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世纪之初的中国文学始终在多重矛盾的共同扭缠下不断改塑着自身的表现形态和运行轨迹,其中神圣性与世俗性之间的张力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内部矛盾在文学领域内的具体表现。本文以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深刻转型对精神文化嬗变所造成的内在形塑为语境,通过深入探讨文学的神圣性与世俗性在世纪之交的矛盾运动,以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新建提供些许有益的思想参照。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始终在多重矛盾的共同扭缠下不断改塑着自身的表现形态和运行轨迹,其中自律性与他律性之间的张力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从更大的视野看,这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内部矛盾在文学领域内的具体表现。以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深刻转型对精神文化嬗变所造成的内在形塑为语境,通过深入梳理文学的自律性与他律性在世纪之交的矛盾运动,以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新建提供些许有益的思想参照。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的中国学始终在多重矛盾的共同扭缠下不断改塑着自身的表现形态和运行轨迹,其中自律性与他律性之间的张力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从更大的视野看,这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内部矛盾在学领域内的具体表现。以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深刻转型对精神化嬗变所造成的内在形塑为语境,通过深入梳理学的自律性与他律性在世纪之交的矛盾运动,以期为中国当代学的现代性新建提供些许有益的思想参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观念始终徘徊在文学与政治、审美与实用的二元对立之中,或者说,20世纪的中国作家是在顺从政治的自觉中认识了文学,同时又是在掌握了文学的真理后去反思政治的。百年中国文学正是以这种充满着内在矛盾的运动方式,向世界展现着它现代化的奇特历程。  相似文献   

5.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运作、文学语言的含混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陌生化凸现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并使语言具有含混性;文学语言具有含混性,既是语言本体与艺术表达辩证统一的结果,也是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辩证统一的结果;文学的审美特性包括语言自身显现出来的因含混性而具有的诗性功能、文学活动的艺术虚构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三个方面。生活和语言矛盾对立的丰富复杂性从而作者自身和读者自身矛盾对立的生活-心理世界的丰富复杂性,是陌生化运作得以成功实施从而形成文学的审美特性的人类学基础;语言陌生化具有较为深远的审美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下岗文学论     
下岗文学积极关注下岗人的生存状态、用文学的形式疗治和弥合着下岗人员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创伤,并以独特的审美品格成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7.
“生态”与“文学”的遇合,凸显出人的生态本质与语言本质,旨在构建以生命意识为主导的社会公共性话语。中国三十多年生态文学创作还存在着深层生态伦理矛盾、价值观混沌与审美性缺陷。这种情状尤需要立足中国的社会基础与历史复杂性,对生态文学作出本体论的澄明,使之在人类生存与文学创作上担负起引领性,成为真正的生命艺术。  相似文献   

8.
文艺之所以是文艺在于其不可动摇的审美品性,其包括审美性和思想性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文艺作品是审美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而文艺的商品性是文艺进入流通消费领域的相随结果。文艺品性和商品性分属审美和经济两个不同的范畴,从体现过程来看,文艺品性是本,商品性是末,因而在文艺活动中本末不应倒置。  相似文献   

9.
文学价值结构作为文学的本质属性与人的需要之间形成的意义关系,是由认识价值、评价价值、愉悦价值、符号价值所组织的四元复合系统。审美是这一复合系统的中介,它以独特的精神实践方式消解着四元之间的冲突并使之成为浑圆的整体。因之,以审美为特性的文学的认识价值与评价价值不同于科学认识与科学评价,内中蕴含的自由精神创造之审美张力在文学的愉悦性与符号性里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充分。文学价值结构在文学接受中运化为文学功能系统。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审美价值包含着强智、敦品、立美等三维基质性审美健化要素,具有智力健化、道德健化和审美健化的社会功能,在塑人铸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文学创作应该是一项个性化的严肃的社会事业,负有神圣的社会责任,不能以自我渲泄、自我实现作为价值取向的目标。作家只有把自我需要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把个性创造与造福社会相结合,把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相联系,才能创造并实现审美价值和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富于生机的迁谪文学,它的终极动因是什么?在迁谪文学中所表现出什么样的主要矛盾、又有哪些次要矛盾,这些矛盾对于迁谪者的心理与迁谪文学的产生起着什么样的制约和制导作用?本文试图逐一分析并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宗教生活"亦即社会一般信仰和仪式、行为体系为观照对象,是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宗教复杂性的合理思路。"宗教生活"与"通俗文学"之间不仅仅是"影响—反映"的关系,而且是深层次的"需求—功能"互动关系。以"世俗性"和"商业性"为本质特性的"通俗文学",对近世中国社会一般宗教生活起到了传播、抟合、建构的作用。"通俗文学"作为一种关键性媒介和创造力量,在大、小传统分殊、区域文化多样、阶级差别显著的古代中国社会实现价值观分享和文化共同体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两结合”,只是对中国电影的较高要求,而奥斯卡奖评委秉持的“潜规则”是——技术诚可贵,人文价更高。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生克消长始终贯穿了世界电影的发展史。在20世纪世界电影的早期发轫阶段,科学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电影艺术的魅力有赖于技术进步才得以发扬;中期发展阶段,经历了电影史上的“三次运动”,世界电影的人文性几度成功地压倒了技术性;后期发达阶段,科学又在扮演压倒性的角色,然而美国电影界的学院派始终不渝地捍卫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人文精神。好莱坞编剧大罢工的胜利,凸显了电影文学和它所代表的人文性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文学的对外传播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传播中也暴露出自我传播与他者传播、自塑形象与他塑形象、本土译介与他者译介等诸多矛盾。如何正确认识、解决这些矛盾是中国当代文学进一步走向世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安是一位在当今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台湾导演。中西结合的人物塑造,独特的叙事方式及出色的电影技巧形成其影片的艺术风格。他的电影创作体现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对李安电影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为当下市场不詈气的中国电影找到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时至今日,鲁迅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有了某种隔阂、壁障以致对立,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鲁迅与其他现代作家研究的发展,制约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内部分裂乃至对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可以看到,这些矛盾、差异乃至分裂、对立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内部,统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具有自身根基的整体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学一般是指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学,具有商业性、产业性和复制性。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的意识形态下自发流行的文学,它是属于平民自己的内在性文学。大众文学控制在少数人的手中,它忽视了平民的主体地位。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平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贺岁片经过长期发展和艺术积累,确立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任务凸显出来。要建立成熟而独特的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应该经过中国观众的认可和市场的检验,它将是主流价值和娱乐价值、商业性和艺术性、本土性和全球性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开拓”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一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婿生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多学科都有外来的教材教法可以借鉴,中学语文教育与此不同。20世纪30年代中国教育制度刚改革不久,加上民族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出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写作经论史论和探讨各轩问题与主义、空论浮议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