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漪 《游泳》2002,(5):39-39
游泳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 ,但是 ,如果不注意保护耳朵 ,就容易引起中耳炎。游泳时如何保护耳朵呢 ?第一 ,游泳前要做体格检查。有中耳炎的人不宜游泳。因为慢性中耳炎病人 ,一般鼓膜上都可能有穿孔 ,中耳和外耳道沟通了 ,一游泳池内的水就会从外耳道流进中耳里去 ,使中耳发炎化脓的病情加重。必须等鼓膜的穿孔长好或修补好 ,经医生检查同意后才能游泳。第二 ,游泳时尽量不要使池水流进耳朵里。办法是入水前可以戴上橡皮耳塞 ,或者把涂上凡士林药膏的药棉塞入外耳道内。但要注意塞的时间不要过长 ,取出后要将耳道内擦拭干净 ,以免影响外耳道…  相似文献   

2.
游泳性中耳炎的预防及处理胡晓蜂一、原因1、到游泳池、天然游泳场、海滨浴场或水库、鱼塘进行游泳,由于水质不清洁,加上客观因素及人为因素,如:水急浪大、潜水、打水仗及打闹等,游泳后耳内都有水积留,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如果用手或用不清洁的棍、棒等器具掏耳,...  相似文献   

3.
一、外耳道炎游泳运动员耳内的常见疒或叫作外耳道炎会使许多运动员丧失前途。然而,这种疒并不一定都会使游泳竞技者离开游坛。耳内过份潮湿会引起外耳道炎并加剧恶化。耳内一旦有这种潮湿,耳上皮细胞就象手上皮细胞一样,开始蜕变。这种潮湿使外耳道充满了碎屑物,从而加速耳细胞的蜕变。这样,在  相似文献   

4.
泳后六护     
周先讲 《游泳》2001,(5):34-35
护眼 :急性结膜炎即红眼病 ,是游泳锻炼者易患的一种眼病。为预防此病的发生 ,每次游泳后一定要先用清水冲洗眼睛 ,然后再点几滴消炎眼药水。护耳 :泳后要及时排出耳道内的积水 ,以免因游泳时带有细菌的水灌入耳内后引起中耳炎。排出耳内积水的方法有 :用消毒棉花棒或干净柔软的吸水纸轻轻地伸进外耳道 ,把水吸掉 ;原地站立 ,头偏向一侧 ,单脚用力跳几下 ,使耳水流出 ;头偏向有水的一侧 ,用手掌紧压在有水耳孔上方 ,屏住呼吸 ,然后迅速提起手掌 ,将水吸出。护鼻 :跳水或潜水易引起鼻腔进水 ,将水带入与之相通的鼻窦 ,若水质不洁 ,就可能引起…  相似文献   

5.
炎热的夏季来临,很多学校将开设游泳课,游泳时如果对耳朵保健不够,极易引发中耳炎,所以在泳前应做好保健工作。游泳性中耳炎指人们在游泳时由于不清洁的池水进入中耳,造成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中耳炎症。  相似文献   

6.
第一,游泳前要作体格检查。有中耳炎的人不宜游泳。因为慢性中耳炎病人,一般鼓膜上都可能有穿孔,中耳和外耳道沟通了,一游泳,池内的脏水就会从外耳道流进中耳里去,使中耳发炎化脓的病情加重。必须等鼓膜的穿孔长好或修补好,经医生检查同意后才能下水。第二,游泳时尽量不要使水灌进耳朵里。下水前,应戴上大小正合适的游泳耳塞,也可用外面涂满凡士林油膏的药棉花球或纱布条塞入耳道。但要注意塞的时间不要过长,取出后要将耳道内  相似文献   

7.
中耳炎俗称耳道炎、耳底子,江南称“害耳道”,是游泳运动员及游泳爱好者经常发生的一种耳病,多因水或其他杂质由体外进入耳道,积留在内,处理不当所致,也有从鼻咽进入不洁的物质所引起;主要症状是耳疼,有的引起头晕、头疼、听觉障碍,患耳流脓、流水甚至全身有冷热感。开始时因耳道积水,日久天长,重视  相似文献   

8.
乔小杉  甘军劳  王小刚 《体育科学》2004,24(7):22-24,30
对我国8省(市)110名二级以上游泳运动员进行耳、鼻、咽、喉损伤调查,结果发现损伤发病率高达100%,相关损伤发病率最高的9种疾病依次为:中耳炎、迷路炎、外耳道炎、慢性鼻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鼻中隔歪曲、慢性上颌窦炎、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损伤以慢性损伤为主,对运动员身体、训练及比赛影响较大。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及游泳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就发病率较高的9种损伤及其原因进行医学分析,并提出预防监督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小亭 《游泳》2002,(3):33-34
游泳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但是,如果游泳时不注意保护身体的各部分器官,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尤其是容易引起游泳性中耳炎。中耳炎是最常见的耳部疾病,所有中耳的普通炎症性疾病统称为中耳炎,以慢性居多。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几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中耳是充满新鲜空气(靠咽鼓管调节),当  相似文献   

10.
抓头:有损头发的健美与生长。若指甲划伤头皮,还容易产生炎症,造成头发脱落,头屑增多。 皱眉:容易导致面部皮肤产生横、竖如鱼尾状的纹路。 揉眼:易使结膜上血管变粗,眼睛发红。还易引起急性结膜炎。 抠鼻:易损坏鼻毛,引起鼻出血。并且损伤鼻粘膜,使人闻不到气味。 挖耳:用发卡、火柴挖耳,容易引起外耳道出血。更会导致细菌侵入,引起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  相似文献   

11.
夏日炎炎,正是游泳的大好时节,为收到预期的锻炼效果,游泳后的卫生保健不可忽视。护耳。游泳时耳朵进水是常见的事,上岸后如不及时处理,时间一长会引起慢性中耳炎。常用的排水方法有:将头歪向进水耳的一侧,用同侧手拉住耳垂,同时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跃;或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屏住呼吸,然后将手迅速拿开;或用消毒棉签、柔软的吸水纸轻轻伸入耳道将水吸出。切忌用力在耳道内盲目掏挖,一旦弄破耳道皮肤,细菌很容易进入,引起耳道皮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8省市110名二级以上游泳运动员进行耳、鼻、咽喉官能损伤调查,结果发现损伤发病率高达100%.相关损伤发病率最高的9种疾病依次为:中耳炎、迷路炎、外耳道炎、慢性鼻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鼻中隔歪曲、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慢性上颌窦炎等.疾患以慢性损伤为主,对运动员身体、训练及比赛影响较大.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及游泳运动员的健康状况与培养价值,就发病率较高的9种损伤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提出预防监督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医认为:癌症的形成,无非是正、邪两方面关系的变化。在正气强时,邪不能入侵,癌症也不会形成;当正气因种种原因而虚弱时,邪就能入侵,就能表现出种种变化而形成癌症。正邪交争,反映在整个癌症形成及发展过程中。中医所说的邪,就是现代医学的致癌因素。从外界来的,称为外邪,从肌体内部发生的,称为内邪或内贼。致病因素致病后,机体引起的种种变化以及症状表现,大都称之为邪。具体多表现为气滞、血瘀、热毒、痰湿等,在治疗上祛邪多用行气、解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除湿化痰等治疗手段。中医所说的正即是正气,泛指机体的抗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校游泳运动员专项训练引起的肩关节肌力变化。方法:对参加暑期集训的30名高校游泳运动员(16名女性,14名男性)进行肩关节内旋、外旋等长肌力测试。结果:肩关节内旋(IR)肌力在整个游泳集训过程中显著增长,肩关节外旋(ER)肌力从训练前到训练中期显著增长,而从训练中期到训练后无明显变化,肩关节内旋/外旋肌力(IR/ER)比值也因此增大。建议:游泳训练中为了预防肩部损伤的发生,我们应该注重肩关节外旋肌力。  相似文献   

15.
<正> 有的人游泳后的眼睛发红、流泪、怕光、有异物、灼热和疼痛等症状,这是染上了游泳性结膜炎。预防:选择清洁的游泳场所,不到死水坑或被污染的河流中游泳。每次入水前后,应滴几滴消炎杀菌的眼药水。一旦患上游泳性结膜炎,应  相似文献   

16.
游泳运动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游泳锻炼能显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加人体能量消耗、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治疗许多慢性疾病,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但是如果游泳时不掌握生理、保健知识,常常给游泳带来疾病。游泳运动所引起的疾病町以分为运动损伤和非运动损伤性疾病两大类。目前人们对于游泳而引起的运动损伤性疾病研究较多,而对于非运动损伤.陀疾病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常见的游泳所导致的非运动创伤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总结其规律及预防措施,对于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保障人们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游泳是夏季一项很好的运动,有益于血液循环,能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身体有直接的按摩作用,能增加皮肤的适应能力,还能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同时还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但游泳因为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为此特别提醒注意如下禁忌。1.忌饭后游泳:饭后立即游泳会使血液过多地集中在四肢的肌肉里,流入胃和肠道的血液相对减少,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同时,人体浸泡在水中,受到冷水的刺激和水的压迫,使胃感到难受,有时会反射性地引起呕吐、腹痛等。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  相似文献   

18.
鱼的耳朵     
我们在钓鱼时,都有人影竿影在水面晃动而引起鱼逃跑的经验教训,因为鱼有一双死不瞑目的大眼睛,而有人在岸边笑闹,也同样会使鱼受惊,可是怎么看不见它的耳朵?因为鱼的耳朵和牛、狗、兔等动物不问,没有外耳壳和外耳道,仅有内耳。内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主要起平衡作用。有人作过试验,把鱼内耳的上部结构摘除,鱼便失去  相似文献   

19.
李昱星 《游泳》2003,(4):34-35
腹痛是游泳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特别在进行长时间、长距离游泳时发病率较高。游泳中腹痛与游泳时的负荷、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大多数患者在小运动量和慢速游泳时,腹痛不明显,随着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的增加,腹痛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沪两省市194名游泳运动员进行运动性伤病调查,主要从运动性伤病的类型、部位、性质方面对比分析不同竞技水平游泳运动员的伤病表型特征。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运动性损伤较常见,多以慢性劳损为主,损伤部位依次为肩关节、腰背部和膝关节;一般运动员常发生急性损伤,损伤部位依次为膝关节、肩关节和腰背部。两组运动员鼻炎和中耳炎均常见。因此,依据运动性伤病的可能原因与机制,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运动性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