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传统藏书楼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历代的公私藏书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色。但是作为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超越旧式藏书楼思想的公共图书馆,却是十足的舶来品。在中国初具公共性质的图书馆最早可追溯到1594年在澳门创立的圣保禄学院图书馆和1600年在北京创办的南堂图书馆,以及后来的东堂图书馆、北堂图书馆、西堂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在中国首先是由外国教会团体和个人兴办起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耶稣会士也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重新进入中国。1842年他们在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徐家汇建立了总院,“藏书楼之雏形,亦于是时有其轮廓”。1849年上海西侨社会成立了一个“书会”,1851年成立了以后被称作“工部局公众图书馆”。1871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在上海博物馆路建造了其研究东半球文化学术机构——上海文理学会的会所,“里面有  相似文献   

3.
<正> 1.北京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四、外国教会或外国私人在京所设图书馆外国教会或外国人在北京设立的图书馆起源很早,最早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创建的南堂图书馆。此外,还有东堂图书馆、西堂图书馆、北堂图书馆以以莫利逊的私人藏书等。1.东堂图书馆东堂始于顺治七年(1656年),为葡萄牙所属的耶稣教堂。该堂是顺治七年皇帝赐给利类思和安文思二司铎的。东堂图书馆初立时藏书可能较多,因为当时著述较多的传教士,如  相似文献   

4.
目前保留在国家图书馆的原北京西什库教堂(北堂)藏书,亦称"北堂书",是在华传教士与教团藏书的最重要代表。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末由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等草创并初步营建的北京基督教团藏书——南堂书。北堂西文善本书保留着原始装帧,值得深入研究。明末耶稣会士所募图书,在装帧方面的特征比较突出,引起学者关注。但北堂图书馆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修整装订与编目整理工作,少有人提及。本文拟就所见部分北堂西文善本书装帧的初步研究,廓清不同阶段北堂书的主要装帧特征与其来源的关系,探讨欧洲教团与王公贵胄对在华基督教团的藏书贡献;介绍民国期间对北堂书贵重本的修复记载,以促进对其装帧与保护情况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名称演变及其传入 1.名称演变.天主教的名称在中国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唐贞观几年(635),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托里到中国后称为"景教",关于"景教"的来源有不同的看法.明朝李之藻认为:"景者,大也,炤也,光明也",意味着光明辉煌.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阳玛诺认为:"景者,光明广大之意."[1]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藏书史上,常熟虞山一派藏书家的异军突起,当始于16世纪中叶前后,时系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在嘉靖以前的常熟历史上,虽然至少已有40余位史有其名的藏书家,但是他们在整个中国藏书史上的地位显得并不十分重要。随着明前期江南经济的繁荣和文教事业的发达,江浙两地的文风、学风日趋昌盛,常熟一地的私家藏书也由此而蔚然成风。嘉靖元年所立的《常熟县儒学义田碑记》曾说“惟兹常熟,入国朝为畿辅之邑,号称多士。文章德业,彬彬然与上国齿。”袁同礼在《明代私家藏书概略》中也说:“自嘉靖以降,海宇平定,私…  相似文献   

7.
殊途而同归,度尽劫波以后的大陆和台湾出版界曾经萌发过一种共同的热情——六十年代前后对古代中国藏书文献的大量重印。在这一功德无量的热潮中,似以当时在上海的古典文学出版社,北京的中华书局和台北的世界书局、艺文印书馆、大华印书馆、广文书局诸家贡献尤丰。尽管在六十、七十年代其继续发展的道路各有曲折,但此举的功德意义却丝毫未减。时至今日,国内  相似文献   

8.
戈公振先生从二十一岁(1911年)助编江苏省《东台日报》开始,一直到他1935年10月22日在上海逝世,前后二十四年,始终孜孜于新闻事业,他的遗著"中国报学史"对新闻学和报刊史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关于戈公振先生生前个人的藏书,相识他的人一直是关心着的.这些书原存放在当年上海天主教徐汇中学内,1956年冬,在上海市教育局和徐汇中学行政领导方面的协助下,由上海市文化局图书资料查工作组负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主教第一报人李杕于1878年12月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份中国天主教报纸》益闻录》,后来改名为《格致益闻汇报》、《汇报》,直到1911年8月,历时33年之久,从未间断。这不但是研究清末中国天主教历史的一份有用资料,对  相似文献   

10.
一明末清初,在天主教的活动中,起着很大作用的乃是上海人徐光启(1562~1633)。他位至内阁大学士,翻译和介绍了西洋科学书籍,是有名的“实学者”。同时,他也是“明末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之一,是受到耶稣会士高度评价的伟大的天主教徒[1]。至今为止关于徐光启的研究可分为二方面:一方面作为实学者(科学者)得到了高度评价;另一方面是研究和评价了他的天主教徒之事迹。在这些研究中,作为当时的天主教徒,尽管他受到了高度的评价,但是关于他对“天主教理解”则作了如下的评价:“徐光启的根本思想包含了中华思想,所以不能完全说是天主教民[2]。”…  相似文献   

11.
小议藏书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四川外国教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君 《历史档案》2002,(4):92-99
外国教会势力在四川的传播与发展 ,是近代四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它不仅带来了西方的宗教 ,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更引起了四川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反洋教运动。本文根据清代巴县档案对四川外国教会作一概论。一 天主教入川与四川禁教明末清初 ,天主教开始传入四川。初为法国“耶稣会士利类司铎首先入川传播福音”,继有安文思司铎由浙江杭州来川 ,襄助传教事务 ,他们“不惟在成都宣讲福音 ,并且往保宁、顺庆等处虔救人灵”1 。1 70 2年 ,有传教司铎 4人来川。他们在成都购买房屋 ,以“作传教处所”,在安岳也有住址 ,“且有圣堂…  相似文献   

13.
1540年天主教耶稣会在欧洲成立后,葡萄牙最先获得了天主教在中国的保教权。凡耶稣会士赴中国传教皆要服从于葡国并从葡国搭乘船只前往。法王路易十四亲政后改变了这种状况。1685年3月由法王派遣的以洪若翰为首的“法兰西中国传道团”一行6人从法国出发,取  相似文献   

14.
上一节从阅读和述角度谈到春秋战国时士阶层与秘府藏书的关系,这里要进一步指出,春秋战国时已在士阶层中出现私人藏书。这是图书流通史上的一个转折性标志。  相似文献   

15.
馆藏上海教会大学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教会在上海举办教育最初的动机是传教。由于直接传教收效甚微,促使传教士去寻找传教的其他更有效的途径。建立教会学校,就是欧美各国传教士根据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的传教手段。在一般教会学校得到较为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又诞生了教会大学。开办高校的理由为:使上海的上等阶层皈依天主教或基督教,通过他们影响普通百姓等等。因此,早期的上海教会大学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所有学生,不管是否是教徒,都必须接受天主教或基督教教义和礼仪的严厉约束,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每年起码修习一门宗教课程,宗教课程是早期的沪江大学、圣…  相似文献   

16.
“利玛窦规矩”与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随着其海外殖民事业的拓展,西方天主教会输出宗教的热忱空前高涨。为了扩张势力,天主教建立了传教组织“耶稣会”,转向东方发展。由于利玛窦之前来华的耶稣会士与澳门殖民者保持密切关系,明初政府实施了闭关海禁的对外政策,加上驻澳门耶稣会士实行的完全“葡化”的传教方式过于陈旧、僵化,不少传教士便认为“让中国人改变信仰”会如同“接近月球”一样困难。  相似文献   

17.
挑剔媒体     
王乾荣 《传媒》2001,(12):12-13
在上海APACE会议期间,会议筹委会秘书处发言人章启月使用英语发布消息并回答记者提问,一下子使大部分中国记者陷入尴尬——因为他们只有“汉语的耳朵”。有记者还啧有烦言——他的意思是,在中国开会,为什么要用外国语言?这是他没有常识。这个会虽然在中国上海召开,但它是一个国际会议,按惯例要用会议工作语言英语。  相似文献   

18.
古代藏书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淳玲 《图书与情报》2003,(4):75-76,78
我国古代私家藏书自春秋战国之际就已产生,许多藏书家在寒暑不辍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藏书保护方法,更有一些有心之士。将这些经验寻绎归纳。著述传世。纵观古人藏书护书之法,对我们今天的藏书护书工作仍有指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简敏 《新闻前哨》2007,(1):43-45
中国报纸分设副刊可以上溯到1875年上海《申报》在新闻版面之后公开征求“骚人韵士”的“短什长篇”,刊登“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之类”。1911年,《申报》设《自由谈》,并将之作为一个长期的栏目固定下来,由此,副刊正式定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是与报纸副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四大副刊——北京的《晨报副镌》、《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名家荟萃,佳作不断,共同形成了中国文艺副刊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这时副刊摆  相似文献   

20.
十七至十八世纪,罗马天主教会基于天主教教义,对于中国祭孔、祭祖、祭天的风俗礼仪提出质问,从而引起天主教内部不同教派以及康熙朝廷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反应和论争。围绕这一论争形成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其中大部分是用拉丁文写成,也有少量的满文文献。本文翻译介绍的是一篇有关礼仪之争的满文史料,它作为一篇原始文献的副本刊载于耶稣会士所编辑的《Brevis Relatio》(汉译《简短的报告》)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