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宗白华的美学著作和文献中,对宇宙的深切感情和执着信念贯穿整个美论的始终。本文试 图从生命和艺术的完美结合、“道”即宇宙两个层面来分析宗白华美学思想中所蕴涵的宇宙情怀。  相似文献   

2.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把审美与艺术的虚实关系宇宙观高度作本体论论证。他借助“气一元论”思想对宇宙生命本体-“道”的“虚实相生”精神作了唯物论的阐释,并由此指明了中国的艺境追求指向“道艺一体”的理想的必然性。这是“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成为“中国艺术思想的核心部分”的哲学原。  相似文献   

3.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把审美与艺术的虚实关系提到宇宙观高度作本体论论证.他借助“气一元论”思想对宇宙生命表体--“道”的“虚实相生”精神作了唯物论的阐释,并由此指明了中国的艺境追求指向“道艺一体”的理想的必然性.这是“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成为“中国艺术思想的核心部分”的哲学根源.  相似文献   

4.
“气”作为中国诗学的基本范畴,从客体方面,启示着一种生命生成的宇宙精神;从主体方面,表现为充满生命动感的人格基质。而它最终的诗学意义,在于超越主客对立,以整体的人格结构,化合宇宙生命,昭示中国诗学的整体精神。因此,我们应从以往的“表现”理论,转换一种新的视角看中国诗学:即整体显现。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生命哲学和文艺思想是宗白华生命诗学的理论基础。早期宗白华哲学思想主要受到柏格森等西方生命哲学的影响,成熟期则回归中国哲学,吸收了儒、道、释等各家的生命哲学思想,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仍在其中发挥着潜在影响。宗白华主张文艺的生命本质和审美本质,持文艺形式与内容统一论。在生命哲学和艺术观的共同作用下,宗白华生命诗学形成了生命特质观和审美本质观。其诗学与生命哲学、艺术观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宗白华先生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极大地拓展了意境的外延.首先,他将生命意识引入造型艺术,拓展了意境在建筑、雕塑等领域的应用;其次,在音调艺术中,把音律和时间结合起来,让音调艺术从宇宙本体“道”出发,重新挖掘在时间中的音调艺术;最后,在融合时间、空间的拟态艺术中,他把“舞蹈”艺术的价值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肯定了中国传统戏剧“化景物为情思”的意境创造方法.  相似文献   

7.
宗白华从中西比较的角度论证了中国艺术的宇宙精神根源于中国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并以中国山水画意境创造为支点,揭示出中国艺术音乐之境的哲学根源。本文以中国气论哲学为背景考察宗白华艺境创造理论的文化哲学基础,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深层底蕴。  相似文献   

8.
生命是宗白华的诗学特质.宗白华诗学的生命特质观包括这样几层含义:生命和精神是诗的源泉,诗是生命的表现,诗的最大价值是对生命的真相与意义的启示.生命特质观明确了诗的生命本体,从而确立了它在宗白华诗学中的决定性地位.宗白华的生命哲学为其诗学生命特质观的形成提供了坚实而深厚的哲学基础,并促使其诗学整体呈现出哲性诗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宗白华的“意境”是一个具有浓厚形而上意味的范畴,他在这个概念中寄寓了自己对于宇宙真理的探索意志,而宗白华对于中国画艺术的研究,都旨在阐明中国画意境中所蕴含的中国人的宇宙观念,并致力于揭示出构造这种意境的形式元素的独有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的精神化蕴涵着深刻的人精神和美育品格,形成于“轴心时代”的“人以化成天下”的命题奠定了这种化精神的基础。“循天道,尚人”的人倾向、“致中和,得其分”的中和境界以及“崇礼乐,赞化育”的美育工夫,构成了中华审美人精神由内而外、由体而用、由境界而工夫的基本内涵和总体风貌。中国传统人精神追求审美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境界则突出人精神,这就是中华审美人精神。  相似文献   

11.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2.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3.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论“硬新闻”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硬新闻”写“软”,成为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软化硬新闻,要把理论认识和新闻实践统一到党性与群众性相一致上来,找准党的要求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硬新闻软化到位的标志,是广大读受看报道。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19.
箕子的“子”不是爵位,商王朝没有子爵。“子”是由王族的姓变为尊称的。箕子是中国第一个称为“子”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20.
文本<废都>是一种源于现实废都、又超越了现实废都的文学范式和艺术文化范式,它是一种由废都文学文字符号、废都文学形象符号和废都文学意象符号组成的描写废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化系统.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其通过废都文化氛围的烘托、渲染和暗示,揭示了废都文化隔离机制对于废都人的种种文化隔离现象,并对戕害废都文化人的那种"废都文化",做了更深层次的理性反思和文化批判.文本<废都>所揭示的"废都文化"问题,至今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我国现代化进程,对此我们必须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