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史以来,人们常把读书看作是一种特殊活动,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读小学时,因淘气不爱读书,触发老师一番感慨说: 小人不知书中有黄金,若知书中有黄金,点灯费蜡也甘心。”这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论调,不足为训。绝大多数人,读书不一定为钱、为官、为美女、为有惊世之作,惊人之举。古人云:“读书旨在明其道”。读其书,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收获。那么,如何“明其道”?首先必须读好书,不读坏书。记得一位名人说,一部好书,能教给你如何做人。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青年人,世界观尚未  相似文献   

2.
三味是从“三味书屋”说起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过描述.到绍兴旅游过的人,必定到“三味书屋”一看.其实,她就是鲁迅小时读的那间私塾之所在,私塾的主人寿镜吾老先生在书屋里挂了一匾,上书“三味书屋”,据说是清嘉庆时书法家梁山舟所书.“三味”益指读书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Xi音西)醢(hǎi音海)(调料).那个时代,读书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享受,因此许多读书人模仿着将自己的卧室也名之曰;“三味庐”、“三味居”的.蔚为景观.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有个“三味书屋”。它在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读书的地方。那么,何为“三味”呢?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经典史记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读诸子百家学说之类的书,则味如酱  相似文献   

4.
书香墨香是一种有别于法国香水之香,它从小到老熏染着我,还将伴随我以至终生。所以我说,我的一生,除了读书之外,还是离不开书——既撰文著书,也编书出书。学习、工作,都是与书为伴。就读书而言,在普遍实施义务教育后,应该说(至少从理论上说)书是人人皆读的。但就以接受教育在学校读书而言,亦既可是主动的,也可是被动的——不是有所谓之“厌学生”么?虽然被动读书的不仅是“厌学生”。离开学校后,更未必人人仍然读书。真正能毕生手不释卷的,还有知之者、  相似文献   

5.
读书     
《军事记者》2009,(4):62-62
读书.当然必须是读好书.读能够滋养性灵、陶,钊青怀的好书,从中体味足不出户而神游天下的乐趣.这无疑是一种享受。古人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常读书的人性灵有赖于书卷的滋长。正所谓“书能香我不须花”,而后达到人书交融、书中有人、人亦是书的境界。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书放成了旧书.然而书这种物件与其他的不同,它会日久弥香,带着一种沉淀的意味,每次与它接触都会从心底涌起一种融融的温馨,似是故人来。  相似文献   

6.
第一等好事     
读书能顶饭吃吗?能。用草根类语言说,读书,是人们的另一碗饭。有道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这碗饭如果吃好了,是什么滋味?走在绍兴老街的摊肆前,处处皆售一尺折扇,上写:"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不管这是否是正解或曲解了"三味书屋"的本意,轻摇此扇,就着满街炸臭干子和绍兴黄酒的味道,便"扇"出了这座会稽古城独有的市井风情。  相似文献   

7.
不知是谁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蠢。”此语非深得书中三昧者不能道哉。曾主持《读书》多年的沈昌文先生的《阁楼人语》,就是一本可以医蠢的书。笔者此文谈的仅是王蒙先生的序言《。阁楼人语》择优选录了沈先生主编《读书》期间撰写的“编后”一类文字,王蒙作序时借题发挥议论如何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编辑,题目很妙也富有概括性:《有无之间》。好编辑应该“有”什么?相信不少人都能罗列出一大堆来:应该有知识、有操守、有热情、有容量等等。那么,编辑的“无”又指什么呢?还是听听王蒙的说法吧:优秀的出版家编辑家只有进入兼收并蓄的“无…  相似文献   

8.
求“神”录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我初学当记者时一个重要信条。后来发现。这一句话里就有两个不明白的问题:一是这笔下之神是什么样的神?二是万卷书是不是记者笔下神的独生母? 我虔诚“求神”40余载,没有白修行,算有所得,其中包括找到了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当然,这答案只是我的自问自答,别人对那句格言式的古训,是否有问有答,问答是否和我共识,则是另一码事。倘若无嘴的笔杆子也能说话,它一定会说,记者读书像给笔锋架桥铺路,读书多,笔路就多、宽、长、直、亮,可四通八达,贯古今中外。读书少,笔路就少、窄、短、弯、黑,笔锋只能在鼻子尖下打转转。我们常说的新闻报道的主题、角度、深度。写作的技艺、联想、文采,背后部有一个“书”字在支撑、操纵。在今天,小平同志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则是记者笔下神韵的主源。所以,“下笔如有神”之神,当然是有“书神”。不过经验也提醒我们,并非所有的书都是笔下神。有的书中有鬼藏妖。这种书鬼文妖,可使记者报道迷失方向,混淆是非,腐蚀意志,误导人生。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在保持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有空和书鬼文妖见见面也有好处。记者不仅要写颂歌,还要写战歌。既然世上素有人妖之战,而书鬼文妖又常常潜藏于社会新思潮的浪尖漩涡,出没于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那么,要打鬼擒妖,当然先要见  相似文献   

9.
目录学是读书、研究工作的重要门径。中国从先秦开始,图书就越来越多,不加以归纳分类,几乎无法使用。因此,以西汉刘向、刘散的《别录入《七略》为标帜,产生了目录之学,清章学诚《校雕能义》称刘氏父子之书“部次条别”,有利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张之洞《语学》谓大量图书若“泛滥无归”,则将“终身无得”,若“得门而入”,则“事半功倍”。章。张二氏都充分阐明了目录书之重要。宋以前的目录书多数仅有目录,偶有题序亦往往详略失当。从宋代起,目录书开始有题解、提要,现存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就有提要,其自序云:“日…  相似文献   

10.
读书人痴话     
读书人痴话周迅白石老人曾言:“画要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套用齐翁之语喻读书也是同理,不读书为愚,死读书为痴;不信书则循头无活水,尽信书则难免步入歧途。读书之奥妙,关键在一个“化”字上。邓拓曾刻一闲章:“书生之气不可无。”此处“书生之...  相似文献   

11.
凡读过几天书.识得几个字的人.一辈子后、少不了同书打交道。小时候上学.是叫卖书专业户”.自然以书为伴;以后长大了.从学校走向社会.读书便成了”业余”.还是离不开书。至于“仕”途上有了进步.事业上有了成就.社会上有了声誉.更是得了书的益处.靠书帮了忙。所以.读书便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分离不得.舍弃不得。由此看来,古人发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亡书久似失良朋”的感叹,实在是绝妙的高论。读书犹如种田,光普还不够。还要巧,苦与巧并用,才会有收获。于是.便有了读书之道,有了读书的学问。除了那些…  相似文献   

12.
该书四境     
读书是心灵的历程,书之不同,读书的意境便会不同。尽管读者的学识有高低,所读之书有雅俗,但读书的意境不外乎有四种—翻、读、吃、品。四境如山峰叠立,愈攀愈艰。一本书能历经翻、读、吃、品四境,便称得上稀世奇书;历经翻、读、吃三境,则可称世间佳书;历经翻、读二境,便为好书;一翻而足,则只能称为纸书。奇书如仙宴之珍馐,须有幸得之,品之则飘然若仙,宠辱皆忘;佳书如盛宴之佳肴,吃之则香沁心脾,神清气爽;好书则如美味小吃,既可充饥又可解馋,令人流连忘返;而纸书则如白开水,只能权作润喉之用,而于充饥无补。  相似文献   

13.
编辑素质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 《编辑之友》1999,(1):39-40
宋黄山谷云:“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是对不读书人的生动写照,也适用于曾读过书后来又不读书的人。  相似文献   

14.
《读书》杂志1981年第4期,有一篇雷梦水同志写的《朱自清先生买书记》。看了以后,很有感触。雷梦水同志解放以前在北平琉璃厂的通学斋古书店工作,为了向各大学兜售书籍,每周都要到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去几次。有一次他扶着书来到清华大学,遇见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朱先生翻看书的时候随手挑出一本问他: “这书是干什么用的?”“这书的作家是哪一朝代人?”“这个作家还写过哪些书?”这本书有几个版本?哪个本子  相似文献   

15.
出书与读书     
出书与读书■南方出书人成天与书打交道,理应多读书。在别人眼里,最羡慕的是出书人书多。但是时下不少出书人“生在福中不知福”,不怎么读书。这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浮躁心态,这是做好出版工作之大忌。出书人应该多读书。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凝聚,做书籍编辑工作,没有渊博...  相似文献   

16.
乐书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中国看古籍的不太多了,原因至少有两条,一是现在通古文法的人少了;二是现在一些读书的人倘从实用上考虑则多读“股票指南”、“求偶秘诀”那类的书,而从消遣上考虑则更 愿意跟着琼瑶去流泪;跟着金庸去打斗;跟着王朔去侃大山。尽管一些人实际上并未真读懂琼瑶、金庸,特别是没真懂王朔,可毕竟在他们的字面上尚可过一把瘾。古籍谁去读呢?即便最易读的“说部”,现在也大多无人问津了,一些对大学生读书取向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们对《红楼梦》尚示青睐,然而当我问及我所教的那些言之凿凿地喜欢《红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7,(12)
漫游“读书天地”文/董文辉凡读过几天书,识得几个字的人,一辈子总少不了同书打交道。小时候上学,是“读书专业户”,自然以书为伴;以后长大了,从学校走向社会,读书便成了“业余”,还是离不开书。至于“仕”途上有了进步,事业上有了成就,社会上有了声誉,更是得...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1980,(3)
去年日本共出版了四万多种、十二亿三千多万册书。按人口平均,全国每人可分十几册。不但书店,甚至百货店、食品、果品店等,都兼营售书业务,读书之风颇盛。抽样调查表明,一年里读过书的人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十五至十九岁者居多,占百分之八十八。但是,也还是有人不读书。据调查,全国每五人中有两人一年里未读一本书,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一本书沒买过”。经抽样调查,不读书的原因以“没有时间”者居多,占百分之三十。认为读书“无此必要”和“不爱看书”的  相似文献   

20.
书缘随想     
小的时候爱逛书店,那时的书店是不开架的,只能站在柜台外,隔着玻璃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兴趣更浓。细读时,兴许还能发现几处错别字,心里就觉得这书别扭起来,怎么把字印错了呢?甚至偶然会生出将来自己编书可不能有错字的念头,或许正是这种无意的念头,使得今日的我真的成了“编书”的人,编辑真的成了我的职业,与书之缘由此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