出版社,可以说是全出版行业同志们“自己”的出版社。这家出版社的成立,预示着新兴的出版学、编辑学、发行学、印刷学的研究正在方兴未艾地发展起来。这部近30万言的《实用编辑学》,是由京沪等地出版部门的一些社长、总编和老编辑分头撰写的。这本《实用编辑学》不但从理论上阐述了编辑领域的内部规律,而且对编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具体方法也详加论述。不仅谈了图书编辑工作的一般  相似文献   

19.
编辑要做“有心人”于伟英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我从事编辑工作已经五年有余了。从一个对编辑工作知之甚少的普通医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对书稿有独立的识别、分析、判断和加工能力的编辑,其间“酸甜苦辣”司算“味味俱全”,从中使我感受到,做好编辑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做个...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实习记者杨嘉)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于11月16日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报告厅召开。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主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作了题为“更加自觉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出版支持”的主题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总编辑朱象清、总编辑沈元勤,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邹学英,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国臣,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林鹏,金盾出版社总编辑郭德征分别结合本社工作特点与创新体会作了题目为“策划是编辑工作的重要职责”、“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