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下,我国网络文化高度发展,互联网的运用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为其政治参与提供了便利。其中以平等性、平民化、易操作、交互性强及传播迅速为特点的"自媒体"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社会新时尚。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四所高校的实证调查,分析当前青年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对正确引导和培养青年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意识与我国当代青年的成长方向、政治行为、政治理想的形成与发展密不可分,青年政治意识培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当代青年无论是从政治信息获取到政治参与实践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网络环境既激发了青年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又冲击着青年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政治意识。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青年政治意识培育应该以党校家三者联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培育中国青年在网络环境下的政治理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祖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素质,也是他们进行政治参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大学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顺利融入社会的跳板,在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政治事务的重要手段。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全面总结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特点,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叶颖华 《考试周刊》2014,(16):157-158
新形势下,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合法、有序地参与网络政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现状,指出了文化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成熟性的根本因素,并对如何构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文化平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生中创建易班文化沙龙,对人文素质、思想品德的培养,对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目前刚刚起步,遇到的困难较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志国 《时代教育》2009,(9):9-9,11
网络政治参与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拓宽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增强了大学生的民主参政意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政治参与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它易使大学生被信息误导而造成思想混乱、易使大学生政治参与失范、易使大学生的现实政治参与能力弱化.为此,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完善网络立法、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实现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作用。以江西省豫章师范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包括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与效能感,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多样化的平台与途径,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提供便利,重塑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等,网络的低准入与匿名性也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盲目性,国外意识形态也容易通过网络冲击大学生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9.
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动的开放意识和初步完备的人格特质等特点。现行高校的教育体制制约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实践存在课堂教育模式呆板、大学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奖励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制定、完善并切实实施公平、合理、高效的奖励体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习自主的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培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网络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公共生活空间得到不断拓展。大学生是公共生活领域的重要群体,也是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培养的核心群体。文章从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内涵,我国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生长历史和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缺失及其培养等方面,对近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当今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新形式与新途径。通过对安徽省5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关心国家政治,愿意参政议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受网络监管措施不力、自身政治素质不成熟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容易被网络上错误舆论诱导,导致盲从行为和群体极化现象。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网络监管,提高政府有关部门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反馈效率,以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效能感,激发大学生更高的网络政治参与热情,使其积极发挥"正能量",为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当今,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在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主张从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行为。目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以其自身的特点呈现出越来越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功利化、非理性化倾向凸显;参与规范缺失、引导机制匮乏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能力比较薄弱,参政议政的渠道少,而网络以其交互性、快捷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在培养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方面迅速显示出其优势,并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必须完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从而推动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深刻影响着公民的政治生活,使得网络政治参与逐渐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为了激发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网络群体参与网络政治的热情,培养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提高理性有序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应该从实践管理入手,把学校网络平台、社会网络平台、政府网络平台科学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平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党员是当代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其网络政治参与却没有表现出预期的热度,参与度普遍较低,表现为:参与层次浅表化,政治卷入程度低;政治行为与政治评价疏离,网络参政行为少;参政能力与参政意识相悖,网络参政效果差。大学生党员网络政治参与度受内外部双重因子影响。促进大学生党员网络政治参与度提升的对策为: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回应机制,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深化网络结社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及向人类政治生活领域的渗透,网络政治参与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网络给青年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扩大其积极影响,同时尽可能防止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思政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以思想政治为手段,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素养以及道德素养的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在思政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路径是通过围绕对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方法,提高大学生法律基础素质,在大学生内部营造法制氛围,从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加安全和健康地学习,也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表达、网络沟通、网络互动在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渠道的同时,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犯罪也可能导致歪曲民意,淹没民声。"网络舆论"能否促进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关键在于健康的网络环境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青年大学生的主流意识、法治意识和政治意识,构建网络主体素质,为构建良好的"网络舆论"提供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学生参与意识的调查,发现其参与意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表现出参与认识不深刻、参与动机功利化、参与能力不强、参与心理不成熟的状况。大学生参与意识呈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重利性等消极性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范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等五个方面。学校是大学生参与意识养成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拓宽大学生参与的渠道以及改进和完善高校作为大学生参与意识培养主体的民主管理环境等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参与素养,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思想、理论、技能和行为规范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培养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对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培养合格公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