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林清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110-111
情绪紧张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不同的情绪紧张度能够引起不同的机体反应。通过对练习太极拳及太极拳比赛的大学生的情绪紧张度进行调查统计,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述,为提高和普及太极拳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情绪紧张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紧张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不同的情绪紧张度能够引起不同的机体反应,如果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降低身体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本文通过对习练太极拳中老年人的情绪紧张度进行调查统计,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旨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情绪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运动对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心理学理论就太极拳运动对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认为:①太极拳运动通过生物反馈途径影响人的情绪;②通过太极拳运动使锻炼者进入流畅体验和暂时解脱的状态来影响人的情绪;③太极拳运动通过保持和改善神经系统机能状况来影响人的情绪;④通过太极拳运动中生动形象的动作,可使锻炼者的消极情绪得到宣泄和排遣;⑤通过长期的太极拳练习.可以使练习者的思维更加合理、情操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构思设计了太极拳处方教学。太极拳处方教学目标要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情绪健康、智力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交健康;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各种锻炼空间,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对照、心理测量及生理测定等方法,对40名老年人参加太极拳活动进行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视觉反应、动作速度有一定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妇女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区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倾向但无严重躯体疾病和严重精神疾患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个人情况研制针对性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民族舞蹈运动的运动处方并实施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76名研究对象实施运动处方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经过4周规律的运动后,研究对象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有显著缓解,8周后改善更为明显。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和民族舞蹈运动均可有效改善老年妇女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就运动项目而言,民族舞蹈运动在老年妇女抑郁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太极拳运动在老年妇女焦虑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  相似文献   

7.
朱晓庆 《当代体育科技》2020,(9):207-207,210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不仅是一种优秀的养生方式,更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法,能够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等,具有诸多益处。不同人群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能够收获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国很多人都将太极拳作为长期的养生及健身运动。本文主要通过对太极拳的养生及健身原理进行研究,继而分析太极拳的养生及健身作用。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同时,也可以调节锻炼者的心理情绪,国内外有不少学者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太极拳运动具有这些健康益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快,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众多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研究探讨.而太极拳运动...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研究成果中涉及的王宗岳其人、《太极拳论》的作者、出处、流传和《太极拳论》本身进行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对王宗岳其人是否存在及其生存年代问题依旧没有一个全面、清晰的研究成果;对《太极拳论》作者的研究则多以现有部分史料记载进行归纳总结、简单逻辑分析而得出结论,研究成果显然不够全面;对《太极拳论》出处及流传的问题则伴随其作者的研究归属的不同而不同;对《太极拳论》本身进行的研究成果则多偏重在文化层面和较为浅显的理论如何指导实践的解释性研究当中,研究思路不够全面,且缺乏全面性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思路、研究深度及研究广度仍有待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健美操和太极拳作为不同锻炼方式,对湘西吉首大学部分大学生就不同锻炼方式对心境的不同影响进行了15周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5周健美操锻炼和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身体心境及各维度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健美操锻炼对大学生心境的影响效应不如太极拳效果好,不同锻炼方式对湘西地区大学生的心境产生不同的效益,均可促进心境不同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为男教师个人成就感明显低于女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上随教龄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在个人成就感上随教龄的增加先增强后下降;职称越低,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越高;学历越低,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越低;学历越高,个人成就感越高;城区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法,研究放松状态和紧张状态下优秀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情绪反应特点。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的情绪反应剖面图变化平稳,而普通大学生剖面图变化陡峭;健将级运动员在紧张应激情境下良性心境增加,负性心境减少,并且在紧张情境下情绪反应稳定,而一级运动员的情绪反应呈起伏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We tested hypotheses grounded i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regarding athletes' cognitive appraisals and emotional reactions when returning to competition following a serious injury. Professional male athletes (N = 225) competing in the Australian Football League were presented with return-to-competition scenarios that varied with respect to: (1) degree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2) salience of re-injury concern. Significant MANOVA main effects were observed for the degree of self-determination on both primary appraisals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as well as for the salience of re-injury concern on emotional response. Follow-up ANOVA polynomial trend analyses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zed trends for greater self-determination in the return to sport to result in more positive appraisals and affect. Findings support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contentions and research indicating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increased self-determination.  相似文献   

14.
关于女子篮球运动员比赛成败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 Weiner归因理论为依据 ,探讨了我国女子篮球甲级队运动员对比赛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特点。结果显示 ,女子篮球运动员对比赛成败有不同的原因认知 ;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后的情境 ,且极显著地认为失败的结果可以改变 ;成功后主要产生感激、自豪、欣慰 ,失败后主要产生内疚、惋惜 ,成功后情感反应强烈 ;女子篮球运动员对比赛成败归因存在主力运动员与非主力运动员之差别 ,主力运动员情感反应强于非主力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自编由行为维度、情绪维度、基底维度、成就感维度四个维度组成的《体育院系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就所编制的量表对福建省7所体育院系10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福建省体育院系大学生成就感维度的倦怠程度最为严重,福建省体育院系社体专业学习倦怠现状比体教专业较为严重。学习倦怠四个维度对不同年级的多重比较中,年级越低,情绪倦怠程度越严重;年级越高,行为倦怠程度越严重;随着年级的增高,成就感倦怠程度有所增加;基底维度的倦怠程度取决于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的均衡程度。  相似文献   

16.
游戏的本质与体育娱乐产生的根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辩证逻辑的观点,分析了游戏的本质和体育娱乐产生的根源,提出游戏的本质是自由性,娱乐性仅是其外部反映,体育娱乐的实质,在于运动中对自由的追求是否得到满足后的情绪反映。  相似文献   

17.
采用编译的“压力调查表”对重点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有54.7%的学生总体压力感很大,且有34%的学生感觉压力已经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总体压力感很大的学生中,随着年级的增高,特别是高三年级学生,出现不良的躯体、认知、情绪反应增多;总体压力感很大的学生中,女生的不良躯体压力高于男生。运动群体总体压力感很大和感觉压力已经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人数均少于非运动群体。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学生压力的不良躯体、情绪、认知反应,但当学生的压力感很大时,运动对其缓解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根据情绪的认知—动机关系理论和情绪的概念化观点,以61名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测量等研究方法,检验了被试的情绪反应与报告的应对方法、知觉到的应对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了情绪和知觉到的应对方法对奥运会中主、客观成绩的预测程度。研究认为:运动员的乐观情绪与应对效果有关,并且是客观比赛成绩的正面预测因子;当运动员所报告的消极情绪作为负面预测因子出现时,应对效果能正面预测主观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教学实验等方法,对高校健美操专业课中体态语的运用进行研究分析。在阐述体态语的内容及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健美操专业课中体态语的运用对学生学习动作所产生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及对课程的认可程度进行调查和数据的对比分析,全面仔细地研究健美操专业课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影响,旨在丰富健美操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健美操学科的发展。调查结果表明:体态语在高校健美操专业课中的运用有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动作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春艳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1):107-112,126
以毛荣建(2003)所提出假设(在TPB理论基础上做出改进,将行为习惯、目标态度、情感体验3个变量融入了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用来测量青少年体育锻炼态度。)为研究理论依托,进一步验证体育锻炼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锻炼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问卷对在校大学生分层随机调查,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与路径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表明:锻炼者与非锻炼者在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性别因素不能影响锻炼人群在体育锻炼态度的各项维度得分的差异性的结果,非锻炼人群也是如此;体育锻炼活动中,决定行为意向的关键变量因素是态度;具有高情感体验、或高认知的大学生,并不一定是锻炼者。路径分析说明,行为习惯、情感体验、行为认知、目标态度、主观标准一方面通过行为态度间接作用体育行为,另一方面,行为习惯、目标态度、主观标准对体育行为还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