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目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出发,主要通过心理测验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关系,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关依据. 研究方法:测试对象、心理测验方法、90项重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体育态度韦尔(wear)等价式量表(A)测验、身体素质测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出发,主要通过心理测验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关系,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关依据。研究方法:测试对象、心理测验方法、90项重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体育态度韦尔(wear)等价式量表(A)测验、身体素质测量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开设《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验比较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广西大学部分学生和《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建设为研究对象,对此课程在高校的开设背景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此课程的评价探讨,从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状况及科学的健身功能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来论证《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在高校开设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社会体育的发展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于海涛 《体育科学》2002,22(4):85-87
运用心理量表SCL-90调查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了不同心理健康状况对其身体素质所产生的影响,论证了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娱乐性教学手段,区别对待、坚持集体活动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和全面发展,是高校体育教育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训练与心理训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育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教育。为此,对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中女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单纯的研究身体素质、技术、体能等已远远不够。体育教学以身体素质和技巧训练为主要标志,学生在动态与静态的交替中进行身体各部分的练习,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危险性。因此,体育教学存在着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可能性。就女大学生而言,探索其在体育教学中心理障碍的成因、特点和类型,依据体育心理健康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避免或消除女大学生体育的心理障碍,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我院95~97级女生180名,各年级人…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江苏高校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发展状况,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级递增,身体素质水平、体育生活方式良好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呈现二年级得分最低,三年级最高,一、四年级居中的状况。建议:增加高中毕业生综合体育素质评价在高考环节中的比重,加强学生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积极建立科学的个性化运动处方网络体系和校园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互动评价机制,实施高校体育工作第三方评估,构建学校、社区相联系的大学生体育组织体系,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论述了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效应,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期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伟  吕玉军 《体育科技》2011,32(1):63-65
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状况下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体质、心理、运动技能水平不足的现象,通过实验研究应用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改善了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增进了健康,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有明显效果,其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果显著,推动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 4所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研究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为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南京市 4所高校 14个专业大学一年级的男女新生 32 0名。1.2 研究方法①问卷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并对有心理状况的学生进行筛选和归类。②实验法。大学一年级开设高校体育普修课 ,二年级开设专选课和健康教育课 ,并测量体育锻炼后即刻的心理状态变化。③同时采用访问座谈法和文献资料法。2 结果与讨论2 .1 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人日益增多据调查表明 ,有 19.6 %…  相似文献   

11.
运用心理量表SCL-90,对藏族内地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心理亚健康对身体素质所产生的影响,论证了心理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旨在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伟 《山西体育科技》2010,30(1):35-37,40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针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状况下降及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运动处方整体教学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的体育课程改革模式,研究表明其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有明显效果,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开设体育舞蹈教学功效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高校体育舞蹈课的教学效果;应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调查和分析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特征,结果表明,学生通过体育舞蹈课的学习和锻炼,不仅可以较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而且还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某一所高校两个校区的校国体育文化建设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心理健康水平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继明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40-441,443
对一所大学两个校区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心理健康水平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教学功效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探讨了高校体育舞蹈课的教学效果 ;应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 -90 ) ,调查和分析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特征 ,结果表明 ,学生通过体育舞蹈课的学习和锻炼 ,不仅可以较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 ,而且还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运动心理学     
G804.82 20034503体院大学生自尊、个性、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ofsome psychological factors with mental health instudents[刊,中,A]/谭先明,王玉昕(广州体育科研所、运动解剖教研室)//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44-46表3 参10(SJ)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研究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中介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以271名体育学院学生(平均年龄为20.4±1.19岁,男216人,女55人)为研究对象,以心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发现:(1)大学生之自尊、个性、应对方式及心理控制源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比较突出的因素有个性结构中的”情绪稳定性”、自尊、应对策略之”解决问题”及”求助”、心理控制源之”内控性”;(3)情绪稳定性、自尊、解决问题及内控性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存在着交互作用。结论: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要特别重视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高职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对其体育生活方式及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以了解高职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些因子在性别、年级、来源地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在总体上高度相关。建议学院从学生的体育生活实际出发,促进学生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增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敏 《体育科技》2014,(6):141-142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当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HQ的培养现状和意义,然后系统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HQ的培养方法,希望能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了调查,探讨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以及高校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